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新专利>正文

一种俯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2123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4 22: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俯动器,属于运动健身器材。其中人体前肢、后肢通过底部安装万向轮或全向轮的滑块与地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只需人体前肢支撑在前肢体滑块,后肢体跪在后肢体滑块上,人体肢体可以做各种运动,滑块随人体移动,利用人体重力作为负荷,起到锻炼人体的作用。

A pitc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俯动器
本技术涉及属于运动健身器材,尤其涉及一种俯动器。
技术介绍
俯式运动是人类本初的运动方式,因成长而被放弃。俯式运动可以减少或消除重力对人体的副作用,从而能锻炼脊椎,矫正驼背,美臀活胯,强健胸肩,预防大脑及心肌供血不足,减轻心脏负荷及平稳血压等,另外俯式运动时时采用“腹式呼吸”能加大肺活量,增强心肺功能等,经常做俯式运动对中老年尤为有益。然而现有的绝大多数健身器材的设计都是以人体直立或者坐立的状态下来使用为基础的,如目前流行的跑步机、划船机等等。这类在人体直立状态下使用的健身器材是无法消除和克服人类直立行走和运动对人体所产生的重力影响,而现有的简单的爬行健身则具有局限性,不能起到全方位活动身体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俯动器,旨在利用此器械模仿人体爬行运动,锻炼人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俯动器,其特征在于,人体前肢、后肢分别通过底部安装万向轮或全向轮的滑块与地面接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在地面上设置矩形框,以供滑块在矩形框内滑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块的滑块主体上设置缓冲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块包括前肢体滑块,前肢体滑块的滑块主体上设置有供手扶持的扶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块包括后肢体滑块,后肢体滑块的滑块主体上设置有支撑人体后肢且与人体后肢配合的凹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块包括前肢体滑块,前肢体滑块的滑块主体上设置有支撑人体前肢且与手掌配合的掌形凹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凹槽上设置缓冲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掌形凹槽上设置缓冲层。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矩形框有多个标准框体铰接而成,所述标准框体下方设置吸附地面的真空吸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标准框体之间由螺钉铰接,所述真空吸盘固定在螺钉的下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在使用时,只需人体前肢支撑在前肢体滑块,后肢体跪在后肢体滑块上,人体肢体可以做各种运动,滑块随人体移动,利用人体重力作为负荷,起到锻炼人体的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滑块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前肢体滑块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前肢体滑块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后肢体滑块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A-A截面图;图7是矩形框部分结构示意图。1、人体;2、前肢体滑块;3、后肢体滑块;4、滑块主体;5、缓冲垫;6、万向轮或全向轮;7、真空吸盘;8、扶手;9、凹槽;10、掌形凹槽;11、矩形框;12、标准框体;13、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俯动器,其特征在于,人体前肢、后肢分别通过底部安装万向轮或全向轮6的滑块与地面接触。优选地,在地面上设置矩形框11,以供滑块在矩形框11内滑动。优选地,所述滑块的滑块主体4上设置缓冲层5。优选地,所述滑块包括前肢体滑块2,前肢体滑块2的滑块主体4上设置有供手扶持的扶手8。优选地,所述滑块包括后肢体滑块3,后肢体滑块3的滑块主体4上设置有支撑人体后肢且与人体后肢配合的凹槽9。优选地,所述滑块包括前肢体滑块2,前肢体滑块2的滑块主体4上设置有支撑人体前肢且与手掌配合的掌形凹槽10。优选地,所述凹槽9上设置缓冲层5。优选地,所述掌形凹槽10上设置缓冲层5。优选地,所述矩形框11有多个标准框体12铰接而成,所述标准框体12下方设置吸附地面的真空吸盘7。优选地,所述标准框体12之间由螺钉13铰接,所述真空吸盘7固定在螺钉13的下端。优选地,所述矩形框11有多个标准框体组成,每个标准框体下安装真空吸盘,相邻两个标准框体仅仅是接触状态,利用标准框体拼成固定的活动区域。优选地,万向轮或全向轮上安装一个控制轮子转动灵敏度的阻尼装置,比如刹车装置,在轮子内侧安装一块刹车橡皮,通过控制刹车橡皮和轮子之间的摩擦力来控制灵敏度。本技术是手臂俯撑、腿部卧跪姿,再通过四肢运动带动全身运动的装置;在使用时,在人体的带动下只需人体前肢支撑在前肢体滑块,后肢体跪在后肢体滑块上,可采用各单肢体分别独自运动,两前肢体运动,两后肢体运动,一前肢体一后肢体配合运动。此运动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可竖向、横向、斜向或任意轨迹运动,比如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利用框架来限制做运动的位置,避免偏离位置或滑块之间距离过大导致人体肢体受伤;当然也可以采用两前肢体扶住墙壁等固定物体,还可以配置一支架活立柱来供手扶持,移动两后肢体来运动,或者两后肢体跪在地面上,两前肢体置于滑块上来运动,与此同时,可以在滑块上安装传感器以及GPS定位模块,其可与安装app的手机连接,可以随时测量人体的各项运动指标。上述结构简单,可以随意组合、拆卸,可根据青少年或成年人的身高等制作矩形框。本技术大大方便了使用以及存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俯动器,其特征在于,人体前肢、后肢分别通过底部安装万向轮或全向轮的滑块与地面接触,所述滑块包括前肢体滑块和后肢体滑块,所述前肢体滑块的滑块主体上设置有供手扶持的扶手或支撑人体前肢且与手掌配合的掌形凹槽,所述后肢体滑块的滑块主体上设置有支撑人体后肢且与人体后肢配合的凹槽;在地面上设置矩形框,以供滑块在矩形框内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俯动器,其特征在于,人体前肢、后肢分别通过底部安装万向轮或全向轮的滑块与地面接触,所述滑块包括前肢体滑块和后肢体滑块,所述前肢体滑块的滑块主体上设置有供手扶持的扶手或支撑人体前肢且与手掌配合的掌形凹槽,所述后肢体滑块的滑块主体上设置有支撑人体后肢且与人体后肢配合的凹槽;在地面上设置矩形框,以供滑块在矩形框内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俯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滑块主体上设置缓冲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赵晶郭景茹
申请(专利权)人:赵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