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广西酒红球盖菇大田生态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栽培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广西酒红球盖菇大田生态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斐氏球盖菇、斐氏假黑伞。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大球盖菇是我国近年从欧洲引进的一种珍稀食用菇种。该菇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十大菇种之一,同时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营养、健康“菇种,在波兰、匈牙利、德国、捷克等国目前已广泛栽培,我国尚处于试种阶段。据权威专家预测,该菇将是我国最有发展前途的菇种之一。目前主要分布于台湾、香港、四川、陕西、甘肃、云南、吉林、西藏等地,夏秋季生长在林中或林缘草地上。大球盖菇可直接采用生料栽培,具有很强的抗杂能力,容易获得成功;栽培原料来源丰富,它可生长在稻草、麦秸、亚麻秆等秸秆培养料上,在中国广大农村,可以当作处理秸秆的一种主要措施;栽培后的废料可直接还田,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大球盖菇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可在4~30℃范围出菇,在闽粤等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广西酒红球盖菇大田生态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nS1,栽培地选择: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的广西地区收获水稻和甘蔗后的冬闲田地作为栽培产地,翻地、平整使土层呈颗粒状后,使用微生物杀菌剂和生物杀虫剂进行灭菌杀虫处理;以垄高20-25cm、垄宽80-100cm、垄间距25-30cm的标准进行起土起垄,控制土壤湿度为35-45%,并预留排水沟;/nS2,栽培料处理:选取新鲜、无霉变的稻草作为第一栽培料以及甘蔗渣作为第二栽培料,并对稻草进行堆积自然发酵,以及对粉碎后的甘蔗渣进行高温灭菌和真菌发酵;/nS3,铺料播种:每年11月期间,在起垄后的栽培产地铺撒石灰至见白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广西酒红球盖菇大田生态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栽培地选择:选择避风向阳、土壤肥沃的广西地区收获水稻和甘蔗后的冬闲田地作为栽培产地,翻地、平整使土层呈颗粒状后,使用微生物杀菌剂和生物杀虫剂进行灭菌杀虫处理;以垄高20-25cm、垄宽80-100cm、垄间距25-30cm的标准进行起土起垄,控制土壤湿度为35-45%,并预留排水沟;
S2,栽培料处理:选取新鲜、无霉变的稻草作为第一栽培料以及甘蔗渣作为第二栽培料,并对稻草进行堆积自然发酵,以及对粉碎后的甘蔗渣进行高温灭菌和真菌发酵;
S3,铺料播种:每年11月期间,在起垄后的栽培产地铺撒石灰至见白;垄上第一层铺发酵彻底的甘蔗渣,厚度为25-35cm,穴播酒红球盖菇菌种;第二层铺发酵后的稻草,厚度为15-25cm,稻草上穴播酒红球盖菇菌种;第三层铺发酵彻底的甘蔗泥,厚度为3-4cm;第四层铺发酵后的甘蔗叶,厚度为2-3cm;
S4,发菌期管理:发菌期间温度控制在22-26℃,栽培料湿度70%-80%,CO2浓度为0.1%-0.2%,光照强度为120-180勒克斯;若温度低于15℃时,覆盖薄膜进行保温;若温度高于30℃时,揭膜或打孔通风;
S5,虫害防治:在出菇前期,菌丝未长出甘蔗泥的表面时喷一次石灰和食盐的混合液,有效防治蛞蝓的滋生;
S6,出菇期管理:通过喷雾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温度控制在15℃~25℃,光照强度为120-180勒克斯;
S7,采收管理:当子实体菌盖呈钟形,菌幕尚未破裂时采收为宜;采收时用手指抓住菇脚的基部,扭转至松动,按住周围基物后向上拔起;
S8,转潮管理:一潮菇采收结束后,清理料面,补平覆土,停水养菌3-5天,并喷水增湿、催蕾,再出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广西酒红球盖菇大田生态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在S1中,将石灰、微生物杀菌剂、生物杀虫剂用1000倍水配成溶液,喷洒于土壤,石灰每亩用量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淑玲,马令法,杨敬军,常毓巍,朱顺莲,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