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500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包括中管本体,所述中管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壳体,所述缓冲壳体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设置呈“凹”字形的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两侧的内腔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活塞杆,所述固定壳体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弹性伸缩杆,所述缓冲壳体的内腔且位于固定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水平方向上的减震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座椅可通过连接杆给予减震板压力,通过活塞杆的设置,减震板可将压力传递给缓冲液并对活塞板进行挤压,而通过弹性伸缩杆的设置,可给予缓冲板一个缓冲力,可起到对座椅缓冲的效果,面对颠簸的路况时,可提高骑行者的舒适性。

Electric bicycle integrated middle pi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中管
,尤其涉及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的中管用于和座椅的连接,而传统的中管缺少减震缓冲装置,仅是通过座椅本身进行减震,使得电动自行车的减震效果欠佳,影响日常生活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传统电动自行车的中管缺少减震缓冲装置的问题,而提出的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包括中管本体,所述中管本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壳体,所述缓冲壳体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设置呈“凹”字形的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两侧的内腔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活塞杆,所述固定壳体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两侧的伸缩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塞板,固定壳体的内腔且位于活塞板与活塞杆之间设置有缓冲液,所述缓冲壳体的内腔且位于固定壳体的顶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包括中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壳体(4),所述缓冲壳体(4)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设置呈“凹”字形的固定壳体(10),所述固定壳体(10)两侧的内腔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活塞杆(12),所述固定壳体(10)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弹性伸缩杆(15),所述弹性伸缩杆(15)两侧的伸缩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塞板(14),固定壳体(10)的内腔且位于活塞板(14)与活塞杆(12)之间设置有缓冲液(13),所述缓冲壳体(4)的内腔且位于固定壳体(10)的顶部设置有水平方向上的减震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包括中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本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缓冲壳体(4),所述缓冲壳体(4)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设置呈“凹”字形的固定壳体(10),所述固定壳体(10)两侧的内腔设置有竖直方向上的活塞杆(12),所述固定壳体(10)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弹性伸缩杆(15),所述弹性伸缩杆(15)两侧的伸缩端均固定安装有活塞板(14),固定壳体(10)的内腔且位于活塞板(14)与活塞杆(12)之间设置有缓冲液(13),所述缓冲壳体(4)的内腔且位于固定壳体(10)的顶部设置有水平方向上的减震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11)的下端面与活塞杆(1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自行车一体式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享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升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