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品质白灵菇的瓶装工厂化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6236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品质白灵菇的瓶装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配制培养料和装瓶、接种和培养、菌丝后熟、搔菌、疏蕾和生育。其中,搔菌的步骤为:将靠近栽培瓶瓶沿的料面气生菌丝和栽培料挖除,挖除区域的宽度为8至10mm,挖除区域的深度为3至5mm,挖除过程只需将气生菌丝及1至2mm厚的栽培料去除,不可再去除更多栽培料,料面的中心部位不作任何处理。生育过程室温控制在17至19℃,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0至95%,CO₂浓度控制在1000至1500ppm,使用200至300Lx的散射光源光照12至18h/d,培养时间为18至22d。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条件下的搔菌新方式,极大程度地解决了周年商业化生产问题。

A high quality factory culture method of Pleurotus nebrodensis in bo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品质白灵菇的瓶装工厂化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品质白灵菇的瓶装工厂化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白灵菇菌肉细腻、清爽滑润、营养丰富。白灵菇也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含有白灵菇多糖和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及多种矿物质,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然而,白灵菇驯化栽培的历史较短,商业栽培的历史较短,在栽培技术与管理运营等方面虽有研究,但尚欠深入。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有栽培,但主要为农户栽培的生产方式,多为季节性栽培,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下,生产不稳定,栽培周期长,生物学效率低,整齐度差,菇品商品性不良。现有技术的工厂化栽培技术中,也存在以下问题:白灵菇一般通过在料面中间1孔点位料面搔菌或者料面2孔点位深度搔菌(打开瓶盖,用专用工具将老菌种清理干净,在料面中间搔2个点孔,然后放入菇房进行出菇管理),这种搔菌方式的白灵菇出菇时间需要16d左右,整个白灵菇的生产周期需要达到120天以上,使得白灵菇的生产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从而使白灵菇生产成本大大高于其他商业化菇种。其他方式的搔菌方式中,产生的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品质白灵菇的瓶装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00、配制培养料和装瓶:按照玉米芯45.0%、麸皮20.0%、棉籽壳18.0%、米糠15.0%、贝化石2.0%的配比配制培养料,选用栽培瓶容量为850cc、口径为6.8至7.5cm的栽培瓶,按照每瓶装料量520±30g装料并灭菌,灭菌后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5.0至67.0%、pH值控制在5.7至6.0;/nS200、接种和培养:接种后培养45至50d,培养过程室温控制在19至2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至80%,CO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品质白灵菇的瓶装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配制培养料和装瓶:按照玉米芯45.0%、麸皮20.0%、棉籽壳18.0%、米糠15.0%、贝化石2.0%的配比配制培养料,选用栽培瓶容量为850cc、口径为6.8至7.5cm的栽培瓶,按照每瓶装料量520±30g装料并灭菌,灭菌后培养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5.0至67.0%、pH值控制在5.7至6.0;
S200、接种和培养:接种后培养45至50d,培养过程室温控制在19至22℃,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至80%,CO2浓度控制在3000至3500ppm;
S300、菌丝冷刺激:菌丝培养完成后,冷刺激过程室温控制在1至4℃,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至80%,CO2浓度控制在1500至2500ppm,冷刺激时间为7至14d;
S400、搔菌:将靠近栽培瓶瓶沿的料面气生菌丝和栽培料挖除,挖除区域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清华刘洋许喜佳周雯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充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