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青梅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电瓶车坐垫的承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1194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电瓶车坐垫的承重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长方形的板,所述底板的右端中间位置垂直相上固定安装有座椅杆,所述座椅杆为圆柱形的空心长杆,所述座椅杆的右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轴套一,所述底板的最右端固定安装有轴套二,所述轴套二上端通过活动轴活动安装有龙头杆,所述龙头杆弧形的长杆,所述龙头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前轴,所述前轴为圆柱形的空心长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后支架通过下端的滑块和滑槽的作用向座椅杆方向移动,乘坐者也会向承重机构的中间位置移动,从而使得整个电瓶车的重心会集中在中心位置,且乘坐者的体重越重,后支架的移动距离就越大,从而达到提高承重机构稳定性的效果。

A load-bearing structure for the cushion of battery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电瓶车坐垫的承重结构
本技术涉及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电瓶车坐垫的承重结构。
技术介绍
电瓶车我们又称为“电动车”,它是由蓄电池(电瓶)提供电能,由电动机(直流、交流,串励、他励)驱动的纯电动机动车辆。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非常广泛的普及。目前国内的电瓶车主要用于观光载客、治安巡逻、搬运货物之用,但是现有的电瓶车在托运物品时存在着以下不足。在使用时后座上乘坐者重力会改变整个电瓶车的重心位置,从而使得驾驶者在载人时后面的重心过重导致整个承载机构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使得驾驶者在驾驶时难度加大且危险系数较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适用于电瓶车坐垫的承重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电瓶车坐垫的承重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电瓶车坐垫的承重结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为长方形的板,所述底板的右端中间位置垂直相上固定安装有座椅杆,所述座椅杆为圆柱形的空心长杆,所述座椅杆的右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轴套一,所述底板的最右端固定安装有轴套二,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电瓶车坐垫的承重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右端中间位置垂直相上固定安装有座椅杆(2),所述座椅杆(2)的右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轴套一(3),所述底板(1)的最右端固定安装有轴套二(4),所述轴套二(4)上端通过活动轴活动安装有龙头杆(5),所述龙头杆(5)弧形的长杆,所述龙头杆(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前轴(6);/n所述前轴(6)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辅助轴套,所述轴套一(3)的内部通过活动轴安装有重力弹簧(8),所述前轴(6)的右端垂直向上固定安装有转向套(7),所述转向套(7)为圆柱形的空心套;/n所述底板(1)的中间位置垂直向上设置有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电瓶车坐垫的承重结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右端中间位置垂直相上固定安装有座椅杆(2),所述座椅杆(2)的右侧壁面上固定安装有轴套一(3),所述底板(1)的最右端固定安装有轴套二(4),所述轴套二(4)上端通过活动轴活动安装有龙头杆(5),所述龙头杆(5)弧形的长杆,所述龙头杆(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前轴(6);
所述前轴(6)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辅助轴套,所述轴套一(3)的内部通过活动轴安装有重力弹簧(8),所述前轴(6)的右端垂直向上固定安装有转向套(7),所述转向套(7)为圆柱形的空心套;
所述底板(1)的中间位置垂直向上设置有固定架(9),所述固定架(9)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为两组长杆组成,两组长杆之间通过活动轴铰接,所述长杆上端通过活动轴和固定架(9)的中间位置铰接,下端所述长杆的下端通过活动轴和辅助套活动连接在底板(1);
所述底板(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后侧杆(11),所述后侧杆(11)是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杆且后侧杆(11)有两组,所述后侧杆(11)远离底板(1)的一端焊接有后轮插(12),所述后轮插(12)为C型的插,所述固定架(9)左侧通过活动轴铰接有后支架(13),两组后支架(13)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青梅
申请(专利权)人:谢青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