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高度进行调节的三轮车坐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0933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对高度进行调节的三轮车坐垫,包括坐垫、支撑柱、调节座、连接铰链、把手、升降柱、调节杆、定位座、固定螺母以及压环,支撑柱上端面安装有坐垫,支撑柱右端面固定有调节座,调节座内部安装有调节杆,调节杆右端面装配有连接铰链,连接铰链内部装配有把手,支撑柱左端面固定有定位座,定位座内部固定有固定螺母,调节杆环形侧面固定有压环,支撑柱内部安装有升降柱,该设计解决了原有三轮车坐垫调节效果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调节效果好。

A kind of seat cushion for tricycle which is easy to adjust the h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对高度进行调节的三轮车坐垫
本技术是一种便于对高度进行调节的三轮车坐垫,属于三轮车

技术介绍
三轮车是一种自行车改造而成的交通工具,可以载人也可运货,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非常流行,随后逐步取代了人力车的地位。三轮车是人力车与自行车的一种结合体。三轮车可分为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儿童三轮车和电瓶三轮车等,三轮车坐垫是三轮车必不可缺少的组件。现有技术中,现有的三轮车坐垫在调节坐垫时,坐垫会出现转动需要人为纠正,调节不够便捷且调节效果不好,影响使用者使用,现在急需一种便于对高度进行调节的三轮车坐垫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对高度进行调节的三轮车坐垫,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调节效果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对高度进行调节的三轮车坐垫,包括坐垫、支撑柱以及便于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柱上端面安装有坐垫,所述支撑柱内部设置有便于调节机构,所述便于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连接铰链、把手、升降柱、调节杆、定位座、固定螺母以及压环,所述支撑柱右端面固定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内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右端面装配有连接铰链,所述连接铰链内部装配有把手,所述支撑柱左端面固定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部固定有固定螺母,所述调节杆环形侧面固定有压环,所述支撑柱内部安装有升降柱。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柱右端面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调节杆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压环左端面粘接有缓冲垫。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座右端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杆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调节杆与调节座通过螺纹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与调节座均与支撑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内部开设有柱形孔,所述压环规格小于柱形孔规格。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便于对高度进行调节的三轮车坐垫,因本技术添加了调节座、连接铰链、把手、升降柱、调节杆、定位座、固定螺母以及压环,该设计能够防止在调节三轮车坐垫高度时出现坐垫偏斜,解决了原有三轮车坐垫调节效果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调节便捷性效率。因升降柱右端面开设有调节孔,调节孔与调节杆相匹配,该设计便于调节杆在调节孔内部进行移动,因压环左端面粘接有缓冲垫,该设计通过使用缓冲垫防止对坐垫进行固定时损坏升降柱,因调节座右端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调节杆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调节杆与调节座通过螺纹相连接,该设计通过使用螺纹连接便于调节杆在调节座内部进行左右移动,因定位座与调节座均与支撑柱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该设计提高了连接处的稳固性,本技术结构合理,便于组合安装,调节效果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对高度进行调节的三轮车坐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对高度进行调节的三轮车坐垫中便于调节机构的正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对高度进行调节的三轮车坐垫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便于对高度进行调节的三轮车坐垫中升降柱与调节杆连接处的右视剖面图;图中:1-坐垫、2-支撑柱、3-便于调节机构、31-调节座、32-连接铰链、33-把手、34-升降柱、35-调节杆、36-定位座、37-固定螺母、38-压环、341-调节孔、381-缓冲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对高度进行调节的三轮车坐垫,包括坐垫1、支撑柱2以及便于调节机构3,支撑柱2上端面安装有坐垫1,支撑柱2内部设置有便于调节机构3。便于调节机构3包括调节座31、连接铰链32、把手33、升降柱34、调节杆35、定位座36、固定螺母37以及压环38,支撑柱2右端面固定有调节座31,调节座31内部安装有调节杆35,调节杆35右端面装配有连接铰链32,连接铰链32内部装配有把手33,支撑柱2左端面固定有定位座36,定位座36内部固定有固定螺母37,调节杆35环形侧面固定有压环38,支撑柱2内部安装有升降柱34,该设计解决了原有三轮车坐垫调节效果不佳的问题。升降柱34右端面开设有调节孔341,调节孔341与调节杆35相匹配,该设计便于调节杆35在调节孔341内部进行移动,压环38左端面粘接有缓冲垫381,该设计通过使用缓冲垫381防止对坐垫1进行固定时损坏升降柱34,调节座31右端面开设有通孔,且通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调节杆35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调节杆35与调节座31通过螺纹相连接,该设计通过使用螺纹连接便于调节杆35在调节座31内部进行左右移动。定位座36与调节座31均与支撑柱2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该设计提高了连接处的稳固性,支撑柱2内部开设有柱形孔,压环38规格小于柱形孔规格,该设计便于压环38在柱形孔内部进行转动从而对升降柱34进行夹紧固定。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需要对三轮车坐垫1进行调节高度时,使用人员通过转动把手33从而带动连接铰链32做旋转运动,连接铰链32做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调节杆35做旋转运动,调节杆35在调节座31螺纹的作用下开始向右侧运动,当调节杆35左端面脱离定位座36内部的固定螺母37时,向上拉动升降柱34,升降柱34在调节孔341和调节杆35的限位作用下向上运动,升降柱34不会出现偏斜,当升降柱34到达合适高度时,转动把手33从而使调节杆35在调节座31螺纹的作用下向左侧运动,调节杆35向左侧运动从而使压环38与升降柱34紧密贴合,压环38对升降柱34起到夹紧固定作用,此时调节杆35左端面与固定螺母37相连接,从而加强了调节杆35对升降柱34的支撑性,提高了本技术的调节便捷性。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对高度进行调节的三轮车坐垫,包括坐垫、支撑柱以及便于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上端面安装有坐垫,所述支撑柱内部设置有便于调节机构;/n所述便于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连接铰链、把手、升降柱、调节杆、定位座、固定螺母以及压环,所述支撑柱右端面固定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内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右端面装配有连接铰链,所述连接铰链内部装配有把手,所述支撑柱左端面固定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部固定有固定螺母,所述调节杆环形侧面固定有压环,所述支撑柱内部安装有升降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对高度进行调节的三轮车坐垫,包括坐垫、支撑柱以及便于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上端面安装有坐垫,所述支撑柱内部设置有便于调节机构;
所述便于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座、连接铰链、把手、升降柱、调节杆、定位座、固定螺母以及压环,所述支撑柱右端面固定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内部安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右端面装配有连接铰链,所述连接铰链内部装配有把手,所述支撑柱左端面固定有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内部固定有固定螺母,所述调节杆环形侧面固定有压环,所述支撑柱内部安装有升降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高度进行调节的三轮车坐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柱右端面开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与调节杆相匹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丹薛传方
申请(专利权)人:金翌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