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建筑业转型和建筑业节能减排的需要,创新装配式建筑设计、优化部品部件生产、提升装配式施工水平、推广绿色建材应用已经作为我国建筑业的改革方向进行推进。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作为重要的结构构件,在预制装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中应用广泛,总体使用量较大。目前,传统的叠合梁在使用中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外露的箍筋易折损变形、外露箍筋与叠合楼板箍筋碰撞、顶筋穿入预制叠合梁箍筋中施工不便等问题,且现场施工校正和钢筋绑扎的劳动强度大,施工效率低,质量不易保证,限制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既可作为现浇混凝土部分的底部模板,又可避免传统叠合梁箍筋外露、顶筋穿筋复杂、浇筑质量不高等缺陷,可大大提高预制构件的施工效率。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包括预制梁、抗剪连接件、预制梁钢筋结构及现浇梁钢筋结构;预制梁钢筋结构设置在预制梁内,抗剪连接件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其特征是:包括预制梁(1)、抗剪连接件(3)、预制梁钢筋结构(4)及现浇梁钢筋结构(5);预制梁钢筋结构(4)设置在预制梁(1)内,抗剪连接件(3)的下端设置在预制梁(1)顶部;现浇梁钢筋结构(5)设置在预制梁(1)的顶部,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梁(2);抗剪连接件(3)的上端浇筑在现浇梁(2)内,预制梁(1)通过抗剪连接件(3)与现浇梁(2)连接成叠合梁本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其特征是:包括预制梁(1)、抗剪连接件(3)、预制梁钢筋结构(4)及现浇梁钢筋结构(5);预制梁钢筋结构(4)设置在预制梁(1)内,抗剪连接件(3)的下端设置在预制梁(1)顶部;现浇梁钢筋结构(5)设置在预制梁(1)的顶部,并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梁(2);抗剪连接件(3)的上端浇筑在现浇梁(2)内,预制梁(1)通过抗剪连接件(3)与现浇梁(2)连接成叠合梁本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混凝土叠合梁,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制梁钢筋结构(4)包括梁底纵筋(41)、第一纵筋(42)和第一独立箍筋(43),若干根梁底纵筋(41)间隔布置在预制梁(1)的底部,梁底纵筋(41)的两端延伸到预制梁(1)的外部并弯折锚固,若干根第一纵筋(42)间隔布置在预制梁(1)的顶部,第一纵筋(42)的两端延伸到预制梁(1)的外部;若干根第一独立箍筋(43)沿预制梁(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在预制梁(1)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涛,彭杰,尤正昔,曹天明,张小宁,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建东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