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51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垫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其包括第一弹性拉伸层、第二弹性拉伸层和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通过若干弹性连接柱连接,弹性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一体连接。在第一基片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朝向第二基片突出的第一连接部,在第二基片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朝向第一基片突出的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第一连接部穿过第一弹性拉伸层,第二连接部穿过第二弹性拉伸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垫片在受压时其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并具有足够的受压弹性力。

Composite high ductility gas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
本技术涉及复合材料垫片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
技术介绍
在新能源汽车中,由于汽车的多种电器元件在工作时都会发热,如不及时将热量传递释放,将会对汽车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能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为了确保快速降温,需要设置降温片或是利用车体金属外壳将热量迅速传递。通常,汽车的电器元件与散热片之间不能做到完全紧密接触,也即彼此之间存在缝隙,因此,影响了散热效率。为了提高降温速度,通常会在电器元件与散热装置之间设置一层散热垫片以实现汽车的电器元件与散热装置之间的热量快速传递。目前,散热垫片的生产过程大多为将硅胶等基料和导热材料混炼后成型硫化。现有的用于散热的垫片普遍的抗拉伸强度一般为0.02-1.0mpa,抗拉伸强度低,而在汽车中由于结构的复杂性和行车中的颠簸等原因,现有垫片在使用时的受压的延展性差,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伸性能和延展性能优良的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其拉伸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本技术的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在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中间还设置有若干弹性连接柱,所述弹性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可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靠近,所述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中间的第一弹性拉伸层,所述弹性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一弹性拉伸层。通过第一弹性拉伸层和第二弹性拉伸层使得本技术的垫片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在垫片受压时具有足够的延展性能,弹性连接柱使得垫片在受压时具有良好的缓冲性和耐压性,本技术的垫片通过弹性连接柱将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一体连接,既能保证垫片具有足够的受压弹性力,又便于垫片的使用。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基片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朝向所述第二基片突出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二基片相接触。第一连接部使得垫片的第一基片与第二基片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在受压时,第一连接部被挤压形变后又可提供足够的支撑力。更进一步的,各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均穿过所述第一弹性拉伸层。因而,第一弹性拉伸层将各个第一连接部连接为一体结构,增加了垫片的机械强度和整体结构稳定性。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基片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朝向所述第一基片突出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触。因而,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隙,在垫片处于使用状态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相互靠近,使得垫片能够与电器元件接触良好。更进一步的,所述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弹性拉伸层和所述第二基片中间的第二弹性拉伸层,各个所述第二连接部均穿过所述第二弹性拉伸层。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基片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膜,在所述第二基片的外表面设置有离型膜。因而,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的垫片的抗刺穿能力和耐候性,有效延长了垫片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的,所述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还包括沿着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的边缘设置的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中间。弹性密封圈可将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中间的位于边缘处的缝隙被密封住,有效防止灰尘等进入垫片内部,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在使用状态时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基片上的第一连接部和弹性连接柱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1-第一基片、11-第一连接部、2-第二基片、21-第二连接部、3-弹性连接柱、4-第一弹性拉伸层、5-第二弹性拉伸层、6-保护膜、7-离型膜、8-弹性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图1,作为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其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通过若干弹性连接柱3连接,弹性连接柱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一体连接,弹性连接柱3分别与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垂直设置。本技术的第一基片1、第二基片2和弹性连接柱3的材质为复配有导热金属氧化物的硅胶基料。在第一基片1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朝向第二基片2突出的第一连接部11,在第二基片2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朝向第一基片1突出的第二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1与第一连接部11相对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的截面为半圆柱形,在本技术的垫片未受到外力挤压的情况下,第一连接部11与第二连接部21不相接触,当垫片处于被挤压状态时,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相互接触并挤压变形从而确保垫片在受压时具有足够的缓冲和弹性形变力。本技术中的弹性连接柱3成列设置,弹性连接柱3柱列的设置方向与第一连接部11和第二连接部21的圆柱中心线相平行设置,如图3所示,即第一连接部11或第二连接部21与弹性连接柱3的柱列交错布置,既保证垫片具有足够的拉伸弹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又能确保其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本技术的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还包括第一弹性拉伸层4和第二弹性拉伸层5,弹性连接柱3依次穿过第一弹性拉伸层4和第二弹性拉伸层5。各个第一连接部11分别穿过第一弹性拉伸层4,各个第二连接部21分别穿过第二弹性拉伸层5,第一弹性拉伸层4和第二弹性拉伸层5均为波浪状曲面,第一弹性拉伸层4和第二弹性拉伸层5可采用具有弹性的材料,如硅胶制备而来,因而在本技术的垫片受到挤压时,第一弹性拉伸层4和第二弹性拉伸层5延伸开能够确保垫片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足够的拉伸范围。在第一基片1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膜6,本技术的保护膜6为PI(聚酰亚胺)膜,因为PI膜具有耐高低温稳定性好和机械强度高的优点,因而使得本技术的垫片具有更佳的拉伸强度和抗刺穿能力,使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在第二基片2的外表面设置有离型膜7,使得本技术的垫片具有足够的拉伸度。本技术的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还包括沿着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的边缘设置的弹性密封圈8,弹性密封圈8位于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中间,其可以为与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一体连接的结构,也可以为不与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一体成型的分体件,本实施例中的弹性密封圈8的纵截面为椭圆形状,椭圆的长边的两个端点分别与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连接,因而,在本技术的垫片受到挤压时,如图2所示,弹性密封圈8被挤压变形并将第一基片1和第二基片2中间的位于边缘处的缝隙被密封住,有效防止灰尘等进入垫片内部,延长其使用寿命。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在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中间还设置有若干弹性连接柱,所述弹性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可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靠近,所述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中间的第一弹性拉伸层,所述弹性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一弹性拉伸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在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中间还设置有若干弹性连接柱,所述弹性连接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一体连接,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可在外力作用下相互靠近,所述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片和所述第二基片中间的第一弹性拉伸层,所述弹性连接柱穿过所述第一弹性拉伸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片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朝向所述第二基片突出的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可在外力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二基片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连接部均穿过所述第一弹性拉伸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高延展性能垫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强雷栋许友林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九聚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