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珩磨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611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珩磨头,包括打磨头,所述打磨头由转轴、芯棒和油石条组成,所述芯棒套装于转轴上,所述芯棒的外圆周上竖直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油石条放置于放置槽内,所述油石条的左右两侧与放置槽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芯棒两端设有对油石条进行限位的限位端盖和轴套,所述限位端盖、轴套均套装于转轴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柔性打磨,利用离心力,在打磨头旋转时,油石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移动而打磨到工件的内孔表面。体积小结构简单,特别适合内孔的小尺寸打磨,打磨量在5个丝以内的场合。可以直接安装在立式铣床上,为没有珩磨机的工厂也可以精磨内孔。

A high precision honing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精度珩磨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珩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珩磨头。
技术介绍
珩磨机是利用珩磨头珩磨工件的精加工磨床,主要用在航空、汽车、拖拉机和液压件等制造业中,用于珩磨工件的孔。目前的珩磨头大都是通过膨胀的方式将油石条推出进行工件孔的研磨,参考CN201420794383.X液压机主缸体内孔珩磨机及其珩磨头装置,通过液压推动研磨头胀芯将油石条顶出进行研磨。进行的是硬性打磨,适合于大尺寸的打磨,打磨精度低。在机器人零部件孔加工过程中,对一些内孔的打磨精度要求极高,打磨精度需要控制在微米以内,现有的珩磨头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问题,实现高精度打磨的珩磨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精度珩磨头,包括打磨头,所述打磨头由转轴、芯棒和油石条组成,所述芯棒套装于转轴上,所述芯棒的外圆周上竖直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油石条放置于放置槽内,所述油石条的左右两侧与放置槽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芯棒两端设有对油石条进行限位的限位端盖和轴套,所述限位端盖、轴套均套装于转轴上。作为优选,所述转轴由轴头和轴杆组成,所述轴杆外径与芯棒内径上对应开设有键槽,所述轴杆与芯棒之间件键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轴头直径大于轴杆直径,所述限位端盖、芯棒、轴套依次套装于轴杆上。作为优选,所述放置槽为2-12个,沿芯棒圆周均匀间隔分布。作为优选,所述限位端盖为圆形的盖体,所述盖体的环形内壁与芯棒之间留有间隙。作为优选,所述油石条夹上下两端持于轴套与限位端盖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油石条的棱边倒圆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实现柔性打磨,不像硬性打磨会因珩磨头位置的偏差而损坏工件。2.利用离心力不用硬力,在打磨头旋转时,油石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移动而打磨到工件的内孔表面。3.体积小结构简单,特别适合内孔的小尺寸打磨,打磨量在5个丝以内的场合。4.可以直接安装在立式铣床上,为没有珩磨机的工厂也可以精磨内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芯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油石条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限位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轴;11、轴头;12、轴杆;13、键槽;2、限位端盖;3、芯棒;31、放置槽;4、油石条;5、轴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7,一种高精度珩磨头,包括打磨头,所述打磨头由转轴1、芯棒3和油石条4组成,所述芯棒3套装于转轴1上,所述芯棒3的外圆周上竖直开设有放置槽31,所述油石条4放置于放置槽31内,所述油石条4的左右两侧与放置槽3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使油石条4能在放置槽31内活动,在间隙内涂覆有润滑油,减少石油4在打磨过程中与芯棒3之间的摩擦,所述芯棒3两端设有对油石条4进行限位的限位端盖2和轴套5,所述限位端盖2、轴套5均套装于转轴1上,在打磨头转动过程中,芯棒3上的油石条4由于在离心力的作用从放置槽31内伸出,对内孔进行打磨,限位端盖2对油石条4进行伸出量的限制,同时避免石油从圆周方向甩出,轴套5对油石条4下端进行限位,避免油石条4从轴向方向脱落。所述转轴1由轴头11和轴杆12组成,所述轴杆12外径与芯棒3内径上对应开设有键槽13,所述轴杆12与芯棒3之间件键连接,安装时,在键槽13内放入键,再将芯棒3套入,通过键连接传递轴杆12与芯棒3之间的轴向扭矩,避免打磨过程中芯棒3与轴杆12之间发生转,影响打磨效果。所述轴头11直径大于轴杆12直径,轴头11与轴杆12一体成型,所述限位端盖2、芯棒3、轴套5依次套装于轴杆12上,轴头11便于珩磨机或铣床这类驱动装置的夹持,同时起轴向限位的作用,避免限位端盖2、芯棒3、轴套5发生轴向运动,轴套5与轴杆12过盈配合,避免限位端盖2、芯棒3、轴套5以及油石条4发生轴向运动,轴套5直径小于芯棒3直径,且能遮挡住放置槽31的两端开口,避免油石条4从放置槽31两端开口处滑出。所述放置槽31为2-12个,沿芯棒3圆周均匀间隔分布,从打磨效率与芯棒3的结构强度上考虑,本实施例子作为优选,放置槽31为6个,每个放置槽31内均设有油石条4。所述限位端盖2为圆形的盖体,所述盖体的环形内壁与芯棒3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作为打磨头转动过程中,油石条4的最大伸出量,根据加工需要更换不同直径的限位端盖2即可调整最大伸出量,为避免油石条4因离心力转出,该间隙不得过大。若是生产需要则可需更换更大一号的芯棒3和油石条4。所述油石条4夹上下两端持于轴套5与限位端盖2之间,利用轴套5与限位端盖2将放置槽31两端开口堵住,避免油石条4脱落。所述油石条4的棱边倒圆角,圆滑的打磨面便于转动过程中对内孔的打磨。高精度打磨流程:本技术的打磨精度是在一定转速下,通过控制打磨时间来实现的。根据我们实际实验,对于直径从10毫米到50毫米的内孔打磨精度可以控制到1个微米以内。具体方式:取一个同材质的样品,将打磨头的一定转速下,记录打磨1个微米所需的时间。然后对同材质产品,根据所需加工量,以打磨1个微米所需时间为单位,例如打磨2个微米,则之前打磨所需时间加倍即可,以此实现其打磨精度的高精度控制。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高精度珩磨头进行了详尽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对本技术的变更和改进将是可能的,而不会超出附加权利要求所规定的构思和范围,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珩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磨头,所述打磨头由转轴、芯棒和油石条组成,所述芯棒套装于转轴上,所述芯棒的外圆周上竖直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油石条放置于放置槽内,所述油石条的左右两侧与放置槽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芯棒两端设有对油石条进行限位的限位端盖和轴套,所述限位端盖、轴套均套装于转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珩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磨头,所述打磨头由转轴、芯棒和油石条组成,所述芯棒套装于转轴上,所述芯棒的外圆周上竖直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油石条放置于放置槽内,所述油石条的左右两侧与放置槽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芯棒两端设有对油石条进行限位的限位端盖和轴套,所述限位端盖、轴套均套装于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精度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由轴头和轴杆组成,所述轴杆外径与芯棒内径上对应开设有键槽,所述轴杆与芯棒之间件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精度珩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双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