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5950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行业连铸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用于承接和输送铸坯的小断面铸坯出坯旋转装置、用于收集铸坯输送单元输送的铸坯并通过旋转改变方向后将铸坯输送的出坯检测装置、用于接收和输送收集旋转单元所传输的铸坯的铸坯下线装置和控制装置构成的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实现了集铸坯输送、铸坯收集、铸坯旋转于一体,减少了设备投资,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损耗,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车间空间。

A small section cast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
本技术属于冶金行业连铸
,具体涉及一种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
技术介绍
方坯、矩形坯、小板坯生产时一般采用多流连铸。多流连铸时,铸坯下线的方式决定着出坯方式。如果采用夹钳下线,铸坯在夹钳下线之前,必须先实现铸坯收集,一般夹钳下线根据铸坯的断面不同,则一次下线的铸坯数量也不相同,但是一般对于小断面的铸坯,至少是两个以上一起下线。目前常规的操作方法,是在出坯辊道后面布置推钢机或者捞钢机实现铸坯下线;但是,如果同时要实现铸坯输送、铸坯收集、铸坯旋转方向输送或者过跨下线,目前还没有这样的设备能够实现这样的功能。只能同时采用推钢机、转盘才能实现这样的功能。如果采用推钢机配合转盘工作的这种出坯方式,生产周期会加长,投资成本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集铸坯输送、铸坯收集、铸坯旋转于一体的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减少设备投资,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损耗,节约了车间空间的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包括铸坯输送单元,铸坯输送单元用于承接和输送铸坯;收集旋转单元,收集旋转单元设置在铸坯输送单元正后方,用于收集铸坯输送单元输送的铸坯并通过旋转改变方向,并将铸坯输送;下线辊道,下线辊道设置于收集旋转单元后方,用于接收和输送收集旋转单元所传输的铸坯;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铸坯输送单元、收集旋转单元和下线辊道电信号连接。所述的铸坯输送单元和下线辊道呈90°设置,收集旋转单元位于铸坯输送单元和下线辊道轴心线的交点。还包括固定挡板;所述的固定挡板和铸坯输送单元分别固定设置在收集旋转单元的两侧,并且固定挡板、铸坯输送单元和收集旋转单元的轴心线共线。所述的铸坯输送单元包括出坯辊道、检测装置、升降挡板和出坯辊道架;所述出坯辊道通过出坯辊道架连接在地面上;所述检测装置连接在铸坯输入端的出坯辊道架的上方,所述升降挡板连接在铸坯输出端的出坯辊道架上;所述的检测装置与控制装置电信号连接。所述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辊、支撑座、配重、摆杆和接近开关;所述支撑座固定连接在出坯辊道架上,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上连接有检测辊支架;所述检测辊连接在检测辊支架上端,检测辊支架下端与所述配重连接;所述摆杆连接在旋转轴下部;所述接近开关连接在出坯辊道架的侧面且与摆杆同侧;所述的接近开关与控制装置电信号连接;所述的升降挡板包括液压缸和推头;所述液压缸下端固定连接在出坯辊道架上,所述推头与液压缸输出端连接。所述的收集旋转单元包括主车架、拨爪装配、转盘辊道、四套转盘驱动装置、转盘轨道和缓冲防撞装置;所述四套转盘驱动装置均匀滚动连接在转盘轨道上,四套转盘驱动装置上表面分别与主车架连接;所述转盘辊道设置多个且间隔连接在主车架上表面;所述拨爪装配连接在相邻两转盘辊道之间;所述的缓冲防撞装置包括缓冲阻挡件和缓冲触碰件,所述缓冲阻挡件连接在地面基础上,所述缓冲触碰件连接在主车架侧壁上;所述的四套转盘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电信号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四个车轮、轴承座和四个驱动减速电机;所述的四个车轮通过轴承座固定在主车架下表面,所述的四个驱动减速电机分别与每个车轮连接;所述的四个驱动减速电机与控制装置电信号连接。所述的拨爪装配包括两组拨动件、拨爪驱动装置和光电开关;所述两组拨动件分别连接在主车架上表面的两端,所述拨爪驱动装置连接在主车架下表面,拨爪驱动装置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拨动件连接;所述的光电开关连接在主车架上,光电开关与拨爪驱动装置电信号连接。所述的拨动件包括拨爪轴和拨爪;所述的拨爪通过拨爪轴与主车架连接;所述拨爪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座、链条、链轮和液压缸;所述链轮通过固定座与主车架下表面连接,链条与链轮啮合联接,链条还与拨动件连接;所述液压缸缸体连接在主车架下表面,液压缸的输出端与链条连接;所述的液压缸与所述光电开关电信号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铸坯输送单元、收集旋转单元和下线辊道的有机设置,方便的将铸坯进行收集,旋转后输送,实现了集铸坯输送、铸坯收集、铸坯旋转于一体,节约了车间空间,减少了设备投资,缩短了生产周期,并降低了损耗、节约了生产成本。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平面布置图;图2是本技术转盘旋转90°后的平面布置图;图3是本技术升降挡板工作示意;图4是本技术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转盘的机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拨爪装配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铸坯收集以后的示意图。图中:1-出坯辊道;2-检测装置;3-升降挡板;4-收集旋转单元;5-固定挡板;6-铸坯;7-下线辊道;8-主车架;9-拨爪装配;10-转盘辊道;11-转盘驱动装置;12-转盘轨道;13-缓冲防撞装置;14-拨爪轴;15-拨爪;16-固定座;17-链条;18-链轮;19-液压缸;20-出坯辊道架;21-配重;22-接近开关;23-摆杆;24-支撑座;25-检测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根据图1-7所示的一种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包括铸坯输送单元,铸坯输送单元用于承接和输送铸坯6;收集旋转单元4,收集旋转单元4设置在铸坯输送单元正后方,用于收集铸坯输送单元输送的铸坯6并通过旋转改变方向,并将铸坯6输送;下线辊道7,下线辊道7设置于收集旋转单元4后方,用于接收和输送收集旋转单元4所传输的铸坯6;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铸坯输送单元、收集旋转单元4和下线辊道7电信号连接。在实际使用时,铸坯6首先进入到铸坯输送单元,铸坯6通过铸坯输送单元后,直接进入收集旋转单元4,收集旋转单元4旋转改变方向后,将铸坯6输出至下线辊道7,完成了铸坯6的收集、旋转输送及下线的过程。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辊道转动启动停止、铸坯停止、收集旋转装置旋转、收集铸坯等。本技术通过铸坯输送单元、收集旋转单元4和下线辊道7的有机设置,方便的将铸坯进行收集,旋转后输送,实现了集铸坯输送、铸坯收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铸坯输送单元,铸坯输送单元用于承接和输送铸坯(6);/n收集旋转单元(4),收集旋转单元(4)设置在铸坯输送单元正后方,用于收集铸坯输送单元输送的铸坯(6)并通过旋转改变方向,并将铸坯(6)输送;/n下线辊道(7),下线辊道(7)设置于收集旋转单元(4)后方,用于接收和输送收集旋转单元(4)所传输的铸坯(6);/n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铸坯输送单元、收集旋转单元(4)和下线辊道(7)电信号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铸坯输送单元,铸坯输送单元用于承接和输送铸坯(6);
收集旋转单元(4),收集旋转单元(4)设置在铸坯输送单元正后方,用于收集铸坯输送单元输送的铸坯(6)并通过旋转改变方向,并将铸坯(6)输送;
下线辊道(7),下线辊道(7)设置于收集旋转单元(4)后方,用于接收和输送收集旋转单元(4)所传输的铸坯(6);
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铸坯输送单元、收集旋转单元(4)和下线辊道(7)电信号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坯输送单元和下线辊道(7)呈90°设置,收集旋转单元(4)位于铸坯输送单元和下线辊道(7)轴心线的交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挡板(5);所述的固定挡板(5)和铸坯输送单元分别固定设置在收集旋转单元(4)的两侧,并且固定挡板(5)、铸坯输送单元和收集旋转单元(4)的轴心线共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铸坯输送单元包括出坯辊道(1)、检测装置(2)、升降挡板(3)和出坯辊道架(20);所述出坯辊道(1)通过出坯辊道架(20)连接在地面上;所述检测装置(2)连接在铸坯(6)输入端的出坯辊道架(20)的上方,所述升降挡板(3)连接在铸坯(6)输出端的出坯辊道架(20)上;所述的检测装置(2)与控制装置电信号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断面铸坯出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装置(2)包括检测辊(25)、支撑座(24)、配重(21)、摆杆(23)和接近开关(22);所述支撑座(24)固定连接在出坯辊道架(20)上,支撑座(24)上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上连接有检测辊支架;所述检测辊(25)连接在检测辊支架上端,检测辊支架下端与所述配重(21)连接;所述摆杆(23)连接在旋转轴下部;所述接近开关(22)连接在出坯辊道架(20)的侧面且与摆杆(23)同侧;所述的接近开关(22)与控制装置电信号连接;所述的升降挡板(3)包括液压缸和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保卫何博章裕琳李积文翁承蒋军史学亮张忍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