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电磁空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7730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空化装置,电磁空化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以及控制器,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转动连接,第一电磁铁以及第二电磁铁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工作状态,以使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相对转动而实现吸附或者分离。该装置能够在不影响全域流场的前提下,在局部产生空化泡,采用电磁铁吸力引起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闭合过程中高速射流会引起空化泡,可操作性高、结构简单、成本低以及效率高。

Electromagnetic cavit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空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空化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磁空化装置。
技术介绍
空化是指当液体中的局部压力低于液体的汽化压力时,在液体内部出现空化泡的过程。空泡内部的压力低于周围液体压力时,空泡溃灭,伴随产生振动、噪声和气蚀等现象。空化效应会引起物理、机械、化学、生物等效应,其中空化效应在生物降解、废水处理、壁面清洁、化学反应促进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目前产生空化的方式主要有超声波空化、剪切空化、旋流空化和激光空化等。研究发现,上述空化产生方式不能产生定点和高效的断续空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电磁空化装置,其能够产生定点和高效的断续空化。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空化装置,电磁空化装置包括: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以及控制器,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转动连接,第一电磁铁以及第二电磁铁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工作状态,以使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相对转动实现吸附或者分离。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磁空化装置还包括转轴,第一电磁铁以及第二电磁铁均与转轴转动连接。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磁铁设置于第一悬臂内,第一悬臂具有朝向第二电磁铁的第一平面;第二电磁铁设置于第二悬臂内,第二悬臂具有朝向第一电磁铁的第二平面,控制器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工作状态,以实现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吸附或者分离。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平面为长方形,第一平面的长度为第一平面的宽度的2-5倍,和/或第二平面为长方形,第二平面的长度为第二平面的宽度的2-5倍。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平面的宽度为1mm-50mm和/或第二平面的宽度为1mm-50mm。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磁空化装置还包括基座以及第一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与基座固定连接,第一电磁铁以及第二电磁铁均与基座转动连接,第一限位件位于第一电磁铁远离第二电磁铁的一侧,用于限制第一电磁铁相对于第二电磁铁转动的角度。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磁空化装置还包括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与基座固定连接,第二限位件位于第二电磁铁远离第一电磁铁的一侧,用于限制第二电磁铁相对于第一电磁铁转动的角度。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为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磁铁和/或第二限位件为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电磁铁。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具有夹角,且夹角的范围为20°-9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电磁空化装置还包括电源,电源与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空化装置,通过控制器来控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工作状态,进而实现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产生吸附力而相互吸附,或者产生排斥力相互远离,吸附和远离过程中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均会相对转动。需要产生空化泡时,将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置于液体中,操作控制器使二者位于张开一定角度的位置,也即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产生相互排斥的磁力,然后,通过控制器改变第一电磁铁和/或者第二电磁铁的磁性,使二者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力,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由于吸引力由张开向闭合转动,进而在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的末端形成高速射流,高速射流诱发产生空化泡。空化泡的产生基于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由张开向闭合转动,即实现了空化泡定点、断续的产生,便于空化泡的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空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初始状态);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空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闭合状态)。图标:001-电磁空化装置;100-第一电磁铁;200-第二电磁铁;300-转轴;400-基座;500-第一限位件;600-第二限位件;700-控制器;800-第一悬臂;810-第一平面;900-第二悬臂;910-第二平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请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磁空化装置001,能够在不影响全域流场的前提下,定点、断续的产生空化泡,便于控制。本实施例中,电磁空化装置001包括第一电磁铁100、第二电磁铁200以及控制器700,第一电磁铁100与第二电磁铁200转动连接,第一电磁铁100以及第二电磁铁200均与控制器700电连接,控制器700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铁100和第二电磁铁200的工作状态,以使第一电磁铁100和第二电磁铁200相对转动而实现吸附或者分离。本实施例提供的电磁空化装置001,通过控制器700来控制第一电磁铁100和第二电磁铁200的工作状态,进而实现第一电磁铁100和第二电磁铁200产生吸附力而相互吸附,或者产生排斥力相互远离,吸附和远离过程中第一电磁铁100和第二电磁铁200均会相对转动。需要产生空化泡时,将第一电磁铁100和第二电磁铁200置于液体中,操作控制器700使二者位于张开一定角度的位置,也即第一电磁铁100和第二电磁铁200产生相互排斥的磁力,然后,通过控制器700改变第一电磁铁100和/或者第二电磁铁200的磁性,使二者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力,第一电磁铁100和第二电磁铁200由于吸引力由张开向闭合转动,进而在第一电磁铁100和第二电磁铁200的末端形成高速射流,高速射流诱发产生空化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空化装置包括:/n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电磁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铁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的工作状态,以使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相对转动实现吸附或者分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空化装置包括:
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第二电磁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铁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铁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的工作状态,以使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相对转动实现吸附或者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空化装置还包括转轴,所述第一电磁铁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铁均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磁铁设置于第一悬臂内,所述第一悬臂具有朝向所述第二电磁铁的第一平面;所述第二电磁铁设置于第二悬臂内,所述第二悬臂具有朝向所述第一电磁铁的第二平面,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的工作状态,以实现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吸附或者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平面为长方形,所述第一平面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平面的宽度的2-5倍,和/或所述第二平面为长方形,所述第二平面的长度为所述第二平面的宽度的2-5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磁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树红李博左志钢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