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构融合智能电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5189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异构融合智能电网,包括一体化设备、通道异构和数据融合与统筹平台,所述一体化设备、通道异构和数据融合与统筹平台多维递进宽带IP化数据管理,进行三遥数据双向传输。该异构融合智能电网,通过一体化设备、通道异构和数据融合与统筹平台多维递进宽带IP化数据管理,进行三遥数据双向传输,结合通道异构,兼顾光纤、载波、无线及RS232/RS485等网络,进行统筹规划,结构清晰,避免冗余与重复采集等现象,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效率。

A heterogeneous integrated smart gr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构融合智能电网
本技术涉及智能电网
,具体为一种异构融合智能电网。
技术介绍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保护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现阶段自动化与计量在接入层、就地层还是相对独立进行信号传输,结构混乱,缺乏统筹规划,数据利用率不高,存在重复采集或设备冗余现象,在网络传输形式上,公网专网混乱,安全性不高,国家电网及主要设备厂家主推的工业以太网路、EPON技术、TD-LTE技术在带宽或时延上可能也满足不了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异构融合智能电网,以一体化设备为基础,结合通道异构,兼顾光纤、载波、无线及RS232/RS485等网络,进行统筹规划,避免冗余与重复采集等现象,是未来能源互联网的主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异构融合智能电网,具备数据利用率高、传输快的优点,解决了现阶段自动化与计量在接入层、就地层还是相对独立进行信号传输,结构混乱,缺乏统筹规划,数据利用率不高,存在重复采集或设备冗余现象,在网络传输形式上,公网专网混乱,安全性不高,国家电网及主要设备厂家主推的工业以太网路、EPON技术、TD-LTE技术在带宽或时延上可能也满足不了未来智能电网的发展的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构融合智能电网,包括一体化设备、通道异构和数据融合与统筹平台,所述一体化设备、通道异构和数据融合与统筹平台多维递进宽带IP化数据管理,进行三遥数据双向传输。优选的,所述一体化设备包括配网自动化、计量模块和电网监测模块。优选的,所述通道异构包括无线公网/专网接口模块、RS232/RS485接口模块、载波接口模块和光接口模块。优选的,所述数据融合与统筹平台由UNIX服务器、遵循IEC标准的CIM数据库组成。优选的,所述异构融合智能电网的网络包括光纤骨干网、光纤融合接入网和就地网。优选的,所述光纤融合接入网的节点包括环网柜、中压配电站点及集中器,通过光纤、载波及无线公网/专网接口模块连接光纤骨干网节点。优选的,所述就地网节点包括柔性分布式能源、箱变、杆变,通过光纤、载波、无线及RS232/RS485接口模块连接光纤融合接入网节点。优选的,所述光纤骨干网节点组成环状网络,光纤融合接入网节点与就地网节点通过光纤、载波、无线及RS232/RS485接口模块构建光纤层级结构、无线专网以及宽带载波网络。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异构融合智能电网,通过一体化设备、通道异构和数据融合与统筹平台多维递进宽带IP化数据管理,进行三遥数据双向传输,结合通道异构,兼顾光纤、载波、无线及RS232/RS485等网络,进行统筹规划,结构清晰,避免冗余与重复采集等现象,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效率。2、该异构融合智能电网,其网络由光纤骨干网、光纤融合接入网和就地网组成,相比工业以太网路、EPON技术、TD-LTE技术带宽更高,时延更短,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和网络的安全性,是未来能源互联网的主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智能电网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一体化设备;2、通道异构;3、数据融合与统筹平台;4、光纤骨干网;5、光纤融合接入网;6、就地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种异构融合智能电网,包括一体化设备1、通道异构2和数据融合与统筹平台3,一体化设备1包括配网自动化、计量模块和电网监测模块,通道异构2包括无线公网/专网接口模块、RS232/RS485接口模块、载波接口模块和光接口模块,数据融合与统筹平台3由UNIX服务器、遵循IEC61970标准的CIM等数据库组成,一体化设备1、通道异构2和数据融合与统筹平台3多维递进宽带IP化数据管理,进行三遥数据双向传输,结合通道异构2,兼顾光纤、载波、无线及RS232/RS485等网络,进行统筹规划,结构清晰,避免冗余与重复采集等现象,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效率,该异构融合智能电网的网络包括光纤骨干网4、光纤融合接入网5和就地网6,光纤融合接入网5的节点包括环网柜、中压配电站点及集中器,通过光纤、载波及无线公网/专网接口模块连接光纤骨干网4节点,就地网6节点包括柔性分布式能源、箱变、杆变等,通过光纤、载波、无线及RS232/RS485接口模块连接光纤融合接入网5节点,光纤骨干网4节点组成环状网络,光纤融合接入网5节点与就地网6节点通过光纤、载波、无线及RS232/RS485接口模块构建光纤层级结构、无线专网以及宽带载波网络,该异构融合智能电网的网络由光纤骨干网4、光纤融合接入网5和就地网6组成,相比工业以太网路、EPON技术、TD-LTE技术带宽更高,时延更短,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效率和网络的安全性,是未来能源互联网的主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构融合智能电网,包括一体化设备(1)、通道异构(2)和数据融合与统筹平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设备(1)、通道异构(2)和数据融合与统筹平台(3)多维递进宽带IP化数据管理,进行三遥数据双向传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构融合智能电网,包括一体化设备(1)、通道异构(2)和数据融合与统筹平台(3),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设备(1)、通道异构(2)和数据融合与统筹平台(3)多维递进宽带IP化数据管理,进行三遥数据双向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构融合智能电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设备(1)包括配网自动化、计量模块和电网监测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构融合智能电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异构(2)包括无线公网/专网接口模块、RS232/RS485接口模块、载波接口模块和光接口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构融合智能电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与统筹平台(3)由UNIX服务器、遵循IEC61970标准的CIM数据库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构融合智能电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会猛崔子倜孙超张浩明王佐谢二菊应蕾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国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