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倒吸的洗气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42482 阅读:4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05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倒吸的洗气瓶,包括瓶体、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伸入瓶体的下方,出气管连接在瓶体的上方,所述进气管伸入瓶体的下端连接有一带底面的防倒吸腔,防倒吸腔的底面开有多个孔洞,防倒吸腔的底面与瓶体的底部非接触,防倒吸腔的腔内设有一浮子,浮子的顶端设有与防倒吸腔的上部的缩颈腔口相配合的磨口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进气管下方连接的防倒吸腔靠近底面四周有许多孔洞,便于进入的气体流通,与盛于洗气瓶中选定的液体试剂充分接触和洗涤,且防止气流量过大引起液体飞溅;同时防倒吸腔内的浮子的顶端设有与防倒吸腔上部的缩颈腔口相配合可密封进气管的磨口面,防止洗气瓶内的溶液从进气玻璃管通道倒吸到反应装置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学及化工试验器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倒吸的洗气瓶
技术介绍
洗气瓶是一种洗去气体中杂质的化学试验器皿,是将不纯气体通过选定的适宜液体介质鼓泡吸收(溶解或由于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洗去杂质气体,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目前使用的洗气瓶都是由广口瓶、带有长玻璃导管和短玻璃导管的双口塞组成,洗气瓶内装吸收杂质的液体,长玻璃管伸入液面下与瓶口形成密封系统连接。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反应结束时放出的气体减少,反应装置中压力降低,或由于气路活塞的关闭顺序错误,抽气水突然停止等意外情况,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倒吸现象,气体吸收液进入反应瓶导致反应失败,甚至发生燃烧、爆炸等危险。在涉及吸收较大量气体的有关实验中,常常由于操作的失误或意外情况出现,例如燃烧碘量法测定样品中硫时及烧碱石棉吸收重量法测定样品中的二氧化碳时等试验操作中,由于停止时气路活塞的关闭顺序错误,抽气水突然停止等等意外情况出现,会使洗气瓶吸收液易产生倒吸,对实验产生不良的影响,如玻璃仪器的炸裂,反应试剂的污染等。因此能否有效地防止倒吸,同时让所需气体得到充分的“洗涤”,去杂质气体,以达净化气体的目的,往往是此类实验工作中成败的关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倒吸的洗气瓶,包括瓶体(1)、进气管(2)和出气管(3),进气管(2)伸入瓶体(1)的下方,出气管(3)连接在瓶体(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伸入瓶体(1)的下端连接有一带底面的防倒吸腔(4),防倒吸腔(4)的底面开有多个孔洞(6),防倒吸腔(4)的底面与瓶体(1)的底部非接触,防倒吸腔(4)的腔内设有一浮子(5),浮子(5)的顶端设有与防倒吸腔(4)的上部的缩颈腔口相配合的磨口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倒吸的洗气瓶,包括瓶体(I)、进气管(2)和出气管(3),进气管(2)伸入瓶体(I)的下方,出气管(3)连接在瓶体(I)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2)伸入瓶体(I)的下端连接有一带底面的防倒吸腔(4),防倒吸腔(4)的底面开有多个孔洞(6),防倒吸腔(4)的底面与瓶体(I)的底部非接触,防倒吸腔(4)的腔内设有一浮子(5),浮子(5)的顶端设有与防倒吸腔(4)的上部的缩颈腔口相配合的磨口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倒吸的洗气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子(5)为上端锥面、中部倒三角锥面、下端球状的空心浮子,浮子(5)顶端的磨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梅闻向东张穗忠万恩同陈士华吴立新周郑文斌赵希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