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一学专利>正文

燃气灶通用的自动鼓风增氧助燃高节能环保型灶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801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燃气灶通用的自动鼓风增氧助燃高节能环保型灶芯。它在输气管内增装了涡轮风扇机构,利用燃气和空气穿过涡轮时产生的涡流,推动风扇高速旋转实现自动鼓风,增加了空气燃气混合比而增氧助燃。代替现有技术靠负压自然吸风导致供氧不足能耗大的弊端。增氧也使大量CO转变为CO↓[2]减少了污染。输气管头可伸缩,支承板可适应灶芯安装在任何燃气灶上。适用于现有燃气灶用户仅更换灶芯即能节能14%以上并治理污染的目的。(*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使用天然气、液化气、人工煤气等作燃料的家用燃气灶。灶芯是家用燃气灶完成其加热功能并决定其功能水平的关键。以下用本技术在各种品牌燃气灶中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加以说明。现有技术的燃气灶,当燃气喷咀向输管管头内喷入燃气,从炉头与火盖间的喷孔喷出并被点燃形成火焰后,热气上升,输气管内形成负压,导致冷空气从输管管头外自然吸入与燃气混合形成对流,其弊端在于靠自然吸入的空气流速低、总量少、供氧不充分,致使燃气燃烧不完全,热效率低,能耗大且废气排放多、污染大。鉴於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在燃气灶输气管内流通的燃气和对流空气作动力的自动鼓风机构,达到空气流速高、总量多、供氧充分、燃气燃烧更完全、热效率高,能大幅度节能,且能因增氧使大量有毒气体CO转变为CO2,能治理废气污染的节能环保双重效果,并能在任何燃气灶上通用。本技术由管头、涡轮风扇管、涡轮、风扇、垫圈、输气管、炉头、火盖、螺杆、支承板、紧固螺钉等组成。上述由涡轮和风扇构成的涡轮风扇组不少于1组。上述涡轮风扇组的涡轮叶片至少为3片,风扇叶片至少为2片。上述涡轮风扇中的涡轮固定不动,而风扇可自由转动。上述管头的一端有外螺纹。上述支承板由2块金板联结构成,2块板上均各有2条开口缝,且2块板的缝口位置相同。本技术的优点在于(一),充分利用燃气灶自用的燃气和对流空气作能源自动鼓风增氧助燃,无需另用能源鼓风。(二),大幅度节省燃气,可达14%以上。(三),增氧助燃可大大降低有毒废气CO等,能治理废气污染。(四),适用于各种燃气灶。现有的燃气灶用户灶具换代更新无需更换整台灶具,只需更换本技术产品即可达到大幅度节气和环保效果。既节省了更新灶具一次性投资,也节约了长期的燃气费支出。(五),结构简单,成本增加极少,商品化准备期短。(六),市场极大。以下再结合附图用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结构。本实施例是双输气管灶芯,其中一输气管为长明火输气管。图一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二是图一的侧示图。图三是支承板剖面图。图四是管头剖面图。本技术是根据流体质点在穿过涡轮叶片运动中,不仅发生平动(或形变),而且绕着轴线作旋转运动,即形成“涡流”(亦称“有旋流”),此流体质点旋转运动的能量又作用于风扇叶片,以推力推动风扇叶片绕轴高速转动,从而大大提高了气体的流速和空气总量的原理设计的。结构参见附图一,附图二,附图三,附图四。管头(1)的一端为喇叭口,另一端有外螺纹,与涡轮风扇管(2)的一端内螺纹联结,涡轮风扇管(2)另一端内固定安装有涡轮(3),穿过涡轮(3)中心的轴分别由涡轮面向风扇(5)一边的螺母和面向炉头(1)一边的大园锥体导流螺母紧固在涡轮(3)上,涡轮(3)叶片与轴平面呈一定角度,风扇(5)中心穿过并固定有一段金属套筒,金属套筒套于轴上,金属套筒内径与轴外径的配合能确保风扇(5)能自由绕轴旋转,风扇(5)的定位一边是紧固涡轮(3)的螺母,另一边用小园锥体螺母紧固在轴上,调整此螺母位置以保证风扇(5)稳定而自由地旋转,风扇(5)叶片与轴平面呈一定角度,也与涡轮(3)叶片呈一定角度。涡轮风扇管(2)与输气管(6)之间用螺杆联结,其间夹有耐热垫圈(4)密封并绝热,输气管(6)与炉头(7)铸为一体,火盖(8)放置於炉头(7)上部,螺杆(9)用螺母固定於炉头下部螺孔内,支承板(10)用螺母固定在螺杆(9)上,支承板(10)安装位置由螺母位置决定,上下两块支承板(10)各有2条开口缝,且两块板的两缝位置相同。根据需要,为提高空气燃气混合比,涡轮风扇机构中可增装一组或一组以上的涡轮风扇组串联。以下通过本技术的工作过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当转动燃气灶的燃气开关,高压燃气通过固定於燃气开关上的喷咀(12)射入管头(1)内后,先后穿过涡轮(3)、风扇(5)、输气管(6)、炉头(7),从炉头(7)与火盖(8)之间喷孔喷出并被点燃形成火焰后,随着热空气迅猛上升导致炉头(7)和输气管(6)内形成负压,此负压又导致管头(7)喇叭口外冷空气被自然吸入管头(1)内形成气流对流,上述高压燃气的喷入和冷空气的自然吸入形成强大气流共同穿过与其前进方向有一定倾角的诸多涡轮(3)叶片后形成涡流(亦称“有旋流”),此涡流又对与其前进方向有一定倾角的风扇(5)叶片施以推力推动风扇(5)作旋转运动,随风扇(5)的旋转而使大量空气(氧气)被“强制性地抽入”,又导致火焰更猛,随之风扇(5)转速更快,直至在一定燃气供应量的前提下,在短时间内即达到风扇(5)的转速和强制性地向管头(1)内抽入的冷空气总量之间的“动平衡”,这种“强制性地”向管头(1)内抽入冷空气(氧气)即达到自动鼓风增氧助燃效果。针对因生产厂家不同,品牌型号各异,因而灶芯在灶内的安装尺寸不统一,为实现对任何燃气灶通用的技术方案是(一),可调节炉头(1)与涡轮风扇管(2)之间螺纹联结长度,即炉头(1)可以伸缩。(二),上下调节支承板(10)固定在螺杆(9)上的位置,使两块支承板能夹在燃气灶内原有灶芯的支撑梁上,或将炉头(7)下部平面和上面一块支承板(10)夹在支撑梁上,然后以两颗螺钉在开口缝的适当位置紧固定位在支撑梁上。大量试验表明,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效果具有以下明显特征(一)完全消除了现有技术燃气灶火焰下部燃气未完全燃烧形成的“兰团”。(二)火焰硬直、温度高、全为兰色。(三)去除了现有技术燃气灶安装在管头(1)进气端的风门后,任意调节燃气进气量均不会出现“离焰”现象,说明风扇(5)的转速能与燃气进气量及空气抽入量,始终同步匹配,能保持燃气始终处于完全燃烧状态。综上所述,使用本技术强制性抽入空气(氧气)克服了现有技术“自然吸入空气”的弊端,能同时达到节能14%以上和大大降低有废气CO污染环境的节能和环保双重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燃气灶通用的自动鼓风增氧助燃高节能环保型灶芯,它包含管头(1)、涡轮风扇管(2)、涡轮(3)、垫圈(4)、风扇(5)、输气管(6)、炉头(7)、火盖(8)、螺杆(9)、支承板(10)、紧固螺钉(11),其特征在于在燃气流通的管道内有由涡轮(3)和风扇(5)构成的涡轮风扇组,和有灶芯通用定位调整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通用的自动鼓风增氧助燃高节能环保型灶芯,其特征在于涡轮风扇组不少于1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通用的自动鼓风增氧助燃高节能环保型灶芯,其特征在于一个涡轮风扇组的涡轮(3)叶片至少为3片,风扇(5)叶片至少为2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通用的自动鼓风增氧助燃高节能环保型灶芯,其特征在于涡轮(3)叶片在涡轮风扇管(2)内固定不动,而风扇(5)叶片可自由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通用的自动鼓风增氧助燃高节能环保型灶芯,其特征在于管头(1)的一端有外螺纹,涡轮风扇管(2)的一端有内螺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通用的自动鼓风增氧助燃高节能环保型灶芯,其特征在于支承板(10)由2块金属板联结构成,2块板各有2条开口缝,且每块板的两缝位置相同。专利摘要一种燃气灶通用的自动鼓风增氧助燃高节能环保型灶芯。它在输气管内增装了涡轮风扇机构,利用燃气和空气穿过涡轮时产生的涡流,推动风扇高速旋转实现自动鼓风,增加了空气燃气混合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气灶通用的自动鼓风增氧助燃高节能环保型灶芯,它包含管头(1)、涡轮风扇管(2)、涡轮(3)、垫圈(4)、风扇(5)、输气管(6)、炉头(7)、火盖(8)、螺杆(9)、支承板(10)、紧固螺钉(11),其特征在于:在燃气流通的管道内有由涡轮(3)和风扇(5)构成的涡轮风扇组,和有灶芯通用定位调整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一学
申请(专利权)人:黄一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