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条部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4065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4:57
长条部件组件(1)具备:长条部件(2);连接部件(3),设置于长条部件(2)的一侧端部(2a)与另一侧端部(2b)之间;敛紧部件(4),将连接部件(3)敛紧固定于长条部件(2);及固定部件(5),连接于连接部件(3),连接部件(3)具有:由敛紧部件(4)按压于长条部件(2)的敛紧部(31);及与固定部件(5)连接的连接部(32),固定部件(5)具有:安装于安装对象部件(O)的锚定部(51);及与连接部(32)连接的环形部(52),连接部(32)具有:使环形部(52)能够在绕长条部件(2)的轴(X)的方向上移动的旋转允许部(32b);及限制环形部(52)在长条部件(2)的轴(X)方向上移动的移动限制部(32c),通过使用所述长条部件组件,向安装对象部件的固定作业变得容易。

Long ba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长条部件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长条部件组件。
技术介绍
控制线缆等的长条部件在作为远程操作用而使用的情况下,一个端部与操作对象连接、另一个端部与操作部件连接而安装于安装对象。此时,长条部件以配置于规定的位置且其配置位置不发生变化的方式固定于安装对象。在将长条部件固定于安装对象时,例如,公开有包括长条部件和敛紧固定于该长条部件的外周并固定于车体等的安装对象的固定部件即支架的长条部件组件(例如,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19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这样的长条部件组件中,由于支架在规定的位置敛紧固定于长条部件,因此支架的基部从长条部件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方向被确定。因此,在将长条部件组件安装于安装对象时,支架与安装对象的安装位置不一致而安装作业变得困难。因此,希望将长条部件组件固定于安装对象的固定部件是向安装对象的固定作业容易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向安装对象部件的固定作业容易的长条部件组件。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长条部件组件具备:长条部件,具有一侧端部和另一侧端部;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长条部件的一侧端部与另一侧端部之间;敛紧部件,将所述连接部件敛紧固定于所述长条部件;及固定部件,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其中,所述连接部件具有:敛紧部,由所述敛紧部件按压于所述长条部件;及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所述固定部件具有:锚定部,安装于安装对象部件;及环形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供所述长条部件贯通的孔部;旋转允许部,使所述环形部能够在绕所述长条部件的轴的方向上移动;及移动限制部,限制所述环形部在所述长条部件的轴向上移动。专利技术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长条部件组件,向安装对象部件的固定作业变得容易。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长条部件组件的整体图。图2是图1的II-II线剖视图。图3是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长条部件组件的环形部相对于旋转允许部旋转的状态的图。图4是示出在图1中示出的长条部件组件的环形部相对于旋转允许部在轴向上移动的状态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长条部件组件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实施方式仅仅是一例,本专利技术的长条部件组件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限定。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长条部件组件1具备:具有一侧端部2a和另一侧端部2b的长条部件2;设置于长条部件2的一侧端部2a与另一侧端部2b之间的连接部件3、将连接部件3敛紧固定于长条部件2的敛紧部件4及连接于连接部件3的固定部件5。长条部件组件1是在长条部件2安装有连接部件3、敛紧部件4、固定部件5等的组装体。此外,长条部件组件1也可以包括除连接部件3、敛紧部件4、固定部件5以外的部件。长条部件组件1以规定的布线路径被安装于例如车辆等的组装对象。此外,长条部件组件1的组装对象不限定于车辆,长条部件组件1可以适用于通过长条部件2传递操作力的任意的构造。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长条部件组件1适用于将在长条部件2的一侧端部2a施加的操作力经由长条部件2向长条部件2的另一侧端部2b传递并对设置于长条部件2的另一侧端部2b侧的部件进行远程操作的操作力传递机构M。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操作力传递机构M具备长条部件组件1、与长条部件2的一侧端部2a连接并进行规定的操作的操作部件P1及与长条部件2的另一侧端部2b连接并通过操作部件P1的操作力被操作的操作对象P2。例如,当在长条部件2的一侧端部2a操作操作部件P1时,由操作部件P1产生的操作力经由长条部件2向长条部件2的另一侧端部2b传递,进行操作对象P2的远程操作。操作力传递机构M例如可以为车辆的供油口的开闭机构、车辆的发动机罩的开闭机构。长条部件组件1在长条部件2的一侧端部2a与另一侧端部2b之间,在至少一个部位安装于车体等的安装对象部件O,长条部件2以规定的路径布线。此外,长条部件组件1也可以在长条部件2的一侧端部2a与另一侧端部2b之间的多个部位安装于安装对象部件O。安装对象部件O经由长条部件组件1的固定部件5在希望的位置支承长条部件组件1。安装对象部件O的形状、构造只要是以能通过安装对象部件O支承长条部件2的方式能够安装固定部件5,则不做特别限定。安装对象部件O例如可以是支架、车辆的零件、车体等能够安装固定部件5的板状部件、框体、壳体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3及图4所示,安装对象部件O具有安装孔Oa等的安装部,经由安装对象部件O的安装部安装有固定部件5。安装部不限于安装孔Oa,也可以是能够安装固定部件5的狭缝、槽等。如图1所示,长条部件组件1的长条部件2是细长的长条体,具有一侧端部2a和另一侧端部2b。长条部件2从一侧端部2a到另一侧端部2b以希望的布线路径布线。在本实施方式中,长条部件2具有可挠性,能够在固定于规定的位置的一侧端部2a及另一侧端部2b之间以弯曲的布线路径布线。在本实施方式中,长条部件2是在一侧端部2a与另一侧端部2b之间传递操作力的控制线缆,如图1所示,具有内线缆21与供内线缆21插通的外壳22。内线缆21可滑动地插通于外壳22的中空部。内线缆21具有可挠性,能够在弯曲的布线路径中将施加于一侧端部2a的操作力向另一侧端部2b传递。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线缆21的一侧的线缆端即一侧端部2a与操作部件P1连接,内线缆21的另一侧的线缆端即另一侧端部2b与操作对象P2连接。施加于操作部件P1的操作力经由内线缆21向操作对象P2传递,操作对象P2被操作。外壳22将内线缆21以能够滑动的方式收纳,并沿希望的布线路径布线。外壳22具有可挠性,能够沿弯曲的配线路径引导内线缆21。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22在外壳22的一端与另一端之间的希望的位置处经由连接部件3及固定部件5安装于安装对象部件O。在外壳22的一端及另一端设置有末端连接部件22a、22b。如图1所示,末端连接部件22a、22b分别安装于具有能够安装末端连接部件22a、22b的缺口部的支架等的支承体S。连接部件3是安装于长条部件2并连接固定部件5的部件。连接部件3在长条部件2的一侧端部2a与另一侧端部2b之间的规定的位置安装于长条部件2的外周。连接部件3的材料不做特别限定,例如连接部件3可以由橡胶或合成树脂等构成。如图1所示,连接部件3具有由敛紧部件4按压于长条部件2的敛紧部31及与固定部件5连接的连接部32。敛紧部31在敛紧有敛紧部件4时,朝向长条部件2的外周被按压,通过从敛紧部31施加于长条部件2的按压力,连接部件3安装于长条部件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敛紧部31的按压力,连接部件3以在绕长条部件2的轴X的方向上及在轴X方向上不会移动的方式被固定。敛紧部31为了能够将敛紧部件4敛紧,在长条部件2的轴X方向上具有规定的长度,并在敛紧有敛紧部件4时,介于长条部件2与敛紧部件4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敛紧部31构成为大致圆筒状。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长条部件组件,具备:长条部件,具有一侧端部和另一侧端部;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长条部件的一侧端部与另一侧端部之间;敛紧部件,将所述连接部件敛紧固定于所述长条部件;及固定部件,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其中,/n所述连接部件具有:敛紧部,由所述敛紧部件按压于所述长条部件;及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n所述固定部件具有:锚定部,安装于安装对象部件;及环形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的连接部,/n所述连接部具有:供所述长条部件贯通的孔部;旋转允许部,使所述环形部能够在绕所述长条部件的轴的方向上移动;及移动限制部,限制所述环形部在所述长条部件的轴向上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011 JP 2017-1979081.一种长条部件组件,具备:长条部件,具有一侧端部和另一侧端部;连接部件,设置于所述长条部件的一侧端部与另一侧端部之间;敛紧部件,将所述连接部件敛紧固定于所述长条部件;及固定部件,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其中,
所述连接部件具有:敛紧部,由所述敛紧部件按压于所述长条部件;及连接部,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锚定部,安装于安装对象部件;及环形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件的连接部,
所述连接部具有:供所述长条部件贯通的孔部;旋转允许部,使所述环形部能够在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川拓磨增田大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海莱客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