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区域性多尺度人员疏散模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3438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区域性多尺度人员疏散模拟方法,包括确定模拟疏散的边界区域,获取区域边界处疏散出口信息、建筑物与人员分布信息、道路路段空间及属性信息、建筑物的内部尺寸信息,构建区域疏散的空间拓扑结构模型,划分疏散区域,规划疏散路线,建筑物内部向外部疏散时间计算,模型疏散边界层耦合,区域疏散模拟及计算,优化疏散区域划分及疏散路线规划方案,输出区域优化疏散方案疏散用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经典的人员疏散理论和成熟的元胞自动机模型,发展建立了适用于大范围,多尺度的城市区域性人员疏散介观模型和模拟技术,对提高城市应急管理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改善城市整体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A multi-scale evacuation simulation method for urban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区域性多尺度人员疏散模拟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公共安全
,涉及一种人员疏模拟模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城市区域性多尺度人员疏散模拟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数量和密度迅速攀升,以及全球气候、环境的持续恶化,频发的地震、海啸、洪水等自然灾害和火灾、爆炸、核泄漏等事故灾难已经给许多城市造成了巨大损失,城市公共安全正面临着重大挑战。城市作为人口高度集中的场所,一旦发生灾害事件必然导致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探讨如何在灾害发生后的短时间内进行区域性的人员疏散,实施科学的应急救灾策略,是减少灾害后果严重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微观模型和宏观模型都被广泛用于描述行人疏散运动,但在复杂城市区域性人员疏散的场景下,精度优越的微观模型在预测上的实时性变差,效率显著的宏观模型在计算上的累积误差变大,都无法兼顾计算效率与精度。从城市区域性人员疏散研究需求的角度来看,规则简单、易于实现、客观真实的疏散介观模型是较为实用和适用的。现有的疏散模型研究大多是在单一的时空范围内开展的局部微观仿真,未考虑在介观尺度下多时空范围内开展城市区域性疏散研究,难以有效地指导城市紧急情况下大范围的人员转移和疏散。从科学研究和现实需求的双重角度来看,城市区域性人员疏散的时空范围应该是多尺度的。当灾害的时空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某栋建筑和火灾演化时,例如地震、洪水、有害物质泄漏等灾害发生时,为保障生命安全而进行的人员疏散在时间、空间上会包含单一建筑内的短时间、短距离、小规模的个体疏散和局部区域路网上中等时间、中等距离、中等规模的群体疏散这两种尺度。因此针对城市区域性人员疏散场景,考虑到兼顾模型的计算效率与精度,开展多尺度的人员疏散模拟方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在城市区域性人员疏散场景下,现有的人员疏散模型在模拟时无法很好的兼顾计算精度与效率,而提出一种基于人员疏散理论与元胞自动机技术的人员疏散时空多尺度模拟方法,为城市区域性人员疏散应急管理工作中疏散决策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与决策依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城市区域性多尺度人员疏散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模拟疏散区域的边界;步骤2:获取该区域边界处疏散出口信息,包括出口位置分布信息、出口宽度信息和实际能否通行信息;步骤3:获取该区域内建筑物与人员分布信息;步骤4:获取该区域内道路路段空间及属性信息,包括该区域道路的空间位置分布信息、长度宽度信息和实际能否通行信息;步骤5:获取该区域内建筑物的内部结构信息,包括总楼层数信息、单层楼梯长度信息、走廊长度信息、房间的长宽信息和房间出口宽度信息;步骤6:构建该区域疏散的空间拓扑结构模型;步骤7:划分疏散区域;步骤8:规划疏散路线;步骤9:建筑物内部向外部疏散时间计算;步骤10:模型疏散边界层耦合;步骤11:区域疏散模拟及计算;步骤12:分析初步模拟结果,优化疏散区域划分及疏散路线规划方案;步骤13:输出该区域优化疏散方案疏散用时。现有的城市疏散模型研究大多是在单一的时空范围内开展的局部微观仿真,未考虑在介观尺度下多时空范围内开展疏散模型研究,无法有效地指导城市紧急情况下大范围的人员转移和疏散。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区域性多尺度人员疏散模拟方法,其基于经典的人员疏散理论和成熟的元胞自动机模拟技术,考虑兼顾模拟的精度与效率,发展建立了适用于大范围,多尺度的城市区域性人员疏散介观模型和模拟技术,可以为应急预案制定和相关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模型基础与科学依据。本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弥补区域性人员疏散建模理论研究的不足,而且有利于指导城市道路、建筑物的合理规划,以及道路安全基础设施的配置,对提高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应急响应能力、危机处理能力和改善城市区域性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案例区域实景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案例区域要素间拓扑结构总网模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案例各区域主要疏散道路简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案例模拟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城市区域性多尺度人员疏散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模拟疏散区域的边界;本实施例中,结合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位置和城市人口聚集区的分布情况圈定了本实施例的人员疏散的边界范围。如图2所示黑色粗实线区域内为本实施例的模拟疏散区域。步骤2:获取该区域边界处疏散出口信息,包括出口位置分布信息、出口宽度信息和实际能否通行信息;本实施例中,实地调研该区域边界处疏散出口位置分布、出口宽度和实际能否通行。本实施例中模拟区域共7个出口,对出口进行编号,考虑到2号出口的实际通行状况故不使用2号出口来疏散,各出口分布情况如图2所示。步骤3:获取该区域内建筑物与人员分布信息;本实施例中,实地调研该区域内主要载人建筑物的位置分布和该建筑物的满载人数。在本实施例中,对该区域内各建筑物进行编号,调研信息可参照下表1;表1步骤4:获取该区域内道路路段空间及属性信息,包括该区域道路的空间位置分布信息、长度宽度信息和实际能否通行信息;本实施例中,调研该区域道路的空间位置分布、路段长度宽度和实际能否通行。本实施例中区域道路的位置分布如图2所示。道路编号和长宽记录可参照下表2;表2道路编号道路长度(m)道路宽度(m)L1L2L3………步骤5:获取该区域内建筑物的内部结构信息,包括总楼层数信息、单层楼梯长度信息、走廊长度信息、房间的长宽信息和房间出口宽度信息;本实施例中,实地调研该区域内主要载人建筑物的总楼层数、单层楼梯长度、走廊长度、房间的长宽和房间出口宽度。调研信息可参照下表3;表3步骤6:构建该区域疏散的空间拓扑结构模型;本实施例中,基于该区域的空间地理信息,根据区域内部各要素(建筑、道路、区域边界处疏散出口)的空间关系,分析疏散区域的空间拓扑关系,对要素进行编码(例如该区域建筑物可包括居民楼,宿舍楼,教学楼,编码可以在拓扑图上大致看到各种建筑物的分布位置,便于与实景图对应。考虑到建筑物的不同种类,所以后面用A,B,C来编号,如图3上A代表教学楼,B代表宿舍楼,C代表居民区。),构建区域要素间拓扑结构总网模型。在本实施例中,区域要素间拓扑结构总网模型如图3所示,图上带有数字1-7的矩形框分别代表该区域1-7号疏散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城市区域性多尺度人员疏散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确定模拟疏散区域的边界;/n步骤2:获取该区域边界处疏散出口信息,包括出口位置分布信息、出口宽度信息和实际能否通行信息;/n步骤3:获取该区域内建筑物与人员分布信息;/n步骤4:获取该区域内道路路段空间及属性信息,包括该区域道路的空间位置分布信息、长度宽度信息和实际能否通行信息;/n步骤5:获取该区域内建筑物的内部结构信息,包括总楼层数信息、单层楼梯长度信息、走廊长度信息、房间的长宽信息和房间出口宽度信息;/n步骤6:构建该区域疏散的空间拓扑结构模型;/n步骤7:划分疏散区域;/n步骤8:规划疏散路线;/n步骤9:建筑物内部向外部疏散时间计算;/n步骤10:模型疏散边界层耦合;/n步骤11:区域疏散模拟及计算;/n步骤12:分析初步模拟结果,优化疏散区域划分及疏散路线规划方案;/n步骤13:输出该区域优化疏散方案疏散用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区域性多尺度人员疏散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模拟疏散区域的边界;
步骤2:获取该区域边界处疏散出口信息,包括出口位置分布信息、出口宽度信息和实际能否通行信息;
步骤3:获取该区域内建筑物与人员分布信息;
步骤4:获取该区域内道路路段空间及属性信息,包括该区域道路的空间位置分布信息、长度宽度信息和实际能否通行信息;
步骤5:获取该区域内建筑物的内部结构信息,包括总楼层数信息、单层楼梯长度信息、走廊长度信息、房间的长宽信息和房间出口宽度信息;
步骤6:构建该区域疏散的空间拓扑结构模型;
步骤7:划分疏散区域;
步骤8:规划疏散路线;
步骤9:建筑物内部向外部疏散时间计算;
步骤10:模型疏散边界层耦合;
步骤11:区域疏散模拟及计算;
步骤12:分析初步模拟结果,优化疏散区域划分及疏散路线规划方案;
步骤13:输出该区域优化疏散方案疏散用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区域性多尺度人员疏散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基于该区域的空间地理信息,根据区域内要素的空间关系,分析疏散区域的空间拓扑关系,构建区域内要素间拓扑结构总网模型;所述区域内要素包括建筑、道路、区域边界处疏散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区域性多尺度人员疏散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按照就近疏散原则,初步分配每栋建筑物对应的区域边界疏散出口,从而将整个研究区域按照各建筑物对应的区域边界疏散出口划分为若干疏散子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区域性多尺度人员疏散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按照各建筑物到所属疏散子区域疏散出口的最短疏散路线,重新合并和分割疏散道路,获得区域疏散路线图与各疏散子区域疏散道路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区域性多尺度人员疏散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9中,将建筑物内最后一个人疏散出建筑物的时间作为该建筑物内部人员的总体疏散时间;建筑物内部划分为房间、走廊通道和楼梯通道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伟毛盾胡庆彪蒋翠玲赵相成秦霜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