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35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机构,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多个第二驱动电机分别带动转轴上的一个搅拌杆转动,搅拌杆上安装有搅拌板,通过纵向和横向联动搅拌实现釜体内混凝土和减水剂的混合,釜体侧面通过添加剂管进行添加剂的加入,减水剂或者其他添加剂通过进风机构吹散混入釜体内的原料中,利于充分混合。

Reaction kettle of polycarboxylic acid water red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
技术介绍
减水剂是制备混凝土常用的外加剂,它能减少混凝土施工所需的水量、降低水灰比,提高混凝土强度以及缩短混凝土养护龄期,并且能使混凝土具有更长期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目前常用的减水剂为聚羧酸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合反应需要充分混合,否则会影响混凝土质量和性能,混凝土与减水剂的混合搅拌一般在大型的反应釜中进行,这样才能满足质和量的双重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利于聚羧酸减水剂混合反应的反应釜,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多个第二驱动电机分别带动转轴上的一个搅拌杆转动,搅拌杆上安装有搅拌板,通过纵向和横向联动搅拌实现釜体内混凝土和减水剂的混合,釜体侧面通过添加剂管进行添加剂的加入,减水剂或者其他添加剂通过进风机构吹散混入釜体内的原料中,利于充分混合。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的是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包括釜体和搅拌机构,所述釜体的顶端设有开口,搅拌机构活动安装在开口内,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盘、转轴和搅拌杆,转盘通过轴承安装在釜体的开口处,转轴为正多边体形的中空柱体并且连接在转盘的底面,多个搅拌杆分别水平安装在转轴的不同侧面上,搅拌杆的杆体上固接有搅拌板,转轴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搅拌杆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转轴由转盘上方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作为本技术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釜体内安装有喷淋盘,喷淋盘为中空的圆柱体形,喷淋盘中央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转轴穿过的通槽,喷淋盘与给水管道连接并且底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水口。作为本技术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给水管道通过喷淋增压泵连接供水源。作为本技术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搅拌杆上固接有两个搅拌板,两个搅拌板以搅拌杆的中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搅拌板的板面镂空。作为本技术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盘的底面固接有多个加固杆,加固杆与转轴平行并且底端连接有加固轴承,搅拌杆穿设在加固轴承内孔中。作为本技术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釜体的侧面与添加剂管连通,添加剂管的末端安装有进风机构,添加剂管的管壁上连接有与添加剂管连通的料斗。作为本技术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添加剂管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为0°~20°。作为本技术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釜体为双层结构,釜体下半部的夹层中分布设置有加热丝。作为本技术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轴为等边三角形柱体或者正方形柱体。有益效果转盘安装在釜体顶部开口处,第一驱动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从而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带动其侧壁安装的搅拌杆绕转轴转动;第二驱动电机带动转轴上连接的搅拌杆绕自身轴线转动,转轴自传带动搅拌板转动,在双重搅拌作用下带动釜体内物料的充分搅拌混合;给水管道通过喷淋增压泵连接供水源,水通过喷淋盘上的开口进入釜体内,实现向釜体内的供水;釜体侧面连接有添加剂管,添加剂管稍微向釜体方向倾斜设置,料斗内的减水剂等添加剂不断投入添加剂管中,通过进风机构将添加剂吹散混入釜体中,再由搅拌机构搅拌,实现充分混合,釜体下半部分的夹层中设有加热丝,用以达到反应所需的温度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反应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釜体,2、转盘,3、转轴,4、搅拌杆,5、搅拌板,6、喷淋盘,7、通槽,8、添加剂管,9、料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包括中空的釜体1和设置在釜体1内的搅拌机构,釜体1安装在支撑整体结构的架体上,釜体1为双层结构,釜体1下半部的夹层中绕设有加热丝,用以对反应釜内部进行加热,釜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开口内安装有轴承,圆形的转盘2通过轴承安装在开口处,转盘2由架体上安装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转盘2的下表面圆心处垂直固接有转轴3,转轴3为中空的三角形或者正方形柱体,图示的转轴3为正方形主体性,转轴3的多个侧面上分别安装有多个搅拌杆4,多个搅拌杆4分别安装在不同的高度,转轴3的内壁安装有多个第二驱动电机,每个驱动电机带动一个搅拌杆4转动,每个第二驱动电机驱动一个搅拌杆4转动,搅拌杆4的杆体上固接有两个搅拌板5,两个搅拌板5以搅拌杆4的中轴线为轴对称设置,搅拌板5的板面镂空设置;搅拌杆4的杆体上套设有加固轴承,加固轴承的外壁圆周面固接有加固杆,加固杆的另一端连接转盘3的下表面;所述釜体1的上半部侧壁上连通有添加剂管8,添加剂管8的末端连接有进风机构,进风机构可采用风机或者气压泵等设备,添加剂管8上方设置有料斗8,料斗9为漏斗状且其底端与添加剂管8连通,添加剂斗8中的聚羧酸减水剂或者其他添加剂,添加剂不断漏到添加剂管8中,被进风机构吹到釜体1内部,添加剂进入釜体1中时被吹散,有利于与混凝土原料之间充分混合,添加剂管8向釜体1内部稍倾斜设置,倾斜角度范围为0°~20°,以控制添加剂的流向。釜体1内还安装有喷淋盘6,所述喷淋盘6为中空的圆柱体形,喷淋盘6安装在釜体1内壁上,喷淋盘6中央纵向开设有用于转轴3以及加固杆穿过的通槽7,喷淋盘6的底面开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水口,喷淋盘6连接有给水管道,给水管道通过喷淋增压泵连接供水源。釜体1侧面上部设有投料口,通过投料管道向釜体1内部投入不同原料,搅拌时转轴3和搅拌杆4同时旋转,搅拌杆4旋转时带动搅拌板5转动,以便于釜体1内物料的充分混合,加固杆连接转盘3和搅拌杆4,以提高搅拌杆4的稳定性,避免在搅拌过程中被损坏;搅拌过程中通过喷淋盘6向釜体1内注水,添加剂管8可设置为多个,料斗9内存放聚羧酸减水剂或其他种添加剂,添加剂不断漏入添加剂管8中,由进风机构向釜体1内吹风,带动添加剂以飘散状态进入釜体1内进行混合,有利于充分混合,添加剂管8向釜体1方向向下稍微倾斜设置,釜体1的下半部的夹层中绕设有加热丝,以便于对满足不同温度要求。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和搅拌机构,所述釜体(1)的顶端设有开口,搅拌机构活动安装在开口内,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盘(2)、转轴(3)和搅拌杆(4),转盘(2)通过轴承安装在釜体(1)的开口处,转轴(3)为正多边体形的中空柱体并且连接在转盘(2)的底面,多个搅拌杆(4)分别水平安装在转轴(3)的不同侧面上,搅拌杆(4)的杆体上固接有搅拌板(5),转轴(3)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搅拌杆(4)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转轴(3)由转盘(2)上方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1)和搅拌机构,所述釜体(1)的顶端设有开口,搅拌机构活动安装在开口内,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盘(2)、转轴(3)和搅拌杆(4),转盘(2)通过轴承安装在釜体(1)的开口处,转轴(3)为正多边体形的中空柱体并且连接在转盘(2)的底面,多个搅拌杆(4)分别水平安装在转轴(3)的不同侧面上,搅拌杆(4)的杆体上固接有搅拌板(5),转轴(3)内部安装有用于驱动搅拌杆(4)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转轴(3)由转盘(2)上方设置的第一驱动电机驱动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内安装有喷淋盘(6),喷淋盘(6)为中空的圆柱体形,喷淋盘(6)中央沿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转轴(3)穿过的通槽(7),喷淋盘(6)与给水管道连接并且底面均匀开设有多个喷水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给水管道通过喷淋增压泵连接供水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釜,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杰刘久玉孙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宝来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