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SB充电式遥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42338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2-23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USB充电式遥控器,包括设备本体内部设有PCB电路板;USB插头滑动设置于设备本体的内部,下端为PCB电路板;USB翻盖转动端与USB插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转动端滑动设置在设备本体上,USB翻盖的另一端为推动端,USB插头USB翻盖组成联动机构,使用状态下,USB插头向外伸出设备本体的外端,电路接通;收起状态下,USB插头向内收入设备本体的内部,USB插头与PCB电路板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USB插头设置在了设备本体的内部,使用时通过USB翻盖的滑动将其推出,由于存放时的不慎磕碰造成的损坏,减少遥控器使用寿命,另外,USB插头直接使用不需要线材连接,更加环保。

A USB charging remote contro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SB充电式遥控器
本技术涉及遥控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USB充电式遥控器。
技术介绍
遥控器是一种无线发射装置,通过现代的数字编码技术,将按键信息进行编码,通过红外线二极管发射光波,光波经接收机的红外线接收器将收到的红外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进处理器进行解码,解调出相应的指令来达到控制机顶盒等设备完成所需的操作要求。一般的遥控器是以干电池来供给电能的,需要经常更换干电池,这样不仅增加了使用成本,而且废弃的电池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另外,也有使用可充电蓄电池作为电源的遥控器,蓄电池另由配置的AC适配电源充电器为其提供充电电源。电量用完后,需要等待蓄电池充电完毕,遥控器才能够继续使用,不仅操作麻烦、使用不及时,而且额外增加了遥控器和充电器的经济成本。中国技术专利CN200962534Y公开了一种基于USB接口的可充电式遥控器,利用USB接口就可对该遥控器进行充电,但是存在以下缺点:USB接口暴露在外,若不慎磕碰后容易损坏,遥控器使用寿命短。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的USB充电式遥控器进行改进,隐藏USB接口,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USB充电式遥控器的USB接口暴露在外,磕碰后容易损坏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USB充电式遥控器,包括:设备本体,内部设有PCB电路板;USB插头,滑动设置于所述遥控器本体的内部,所述USB插头的下端为所述PCB电路板;USB翻盖,转动端与所述USB插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端滑动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所述USB翻盖的另一端为推动端,所述USB插头和所述USB翻盖组成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配置为:所述联动机构处于使用状态,向外推出所述USB翻盖,所述USB插头向外伸出所述设备本体的外端,所述转动端在外侧,所述推动端在内侧,所述USB插头与所述PCB电路板接通,电路接通;所述联动机构处于收起状态,向内推入所述USB翻盖,所述USB插头向内收入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所述转动端在内侧,所述推动端在外侧,所述USB插头与所述PCB电路板断开。在上述方案中,所述USB插头的左侧连接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PCB电路板形成通断装置,所述通断装置配置为:所述USB插头在所述设备本体内部时,所述弹片处于松弛状态,下端悬空;所述USB插头在所述设备本体外侧时,所述USB翻盖压紧所述弹片,所述弹片接触所述PCB电路板。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设备本体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端设有推钮,下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卡合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卡合板形成了开口在外侧的固定槽,所述推动端在内侧时将卡合在所述固定槽内,所述推钮固定所述推动端。在上述方案中,所述USB翻盖的侧面设有卡点,所述设备本体上设有与所述卡点相适配的两组卡槽,一组所述卡槽用于固定使用状态下的所述USB翻盖,另一组所述卡槽用于固定收起状态下的所述USB翻盖。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设备本体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USB翻盖的凹槽,所述凹槽两侧设有滑槽,所述转动端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设有用于插装所述USB插头的插槽。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推动端为瓦楞板状结构。在上述方案中,所述USB插头为PCB板式的USB。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弹片为金属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将USB插头设置在了设备本体的内部,使用时通过USB翻盖的滑动将其推出,由于存放时的不慎磕碰造成的损坏,减少遥控器使用寿命,另外,USB插头直接使用不需要线材连接,更加环保。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USB充电式遥控器在未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USB充电式遥控器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USB翻盖将USB插头推出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未使用状态下通断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中使用状态下通断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中使用状态下通断装置的底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USB充电式遥控器,能够将USB插头收入设备本体内,防止磕碰造成USB插头损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USB充电式遥控器包括设备本体10、USB插头20和USB翻盖30。设备本体10内部设有PCB电路板11,USB插头20滑动设置于设备本体10的内部,USB插头20的下端为PCB电路板11,USB插头20不使用时放置在设备本体10的内部,更好的保护USB插头20不受磕碰。再结合图2~4所示,USB翻盖30的转动端31与USB插头20通过转轴40转动连接,转动端31滑动设置在设备本体10上,USB翻盖30的另一端为推动端32,USB插头20和USB翻盖30组成联动机构,联动机构配置为:联动机构处于使用状态,向上转动并向外推出USB翻盖30,USB插头20向外伸出设备本体10的外端,继续向设备本体10的内侧转动USB翻盖30,此时,转动端31在外侧,推动端32在内侧,USB插头20与PCB电路板11接通,电路接通。联动机构处于收起状态,向上转动并向内推入USB翻盖30,USB插头20向内收入设备本体10的内部,继续向设备本体10的外侧转动USB翻盖30,此时,转动端31在内侧,推动端32在外侧,USB插头20与PCB电路板11断开。USB插头20的左侧连接弹片21,弹片21与PCB电路板11形成通断装置,通断装置配置为:USB插头20在设备本体10的内部时,弹片21处于松弛状态,此时下端悬空。USB插头20在设备本体10的外侧时,USB翻盖30压紧弹片21,弹片21接触PCB电路板11。USB插头20在设备本体10的内部时通断装置断开,USB插头20在设备本体10的外侧时通断装置接通,与联动机构方向一致。设备本体10上设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外端设有推钮13,下端设有向外延伸的卡合板14,固定板12和卡合板14形成了开口在外侧的固定槽15,推动端32在内侧时将卡合在固定槽15内,推钮13固定推动端32。当推动端32转动到设备本体10的内侧后,用力下压,压入推钮13的下端,并卡合在固定槽15内,通过固定推动端22将USB翻盖30固定,进而将USB插头20固定,保证了USB插头20的正常使用。USB翻盖30的侧面设有卡点33,设备本体10上设有与卡点33相适配的两组卡槽34,一组卡槽34用于固定使用状态下的USB翻盖30,另一组卡槽34用于固定收起状态下的USB翻盖30。不仅能对USB翻盖30固定,也起到了定位的作用,USB插头20随着USB翻盖30的在设备本体10内精确的滑入和滑出,确保了USB插头20的使用和存放。设备本体10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USB翻盖30的凹槽16,凹槽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SB充电式遥控器,包括:/n设备本体,内部设有PCB电路板;/nUSB插头,滑动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所述USB插头的下端为所述PCB电路板;/nUSB翻盖,转动端与所述USB插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端滑动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所述USB翻盖的另一端为推动端,所述USB插头和所述USB翻盖组成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配置为:/n所述联动机构处于使用状态,向外推出所述USB翻盖,所述USB插头向外伸出所述设备本体的外端,所述转动端在外侧,所述推动端在内侧,所述USB插头与所述PCB电路板接通,电路接通;/n所述联动机构处于收起状态,向内推入所述USB翻盖,所述USB插头向内收入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所述转动端在内侧,所述推动端在外侧,所述USB插头与所述PCB电路板断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SB充电式遥控器,包括:
设备本体,内部设有PCB电路板;
USB插头,滑动设置于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所述USB插头的下端为所述PCB电路板;
USB翻盖,转动端与所述USB插头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端滑动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所述USB翻盖的另一端为推动端,所述USB插头和所述USB翻盖组成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配置为:
所述联动机构处于使用状态,向外推出所述USB翻盖,所述USB插头向外伸出所述设备本体的外端,所述转动端在外侧,所述推动端在内侧,所述USB插头与所述PCB电路板接通,电路接通;
所述联动机构处于收起状态,向内推入所述USB翻盖,所述USB插头向内收入所述设备本体的内部,所述转动端在内侧,所述推动端在外侧,所述USB插头与所述PCB电路板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充电式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插头的左侧连接弹片,所述弹片与所述PCB电路板形成通断装置,所述通断装置配置为:
所述USB插头在所述设备本体内部时,所述弹片处于松弛状态,下端悬空;
所述USB插头在所述设备本体外侧时,所述USB翻盖压紧所述弹片,所述弹片接触所述PCB电路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SB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亚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