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窗后玻璃密封条接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516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窗后玻璃密封条接角,涉及到汽车天窗后玻璃密封条的技术领域,包括天窗玻璃和设置在天窗玻璃的外缘的PU包边,还包括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接角,第一密封条安装于PU包边的一侧,第二密封条安装于PU包边上与第一密封条相邻的一侧,且第一密封条靠近第二密封条的一端与第二密封条靠近第一密封条的一端之间通过接角连接,接角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台阶部,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一密封条连接,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第二密封条连接,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之间通过台阶部连接。可以减小接角受力状态时的形变区域,降低接角对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影响。

A joint angle of sealing strip of rear glass of sky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窗后玻璃密封条接角
本技术涉及到汽车天窗后玻璃密封条的
,尤其涉及到一种天窗后玻璃密封条接角。
技术介绍
在汽车天窗的外饰零部件中,天窗玻璃起到了改善车内透光性的作用。天窗玻璃通常包括玻璃面板、玻璃支撑件以及密封条,密封条用于对天窗玻璃进行包边,并与车顶开口过盈配合,防止漏水。现有的天窗玻璃一般使用多个横截面的密封条进行挤压成型,然后将对个密封条之间通过接角连接,例如现有的中国专利文献(专利名称:一种天窗玻璃密封条,专利号:CN201820422308.9,公开号:CN208101650U,公开日:20181116)中公开了设置在包边上的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第一密封条与第二密封条之间通过第一接角连接,第一密封条与第三密封条之间通过第二接角连接。然而当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受力挤压时,第一接角和第二接角会承受较大的压力而导致变形,会直接的影响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窗后玻璃密封条接角,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天窗后玻璃密封条接角,包括天窗玻璃和设置在所述天窗玻璃的外缘的PU包边,还包括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接角,所述第一密封条安装于所述PU包边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条安装于所述PU包边上与所述第一密封条相邻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密封条靠近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条靠近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一端之间通过所述接角连接;所述接角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台阶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所述台阶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向下弯折并延伸形成所述台阶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台阶部为一体式结构。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条上与所述PU包边接触的面和所述PU包边上与所述第一密封条接触的面的形状相匹配。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密封条上与所述PU包边接触的面和所述PU包边上与所述第二密封条接触的面的形状相匹配。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密封条上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密封条通过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PU包边卡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密封条上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密封条通过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PU包边卡接。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在接角上增加了台阶部,对接角的结构进行优化和改进,当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受力挤压接角时,台阶部会给接角一个下压引导趋势,减小接角受力状态时的形变区域,降低接角对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窗后玻璃密封条接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接角的使用状态图。图中:1、接角;11、第一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3、台阶部;2、天窗玻璃;3、PU包边;4、第一密封条;5、第二密封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图1是本技术中窗后玻璃密封条接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接角的使用状态图,请参见图1至图2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天窗后玻璃密封条接角,包括:天窗玻璃2和设置在天窗玻璃2的外缘的PU包边3,还包括第一密封条4、第二密封条5和接角1,第一密封条4安装于PU包边3的一侧,第二密封条5安装于PU包边3上与第一密封条4相邻的一侧,且第一密封条4靠近第二密封条5的一端与第二密封条5靠近第一密封条4的一端之间通过接角1连接。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接角1包括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和台阶部13,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与第一密封条4连接,第二连接部12的一端与第二密封条5连接,第一连接部4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12的另一端之间通过台阶部13连接。当第一密封条4、第二密封条5受力挤压接角1时,台阶部13会给接角1一个下压引导趋势,减小接角1受力状态时的形变区域,防止接角1的形变区域过大而导致第一密封条4和第二密封条5的密封效果降低。设置的台阶部13为接角1的变形提供一个缓冲区域,可以防止接角1变形时出现断裂的情况。本实施例中的接角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11的另一端向下弯折并延伸形成台阶部13。在另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中,台阶部13可以由第二连接部12的另一端向下弯折并延伸形成;在其它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台阶部13可以为一单独的结构,并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与的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12连接。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和台阶部13为一体式结构。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密封条4上与PU包边3接触的面和PU包边3上与第一密封条4接触的面的形状相匹配。第一密封条4与PU包边3之间可通过材料本身的弹性进行压力连接。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二密封条5上与PU包边3接触的面和PU包边3上与第二密封条5接触的面的形状相匹配。第二密封条5与PU包边3之间可通过材料本身的弹性进行压力连接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一密封条4上设有第一卡槽(图中未示出),第一密封条4通过第一卡槽与PU包边3卡接。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第二密封条5上设有第二卡槽(图中未示出),第二密封条5通过第二卡槽与PU包边3卡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窗后玻璃密封条接角,包括天窗玻璃和设置在所述天窗玻璃的外缘的PU包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接角,所述第一密封条安装于所述PU包边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条安装于所述PU包边上与所述第一密封条相邻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密封条靠近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条靠近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一端之间通过所述接角连接;/n所述接角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台阶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所述台阶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窗后玻璃密封条接角,包括天窗玻璃和设置在所述天窗玻璃的外缘的PU包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接角,所述第一密封条安装于所述PU包边的一侧,所述第二密封条安装于所述PU包边上与所述第一密封条相邻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密封条靠近所述第二密封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条靠近所述第一密封条的一端之间通过所述接角连接;
所述接角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台阶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密封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密封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之间通过所述台阶部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后玻璃密封条接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向下弯折并延伸形成所述台阶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后玻璃密封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鹏莫雪钊李勇军马士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毓恬冠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