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图书馆用干燥防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9569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9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书馆用干燥防雾装置,包括有外壳体以及位于外壳体内部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外壳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下侧设置有进气风机,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体内,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下侧设置有防雾机构,所述第二分隔板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体内,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分隔板与第一分隔板之间设置有干燥机构,所述外壳体的上端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下端设置有涡流风机。该装置通过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防雾机构与干燥机构分离开来,逐层进行过滤、干燥,提高了过滤、干燥的效果,且缩小了体积,节约了存放空间。

A dry and antifogging device for Libra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图书馆用干燥防雾装置
本技术涉及室内干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图书馆用干燥防雾装置。
技术介绍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以供人阅览、参考的地方,大量的书本、资料都集中在图书馆中,虽然图书馆将书本、资料都整理到了固定的书架上,并做了防虫、防潮处理,但是由于书籍的保持条件非常严苛,在潮湿的环境中,不仅容易变形、褶皱,还容易生出霉斑,因此,还需要干燥防雾装置对图书馆的储存环境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使书籍、资料得到较好的储存。目前,在图书馆中,通常将干燥剂放置于书架或书柜中,以降低书籍储存室的湿度,但是这类方法的效果不太明显,干燥剂需要经常更换,增加了维护投入成本,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采用这类方法还可能会使书虫大量衍生,人们在看书或抽取书籍的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的碰倒干燥剂,还可能使干燥剂从书架上掉落,给人们的阅读带来很大的不便。因此,研发一种适合图书馆使用的干燥防雾装置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有一部分图书馆也会采用空调设备进行抽湿干燥,但是空调设备耗能较高,且适合图书馆使用的空调设备体积也相对较大,不方便移动,购置多台空调设备所耗成本也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书馆用干燥防雾装置,该装置通过第一分隔板与第二分隔板将防雾机构与干燥机构分离开来,且逐层进行过滤、干燥,提高了过滤、干燥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图书馆的书籍保存的问题。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图书馆用干燥防雾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通过逐层分隔结构,缩小了该装置的体积,节约了存放空间,且耗能较低,适于推广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图书馆用干燥防雾装置,包括有外壳体以及位于外壳体内部的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上侧;所述外壳体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下侧设置有位于所述进风口一侧的进气风机,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体内,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下侧设置有用于过滤粉尘颗粒的防雾机构,所述第二分隔板靠近所述第一开口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体内,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分隔板与第一分隔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吸收水汽的干燥机构,所述外壳体的上端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下端设置有涡流风机。进一步,所述防雾机构包括有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和吸附过滤箱,所述第一过滤板设置于所述进气风机的一侧,所述吸附过滤箱的下端连接有漏斗状的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开口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一侧,所述进风管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吸附过滤箱的下端部,且通过密封圈与所述吸附过滤箱连接,所述吸附过滤箱的上端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下侧的喇叭状的出风管,所述第二过滤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上。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上端抵持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下侧,所述第一过滤板的下端抵持于所述外壳体的底板上;所述进风管的开口端的外径尺寸与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外径尺寸相适配,且所述进风管的开口端抵持于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外侧端部。更进一步,所述吸附过滤箱包括有过滤箱体以及装载于所述过滤箱体内的若干吸附过滤层,所述吸附过滤层包括有活性炭层和沸石层,且交替装载于所述过滤箱体内。更进一步,所述过滤箱体内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吸附过滤层的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底部阵列排列布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过滤箱体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组与所述过滤槽相适配的长条形支撑块,所述过滤箱体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过滤箱体可拆卸连接的安装门。更进一步,所述第一过滤板为活性炭过滤网板,所述活性炭过滤网板包括有铝蜂窝芯板,所述铝蜂窝芯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金属网板,所述铝蜂窝芯板上阵列排列布设有若干个用于承载活性炭的铝蜂窝孔,每个所述金属网板上均阵列排列布设有若干个网板过滤孔。更进一步,所述第二过滤板为HEPA过滤网板,所述HEPA过滤网板包括有叠片状硼硅微纤维滤纸以及用于安装所述硼硅微纤维滤纸的安装网框,所述安装网框包括有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和所述第二框体上均设置有若干个框体过滤孔。进一步,所述干燥机构包括有干燥箱体,所述干燥箱体内平行安装有若干个干燥盒,所述干燥箱体与所述干燥盒的外侧壁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干燥通风孔,所述干燥箱体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组与所述干燥盒相适配的竖直插装槽,所述干燥盒内承载有复数个干燥剂颗粒,所述干燥剂颗粒包括有细孔硅胶干燥颗粒和变色硅胶干燥颗粒;所述干燥箱体的顶部安装有与所述干燥箱体可拆卸连接的插接门,所述干燥盒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窗,所述干燥盒靠近所述透明观察窗的一侧上设置有用于更换所述干燥剂颗粒的干燥剂出口,所述干燥剂出口上设置有与所述干燥剂出口侧壁铰接的铰接门,所述铰接门的大小与所述干燥剂出口的大小相适配。进一步,所述第二开口上设置有引流风机;所述外壳体位于所述第二分隔板上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臭氧片和等离子发生器,所述臭氧片的数量为2个,且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两侧,所述等离子发生器设置有所述臭氧片的上侧。进一步,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外壳体可拆卸连接的外壳门板,所述外壳门板的上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外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温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所述显示屏分别与所述温度感应器、所述湿度感应器以及所述控制按键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图书馆用干燥防雾装置,该装置通过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防雾机构与干燥机构分离开来,且逐层进行过滤、干燥,提高了过滤、干燥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图书馆的书籍保存的问题;且整体结构简单,通过逐层分隔结构,缩小了体积,节约了存放空间,且通过风机带动空气的流动,耗能较低,适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二过滤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吸附过滤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干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干燥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外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若干个”、“若干组”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书馆用干燥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体(1)以及位于外壳体(1)内部的第一分隔板(101)和第二分隔板(102),所述第二分隔板(102)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隔板(101)的上侧;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进风口(103),所述第一分隔板(101)的下侧设置有位于所述进风口(103)一侧的进气风机(2),所述第一分隔板(10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体(1)内,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104),所述第一分隔板(101)的下侧设置有用于过滤粉尘颗粒的防雾机构(4),所述第二分隔板(102)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0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体(1)内,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105),所述第二分隔板(102)与第一分隔板(101)之间设置有用于吸收水汽的干燥机构(5),所述外壳体(1)的上端部设置有出风口(106),所述出风口(106)的下端设置有涡流风机(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书馆用干燥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体(1)以及位于外壳体(1)内部的第一分隔板(101)和第二分隔板(102),所述第二分隔板(102)平行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隔板(101)的上侧;所述外壳体(1)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进风口(103),所述第一分隔板(101)的下侧设置有位于所述进风口(103)一侧的进气风机(2),所述第一分隔板(101)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体(1)内,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口(104),所述第一分隔板(101)的下侧设置有用于过滤粉尘颗粒的防雾机构(4),所述第二分隔板(102)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04)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体(1)内,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口(105),所述第二分隔板(102)与第一分隔板(101)之间设置有用于吸收水汽的干燥机构(5),所述外壳体(1)的上端部设置有出风口(106),所述出风口(106)的下端设置有涡流风机(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书馆用干燥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雾机构(4)包括有第一过滤板(41)、第二过滤板(42)和吸附过滤箱(43),所述第一过滤板(41)设置于所述进气风机(2)的一侧,所述吸附过滤箱(43)的下端连接有漏斗状的进风管(44),所述进风管(44)的开口端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板(41)的一侧,所述进风管(44)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吸附过滤箱(43)的下端部,且通过密封圈(45)与所述吸附过滤箱(43)连接,所述吸附过滤箱(43)的上端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开口(104)下侧的喇叭状的出风管(46),所述第二过滤板(42)安装于所述第一开口(10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书馆用干燥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板(41)的上端抵持于所述第一分隔板(101)的下侧,所述第一过滤板(41)的下端抵持于所述外壳体(1)的底板上;所述进风管(44)的开口端的外径尺寸与所述第一过滤板(41)的外径尺寸相适配,且所述进风管(44)的开口端抵持于所述第一过滤板(41)的外侧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书馆用干燥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过滤箱43包括有过滤箱体(431)以及装载于所述过滤箱体(431)内的若干吸附过滤层(432),所述吸附过滤层(432)包括有活性炭层(433)和沸石层(434),且交替装载于所述过滤箱体(43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书馆用干燥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体(431)内设置有用于承载所述吸附过滤层(432)的过滤槽(435),所述过滤槽(435)的底部阵列排列布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过滤箱体(431)的两侧内壁上设置有若干组与所述过滤槽(435)相适配的长条形支撑块(436),所述过滤箱体(431)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过滤箱体(431)可拆卸连接的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科佳
申请(专利权)人:信阳师范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