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的通用机械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60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良的通用机械消音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扣接;所述下壳体设有安装孔,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与下壳体的安装孔连接,排气管的另一端与上壳体接触贴合;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与排气管的进气端连接,排气管沿周向设有呈五排十列等间距布置的排气孔;所述上壳体设有上半圆口,下壳体对应上半圆口处设有下半圆口,上半圆口和上半圆口扣合形成排气口,排气口处设有消音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耗费材料少,降低了制造成本。

An improved universal mechanical muff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的通用机械消音器
本技术涉及消音器
,具体涉及一种改良的通用机械消音器。
技术介绍
现有通用机械消音器,均采用管壳式结构,即在壳体内设置若干根消音管,让排气在管内来回往复,达到消音目的。如果要提高消音效果,只能增大壳体体积,加长消音管,或使消音管变细。然而,这种通用机械消音器结构复杂,耗费材料多,制作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改良的通用机械消音器,结构简单,耗费材料少,降低了制造成本。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的通用机械消音器,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扣接;所述下壳体设有安装孔,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与下壳体的安装孔连接,排气管的另一端与上壳体接触贴合;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与排气管的进气端连接,排气管沿周向设有呈五排十列等间距布置的排气孔;所述上壳体设有上半圆口,下壳体对应上半圆口处设有下半圆口,上半圆口和上半圆口扣合形成排气口,排气口处设有消音网。优选地,所述上壳体对应排气管设有向内凹陷的限位锥状凸台,排气管的另一端适配地套接在限位锥状凸台上,排气管的另一端与限位锥状凸台紧密接触。优选地,所述排气孔的直径为3mm-4mm。优选地,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设有连接法兰。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的安装孔设有向外延伸的环形凸沿,下壳体沿安装孔的周向设有多个均布的应力凹槽,应力凹槽靠环形凸沿端与环形凸沿连通;排气管的进气端与环形凸沿的内侧面连接。优选地,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套接在进气管的出气端上,且排气管与进气管焊接连接。优选地,所述排气孔布置在排气管远安装孔一侧。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摒弃了传统消音器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空间内布置多层消音网板的技术,直接采用排气管的进气端与下壳体的安装孔连接,排气管的另一端与上壳体接触贴合;当排气从进气管进入排气管后,通过排气管上布置的五排十列的排气孔排出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空间内,再通过排气口处的消音网排出,从而达到消音的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在排气管合理布置排气孔的数量以及位置分布,保证了该通用机械消音器的消音效果,有效地降低了噪音;同时由于摒弃了传统的多层消音网板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去掉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壳体,11-上半圆口,12-限位锥状凸台,2-下壳体,21-安装孔,22-下半圆口,23-环形凸沿,24-应力凹槽,3-进气管,31-连接法兰,4-排气管,41-排气孔,5-消音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良的通用机械消音器,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进气管3和排气管4;上壳体1与下壳体2扣接;下壳体2设有安装孔21,排气管4的进气端与下壳体2的安装孔21连接,排气管4的另一端与上壳体1接触贴合。进气管3的出气端与排气管4的进气端连接,排气管4沿周向设有呈五排十列等间距布置的排气孔41;上壳体1设有上半圆口11,下壳体2对应上半圆口处设有下半圆口22,上半圆口11和上半圆口22扣合形成排气口,排气口处设有消音网5。具体地,排气管4的进气端与下壳体2的安装孔21通过氩弧焊或者气保焊连接。该通用机械消音器摒弃了传统消音器在上壳体和下壳体形成的空间内布置多层消音网板的技术,直接采用排气管4的进气端与下壳体2的安装孔21连接,排气管4的另一端与上壳体1接触贴合;当排气从进气管3进入排气管4后,通过排气管4上布置的五排十列的排气孔41排出在上壳体1和下壳体2形成的空间内,再通过排气口处的消音网5排出,从而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该技术方案通过在排气管4合理布置排气孔41的数量以及位置分布,保证了该通用机械消音器的消音效果,有效地降低了噪音;同时由于摒弃了传统的多层消音网板技术,极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为了避免排气在排气管4靠上壳体1的一端聚集造成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将排气孔41布置在排气管4远安装孔一侧。同时,排气孔的直径为3mm-4mm,实践表明该尺寸的排气孔达到的消音效果最佳。此外,上壳体1对应排气管4设有向内凹陷的限位锥状凸台12,排气管4的另一端适配地套接在限位锥状凸台12上,排气管4的另一端与限位锥状凸台12紧密接触。排气管4的排气与上体的接触区域由于长时间接触,上壳体1对应排气管4处出现温度远高于上壳体1的其他部分的温度,造成上壳体1的排气管4处出现局部热应力区域导致易产生裂缝的现象;而通过在上壳体1设置限位锥状凸台12,可以有效地避免该现象,限位锥状凸台12使得排气管4的另一端与上壳体1的表面保持合适的距离,同时限位锥状凸台12可以有效地消除应力集中导致上壳体产生裂纹的现象,提高了消音器的使用寿命。为了提高下壳体2的安装孔21与排气管4的连接强度,在下壳体2的安装孔21设有向外延伸的环形凸沿23,下壳体2沿安装孔21的周向设有多个均布的应力凹槽24,应力凹槽24靠环形凸沿端与环形凸沿23连通;排气管4的进气端与环形凸沿23的内侧面连接。消音器的长时间工作,环形凸沿23和下壳体2会因排气管4的热量传递而出现温度升高的现象;通过应力凹槽24的设计,可以有效地消除下壳体2的安装孔21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排气管4的进气端套接在进气管3的出气端上,且排气管4与进气管3焊接连接,提高了排气管4与进气管3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进气管3的进气端设有连接法兰31,便于与通用机械的对应位置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良的通用机械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进气管和排气管;/n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扣接;/n所述下壳体设有安装孔,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与下壳体的安装孔连接,排气管的另一端与上壳体接触贴合;/n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与排气管的进气端连接,排气管沿周向设有呈五排十列等间距布置的排气孔;/n所述上壳体设有上半圆口,下壳体对应上半圆口处设有下半圆口,上半圆口和上半圆口扣合形成排气口,排气口处设有消音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的通用机械消音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进气管和排气管;
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扣接;
所述下壳体设有安装孔,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与下壳体的安装孔连接,排气管的另一端与上壳体接触贴合;
所述进气管的出气端与排气管的进气端连接,排气管沿周向设有呈五排十列等间距布置的排气孔;
所述上壳体设有上半圆口,下壳体对应上半圆口处设有下半圆口,上半圆口和上半圆口扣合形成排气口,排气口处设有消音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通用机械消音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对应排气管设有向内凹陷的限位锥状凸台,排气管的另一端适配地套接在限位锥状凸台上,排气管的另一端与限位锥状凸台紧密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良的通用机械消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荣谭海先田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浩歌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