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汽车用发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3379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5 0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汽车用发射器,包括充电座、发射器本体、钥匙圈和充电线,发射器本体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卡合自锁结构,内部设有第一无线感应区,一侧设有充电点,且设有第一磁体;充电座内部设有第一无线感应区,外部设有充电接点和第一磁体;钥匙圈卡入卡合自锁结构;数据线一端设有与充电点适配的充电口和第三磁体,另一端设有USB插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无线充电和有线串口传输充电的充电方式,适合多种场合;磁吸结构有效提高无线充电的稳定性;利用卡合自锁结构可移除钥匙圈,便于置于充电座上进行充电,避免钥匙等金属物的干扰造成无法充电;充电座与发射器本体的外形适配,避免充电器因面积太大,容易受到干扰的问题。

A transmitter for wireless charging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汽车用发射器
本技术涉及充电
,具体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汽车用发射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需要用到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通常会用到遥控器进行远程操控,利用发射无线电信号实现信号传递。家用电器如空调、电视、扫地机器人等,均可使用遥控器进行操控,出行时乘坐的汽车也可以采用遥控智能钥匙打开车门。此类电子产品一般为钥匙类,通常需要更换电池或进行充电,以防止电能耗尽。现有的充电通常采用线材充电,具有以下不足:(1)需要间隔一段时间更换电池,或携带线材,使用十分不便,(2)为了在家以外的地方进行充电,通常还需要转换插头使得插头适配,(3)对于设备来说,经常插拔操作有可能造成耗损以及使用寿命的缩减。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充电设备结构进行改进,以方便充电,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充电设备结构存在充电不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汽车用发射器,包括:发射器本体,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卡合自锁结构,内部设有第一无线感应区,一侧设有充电点,且设有第一磁体;充电座,内部设有第二无线感应区,外部设有与所述充电点适配的充电接点和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吸的第二磁体,所述充电座与所述发射器本体的外形适配,并依靠磁力相互贴合;钥匙圈,卡入所述卡合自锁结构;数据线,一端设有与所述充电点适配的充电口,和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吸的第三磁体,另一端设有USB插口。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接点为凸出/凹陷设置,所述充电点为凹陷/凸出设置,所述第一磁体为凸出/凹陷设置,所述第二磁体为凹陷/凸出设置。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磁体为两个,设置在所述充电接点的两侧。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卡合自锁结构包括:钢珠,固定在所述发射器本体的底部一侧;卡条,一端固定于所述发射器本体的底部另一侧,另一端与所述钢珠抵靠,所述钢珠和所述发射器本体的底部形成封闭空间。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卡合自锁结构包括: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发射器本体的底部一侧;卡扣,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发射器本体的底部的另一侧,所述发射器本体和所述卡扣之间设有弹性回位件,所述卡扣的自由端与所述固定柱形状契合。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射器本体上设有导柱,与所述充电点置于同一侧面,所述充电座上设有与所述导柱适配的导槽。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发射器本体和所述充电座均设置为长方体状。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充电座的侧面设有电源插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突破过往对于传统手持式设备充电的渠道,可实现无线充电和有线串口传输充电的充电方式,操作更便捷,适合多种场合;2.在无线充电时,充电接点和充电点通过磁吸结构接触,免除了以线材插拔的方式,以及线材与手持式设备经常性的插拔进而造成耗损和使用寿命的缩减问题,采用磁吸结构有效提高了无线充电的稳定性,同时带来更符合使用者操作的体验,也避免了发射器上有钥匙等金属物的干扰造成的充电检测有异物而无法充电的问题;3.利用发射器本体底部的卡合自锁结构安装钥匙圈,形成了快拆式钥匙圈发射器,快速并且不失去安全性(钥匙圈稳定固定于产品不会脱落丢失)的操作下,可移除连接于此设备的钥匙圈使其可平坦地放置于充电座上进行充电;4.充电座与发射器本体的形状和外形适配,依靠磁力能够相互贴合固定,尺寸较小,避免了市售他款充电器因面积太大,容易受到外物干扰导致充电无法进行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发射器本体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中充电座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无线充电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有线充电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卡合自锁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卡合自锁结构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汽车用发射器,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汽车用发射器,包括充电座10、发射器本体20、钥匙圈40和数据线50。发射器本体20可利用充电座10无线充电,也可以利用数据线50实现有线充电。如图3所示,发射器本体20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卡合自锁结构30,内部设有第一无线感应区21,一侧设有充电点23,且设有第一磁体22。钥匙圈40卡入卡合自锁结构30。充电座10内部设有第二无线感应区11,外部设有充电接点13和第二磁体12,第二无线感应区11与第一无线感应区21感应可进行充电,第二磁体12和第一磁体22适配。充电座10与发射器本体20的外形适配,并依靠磁力相互贴合。如图4所示,数据线50一端设有与充电点23适配的充电口,和与第一磁体22相吸的第三磁体,另一端设有USB插口。本技术中,发射器本体20不存在有金属钥匙等易产生无线感应的障碍,避免充电检测时有异物无法实现充电。第二无线感应区11用于为发射器本体20的第一无线感应区21产生感应进行充电,无线充电过程中,利用第二磁体12和第一磁体22进行吸附,保证充电过程中的稳定;也可以利用数据线50实现有线常规充电;在发射器本体20的底部设置卡合自锁结构30,因此可将发射器本体20从钥匙圈40上手动拆下或安装,可根据需要操作。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充电接点13为凸出/凹陷设置,充电点23为凹陷/凸出设置,第二磁体12为凸出/凹陷设置,第一磁体22为凹陷/凸出设置。充电点23和充电接点13设置为互相适配的凸出和凹陷结构,在充电时实现无缝贴合,提高充电稳定性。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磁体12为两个,设置在充电接点13的两侧。第二磁体12设置在充电接点13的两侧,能够保证充电接点13和充电点23的连接,防止错位。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卡合自锁结构30包括钢珠31和卡条32。钢珠31固定在发射器本体20的底部一侧。卡条32一端固定于发射器本体20的底部另一侧,另一端与钢珠31抵靠,钢珠31和发射器本体20的底部形成封闭空间。由于钢珠31的球面外形,钥匙圈40方便卡入或脱出封闭空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卡合自锁结构30包括固定柱33和卡扣34。固定柱33设置在发射器本体20的底部一侧;卡扣34一端转动设置于发射器本体20的底部的另一侧,发射器本体20和卡扣34之间设有弹性回位件,卡扣34的自由端与固定柱33形状契合。由于卡扣34的自由端和固定柱33形状契合,卡扣34相对于固定柱33只能在单侧转动,保证卡圈在无人手操作下保持稳定,只有在人手操作下才能脱出卡扣3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射器本体20上设有导柱26,与充电点23置于同一侧面,充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汽车用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射器本体,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卡合自锁结构,内部设有第一无线感应区,一侧设有充电点,且设有第一磁体;/n充电座,内部设有第二无线感应区,外部设有与所述充电点适配的充电接点和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吸的第二磁体,所述充电座与所述发射器本体的外形适配,并依靠磁力相互贴合;/n钥匙圈,卡入所述卡合自锁结构;/n数据线,一端设有与所述充电点适配的充电口,和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吸的第三磁体,另一端设有USB插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汽车用发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器本体,底部设有可拆卸的卡合自锁结构,内部设有第一无线感应区,一侧设有充电点,且设有第一磁体;
充电座,内部设有第二无线感应区,外部设有与所述充电点适配的充电接点和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吸的第二磁体,所述充电座与所述发射器本体的外形适配,并依靠磁力相互贴合;
钥匙圈,卡入所述卡合自锁结构;
数据线,一端设有与所述充电点适配的充电口,和与所述第一磁体相吸的第三磁体,另一端设有USB插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汽车用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点为凸出/凹陷设置,所述充电点为凹陷/凸出设置,所述第一磁体为凸出/凹陷设置,所述第二磁体为凹陷/凸出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汽车用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体为两个,设置在所述充电接点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汽车用发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亚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