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敦华专利>正文

气体燃料防回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708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气体燃料防回火装置,包括外壳、进气管、出气管内直管和一空心浮管,内直管与进气管相连,空心浮管上部插在内直管中,下部的外壁呈圆锥形,与内直管下端的圆锥口相配合,使用时将它接在可燃气体管路中。在外壳内加些水。将内直管下端封住,可燃气体从进气管进入,顶开空心浮管,从水中以气泡形式浮出,当发生回火时,防回火器内的气压增大,将水压向内直管,空心浮管也被顶起,将可燃气体的通路切断。防止了余火向气源漫延。(*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止气体燃料燃烧时回火的装置。液化石油气,煤气等可燃气体灶在点燃后,突然熄灭时,有可能引起回火,余火沿着管道向气源方向漫延,有引起爆炸的危险。特别是,目前有一些利用液化气残液、碳5作燃料的装置,是将空气鼓入燃料液体中,促使液体燃料挥发,从贮液罐里出来的气体是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属于爆鸣气体,回火时,燃烧非常迅速,危险性就更大。目前有一些可燃气体泄漏报警、关闭装置,但不能起防回火的作用。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能有效地防止气体燃料回火的装置。这种气体燃料防回火器包括外壳、进气管、出气管、内直管和一个空心浮管。出气管处于外壳的顶部,进气管从外壳的侧壁上伸入外壳内,并与内直管的上端相连,内直管的下端处于外壳的底部,空心浮管的上部较细,插在内直管中。空心浮管的底部有一膨大部分,它的外壁呈圆锥形,与内直管下端的圆锥口相配合。这种气体燃料防回火器使用时,将它接在可燃气体管路中,在外壳内加入一些水,水的深度至少能将内直管的下端封住,可燃气体从进气管进入,经过内直管,顶开空心浮管,从水中以气泡的形式浮出,然后通过出气管流向煤气灶。当发生回火时,火烧到防回火器内,防回火器内的气压增大,将底部的水压向内直管,于是空心浮管也被顶起,将内直管的下端塞住,通路被切断,防止了余火向气源漫延。由于采用了水封和空心浮管下端的圆锥与内直管下端的圆锥口配合密封的双重密封形式,因而防回火的性能可靠。附图为这种气体燃料防回火器的示意图。如图如示,出气管(1)处于外壳(2)的顶部,进气管(3)处于外壳的侧壁上,并与内直管(5)的上端相连,空心浮管(4)的上部插在内直管中,空心浮管底部的膨大部分(7)的外壁为圆锥形,内直管下端口(6)为一圆锥口,与空心浮管的底部相配合。这种防回火器的外壳(2)的底部可以开有一放水口(8),用螺母盖(9)盖住。可以通过此放水口加、放水或放入空心浮管。改变加入的水量可以改变对可燃气体的阻力。防回火器的外壳可以用透明的材料制作,这样从防回火器的气泡上升的状态即可估计气体的流量和压力。当煤气灶开关关闭时,仍有气泡逸出即说明管路有漏气的地方。权利要求1.一种气体燃料防回火器,包括外壳(2),出气管(1)、进气管(3)、内直管(5),出气管处于外壳的顶部,进气管从外壳的侧壁上,伸入外壳内,与内直管的上端相连,内直管的下端处于外壳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空心浮管(4),空心浮管的上部较细,插在内直管中,空心浮管的底部有一膨大部分(7),它的外壁呈圆锥形,与内直管下端的圆锥口相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燃料防回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2)的底部有一放水口(8),用螺母盖(9)盖住。专利摘要一种气体燃料防回火装置,包括外壳、进气管、出气管内直管和一空心浮管,内直管与进气管相连,空心浮管上部插在内直管中,下部的外壁呈圆锥形,与内直管下端的圆锥口相配合,使用时将它接在可燃气体管路中。在外壳内加些水。将内直管下端封住,可燃气体从进气管进入,顶开空心浮管,从水中以气泡形式浮出,当发生回火时,防回火器内的气压增大,将水压向内直管,空心浮管也被顶起,将可燃气体的通路切断。防止了余火向气源漫延。文档编号F24C3/12GK2097363SQ9121688公开日1992年2月26日 申请日期1991年6月22日 优先权日1991年6月22日专利技术者沈敦华 申请人:沈敦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燃料防回火器,包括外壳(2),出气管(1)、进气管(3)、内直管(5),出气管处于外壳的顶部,进气管从外壳的侧壁上,伸入外壳内,与内直管的上端相连,内直管的下端于外壳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个空心浮管(4),空心浮管的上部较细,插在内直管中,空心浮管的底部有一膨大部分(7),它的外壁呈圆锥形,与内直管下端的圆锥口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敦华
申请(专利权)人:沈敦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