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万辉专利>正文

一种乡村智能物流分拣分类中转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642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乡村智能物流分拣分类中转站,其结构包括顶托盘、侧顶边,顶托盘与侧顶边相连接,整体由托胶头摩擦托附住,当被托胶头托住的物体有所跑动时,将会挤压到侧方的弧隔角,根据外层力摆动,由延面角整体与托胶头进行摆动,限制整体弯曲的力,能够将其拉扯归位,能够在物件置于设备上方时,有一定距离下的晃动脱离时,能够及时的将其拖动归位,拖动设备整体翘动时,其设备侧边的随抵面与外顶杆会将其抵住,跟随受力的方向抵触,由扯弧条的拉扯,在扩大外大球体抵触的面积,其外大球体将会对其压囊角进行挤压,让随抵面能够有一定的力将其支撑住,在设备要被带动翻转的过程中,对其进行及时的抵触,让其不会跟随重力翻动。

A sort and classification transfer station of rural intelligent logi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乡村智能物流分拣分类中转站
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现代物流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是涉及到一种乡村智能物流分拣分类中转站。
技术介绍
物流中转站的物件量较多,需要将各地投递的物件进行卸货分类在装货输送,卸货完毕后的分类工程量较大,由设定好的程序设备对其进行分拣投递,将所承载的物件运输至所指定的分区。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乡村物流中转站主要存在以下几点不足,比如:1.中转站的地板由于常年有快递堆积投掷,会产生坑洼的部位,在设备进行分拣投递输送的过程中,移动到坑洼的位置时,会有所倾斜颠簸,置于上方的物件较容易掉落下来。2.当物件掉落的时候,会通过自身的重力拖动设备一起侧翻,从而导致设备翻身顶面扣在地面上摩擦,较容易造成其的损坏。因此需要提出一种乡村智能物流分拣分类中转站。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中转站的地板由于常年有快递堆积投掷,会产生坑洼的部位,在设备进行分拣投递输送的过程中,移动到坑洼的位置时,会有所倾斜颠簸,置于上方的物件较容易掉落下来,当物件掉落的时候,会通过自身的重力拖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乡村智能物流分拣分类中转站,其结构包括顶托盘(tt01)、侧顶边(tt02)、底移盘(tt03),其特征在于:/n所述顶托盘(tt01)与侧顶边(tt02)相连接,所述侧顶边(tt02)安装于底移盘(tt03)外表面;/n所述顶托盘(tt01)包括胶顶面(a1a)、中孔(a2a)、兜层(a3a),所述胶顶面(a1a)与兜层(a3a)相连接,所述中孔(a2a)贯穿于兜层(a3a)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乡村智能物流分拣分类中转站,其结构包括顶托盘(tt01)、侧顶边(tt02)、底移盘(tt03),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托盘(tt01)与侧顶边(tt02)相连接,所述侧顶边(tt02)安装于底移盘(tt03)外表面;
所述顶托盘(tt01)包括胶顶面(a1a)、中孔(a2a)、兜层(a3a),所述胶顶面(a1a)与兜层(a3a)相连接,所述中孔(a2a)贯穿于兜层(a3a)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乡村智能物流分拣分类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顶面(a1a)包括挤弧芯(qw11)、顶弧面(qw22)、托胶头(qw33)、弧隔角(qw44),所述顶弧面(qw22)抵在挤弧芯(qw11)上表面,所述托胶头(qw33)贴合于弧隔角(qw44)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乡村智能物流分拣分类中转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弧芯(qw11)包括倾角(z11)、缓胶芯(z22)、抵触球(z33)、回绷边(z44)、弧弯口(z55)、托边(z66)、匀力椭(z77),所述倾角(z11)与缓胶芯(z22)相连接,所述倾角(z11)远离缓胶芯(z22)的一端与抵触球(z33)相连接,所述回绷边(z44)贴合于弧弯口(z55)外表面,所述托边(z66)与匀力椭(z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万辉
申请(专利权)人:叶万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