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垫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729038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2-28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垫圈,包含上垫圈、下垫圈;上垫圈设置在下垫圈的上侧,上垫圈和下垫圈的中心均设置有通孔;上垫圈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凸起部;下垫圈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凸起部与凹槽的大小形状相同,凸起部设置在凹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复合垫圈,通过可以产生相对转动的上垫圈和下垫圈的配合,使螺钉或螺母在旋紧时,螺钉或螺母只带动上垫圈或者下垫圈转动,而另一个则相对于被连接件静止,避免了被连接件的表面磨损;上垫圈的凸起部和下垫圈的凹槽的配合避免上垫圈和下垫圈产生错位;上垫圈和下垫圈的接触面可以通过表面处理变得更加光滑,或者在上垫圈和下垫圈之间添加润滑剂,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垫圈
本技术涉及一种垫圈,特别是一种可以减少被连接件的螺钉孔处的表面磨损的复合垫圈。
技术介绍
螺钉或螺母与被连接件之间通常垫有垫圈来降低被连接件表面的磨损,但当螺钉或螺母旋到底时,需要继续加力将螺钉或螺母旋紧,这时螺钉或螺母与垫圈的摩擦力达到最大,若被连接件的表面较为光滑,这时垫圈与螺钉或螺母之间的摩擦力将大于垫圈与被连接件之间的摩擦力,致使垫圈跟随螺钉或螺母转动,使垫圈与被连接件的表面产生滑动摩擦,磨损被连接件的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减少被连接件的螺钉孔处的表面磨损的复合垫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垫圈,包含上垫圈、下垫圈;所述上垫圈设置在下垫圈的上侧,上垫圈和下垫圈的中心均设置有通孔;所述上垫圈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凸起部;所述下垫圈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凸起部与凹槽的大小形状相同,凸起部设置在凹槽中。优选的,所述凸起部与凹槽之间设置有润滑剂。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复合垫圈,通过可以产生相对转动的上垫圈和下垫圈的配合,使螺钉或螺母在旋紧时,螺钉或螺母只带动上垫圈或者下垫圈转动,而另一个则相对于被连接件静止,避免了被连接件的表面磨损;上垫圈的凸起部和下垫圈的凹槽的配合避免上垫圈和下垫圈产生错位;上垫圈和下垫圈的接触面可以通过表面处理变得更加光滑,或者在上垫圈和下垫圈之间添加润滑剂,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复合垫圈的立体分解图;附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复合垫圈的剖视图;其中:1、上垫圈;2、下垫圈;3、凸起部;4、凹槽;5、润滑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附图1-2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复合垫圈,包含上垫圈1、下垫圈2 ;所述上垫圈I设置在下垫圈2的上侧,上垫圈I和下垫圈2的中心均设置有通孔;所述上垫圈I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凸起部3 ;所述下垫圈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4 ;所述凸起部3与凹槽4的大小形状相同,凸起部3设置在凹槽4中;所述凸起部3与凹槽4之间设置有润滑剂5。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方案的复合垫圈,通过可以产生相对转动的上垫圈I和下垫圈2的配合,使螺钉或螺母在旋紧时,螺钉或螺母只带动上垫圈I或者下垫圈2转动,而另一个则相对于被连接件静止,避免了被连接件的表面磨损;上垫圈I的凸起部3和下垫圈2的凹槽4的配合避免上垫圈I和下垫圈2产生错位;上垫圈I和下垫圈2的接触面可以通过表面处理变得更加光滑,或者在上垫圈I和下垫圈2之间添加润滑剂5,从而达到更好的效果。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垫圈,其特征在于:包含上垫圈(1)、下垫圈(2);所述上垫圈(1)设置在下垫圈(2)的上侧,上垫圈(1)和下垫圈(2)的中心均设置有通孔;所述上垫圈(1)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凸起部(3);所述下垫圈(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4);所述凸起部(3)与凹槽(4)的大小形状相同,凸起部(3)设置在凹槽(4)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垫圈,其特征在于:包含上垫圈(I)、下垫圈(2);所述上垫圈(I)设置在下垫圈(2)的上侧,上垫圈(I)和下垫圈(2)的中心均设置有通孔;所述上垫圈(I)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凸起部(3);所述下垫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重瑾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正步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