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路连续增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90496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3: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路连续增压系统,包括增压缸和液控换向阀,增压缸活塞HP顶部腔体分别与低压油输入管路和高压油输出管路连接,且管路上分别设有进液单向阀和出液单向阀,增压缸活塞LP底部腔体在液控换向阀处于下位时,与低压油输入管路连接;增压缸处于上止点时其回油腔与液控换向阀上腔连通,处于下止点时其活塞HP顶部腔体与液控换向阀上腔连通,则通过增压缸活塞HP顶部腔体与低压油输入管路连通,能实现液控换向阀的自动换向,换向后增压缸活塞LP底部腔体与低压油输入管路连接,实现高压油输出及液控换向阀的再次换向,如此往复实现连续增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液控换向阀的自动换向,实现对油路的连续增压,简化增压过程,操控简单方便。

A continuous supercharging system of oil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路连续增压系统
本技术涉及液压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油路连续增压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巷道掘进设备中使用的油路增压器需要在液压系统中单独引出一路液压动力油,并且交替操作两个手动换向阀和增压阀,才能实现油路的增压。参照附图1所示,当将换向阀5的手把拉回,液压油通过其“P”口给系统供液,一面给增压缸3供液使其回位,同时通过三位四通换向阀2向张拉(回锚)千斤顶1供液,使张拉(回锚)千斤顶1伸出,当压力达到泵站压力时,将换向阀5手把向外推,通过中间位置一直推到底,使增压缸3的下腔开始供液,即增压缸3开始工作,系统额定压力由溢流安全阀4设定,完成张拉后松开换向阀5的手把,再操纵换向阀2并将换向阀2手把拉回,使张拉(回锚)千斤顶1反向工作,操作完后将换向阀2手把松开,以便下次使用。可见,现有的油路增压器的增压过程繁琐,操作复杂,增压效率低,增压效果差,故障率高。本申请就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创设一种新的油路连续增压系统,使其在液压系统中能简便快捷的实现液压油路的连续增压效果,并且操作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路连续增压系统,使其在液压系统中能简便快捷的实现液压油路的连续增压效果,并且操作简单,从而克服现有的油路增压器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油路连续增压系统,包括增压缸和液控换向阀,所述增压缸的HP顶部腔体分别与低压油输入管路和高压油输出管路连接,且所述低压油输入管路和高压油输出管路上分别设有进液单向阀和出液单向阀,所述增压缸的LP底部腔体在所述液控换向阀处于下位时,与低压油输入管路连接,所述增压缸活塞处于上止点位置时,其回油腔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上腔连通,所述增压缸活塞处于下止点位置时,其活塞HP顶部腔体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上腔连通,则通过所述增压缸的活塞HP顶部腔体与低压油输入管路的连通,能实现所述液控换向阀的自动换向,换向后,所述增压缸的LP底部腔体与低压油输入管路的连接,实现高压液压油的输出及所述液控换向阀的再次自动换向,如此往复,实现油路的连续增压。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手动换向阀,所述手动换向阀采用三位四通换向阀,其P口、T口用于与低压供油系统连接,所述手动换向阀的B口与所述低压油输入管路连接,所述手动换向阀的B口还通过第二连接管路与执行设备的一侧腔体连通,且所述第二连接管路上设置液控单向阀,所述手动换向阀的A口分别与所述增压缸的回油腔、所述液控单向阀、所述执行设备的另一侧腔体连通。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动换向阀处于右位时,低压供油系统供油至其B口;所述手动换向阀处于左位时,低压供油系统供油至其A口。进一步改进,所述手动换向阀采用电磁换向方式换向。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油路连续增压系统通过增压缸与液控换向阀的油路配合,实现增压缸和液控换向阀中活塞或阀体的往复移动,解决了液控换向阀的自动换向,以及增压缸活塞的自动增压,实现对液压油的连续增压,简化了增压过程,避免了现有的油路增压器增压过程繁琐、操作复杂、增压效率低的问题。2.本技术油路连续增压系统还通过设置手动换向阀,该手动换向阀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能实现对低压供油系统的输入,保证连续增压、保压和回油状态的操控,使该油路连续增压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增压效果好,故障率低。附图说明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现有油路增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油路连续增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油路连续增压系统,包括增压缸11和液控换向阀13,该增压缸11的HP顶部腔体111分别与低压油输入管路和高压油输出管路连接,且低压油输入管路和高压油输出管路上分别设有进液单向阀14和出液单向阀16,该增压缸11的LP底部腔体112在液控换向阀13处于下位时,与低压油输入管路连接,该增压缸11活塞处于上止点位置时,其回油腔113与液控换向阀13的上腔连通,增压缸11活塞处于下止点位置时,其活塞HP顶部腔体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上腔连通,则通过所述增压缸的活塞HP顶部腔体111与低压油输入管路的连通,能实现液控换向阀13的自动换向,换向后,增压缸11的LP底部腔体112与低压油输入管路的连接,实现高压液压油的输出及液控换向阀13的再次自动换向,如此往复,实现油路的连续增压。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中“上”“下”“顶部”“底部”的描述是针对本说明书附图进行的,用于对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进行详细的阐述,不应理解为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任何限定。为了方便对该油路连接增压系统实施操控,该增压系统还包括手动换向阀12,该手动换向阀12采用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其P口、T口用于与低压供油系统连接。该手动换向阀的B口与低压油输入管路连接,手动换向阀12的B口还通过第二连接管路与锚索张拉器10的无杆腔101连通,且第二连接管路上设置液控单向阀15,该手动换向阀12的A口分别与增压缸11的回油腔113、液控单向阀15、锚索张拉器10的有杆腔102连通。本实施例油路连续增压系统的连续增压原理为:在手动换向阀12处于右位时,低压供油系统供油至其B口,然后经过进液单向阀14到达增压缸11的活塞HP顶部腔体111,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在活塞到达下止点时,增压缸11的活塞HP顶部腔体111与液控换向阀13的上腔相通,推动液控换向阀13的阀体向下移动,实现液控换向阀13的自动换向;此时,低压供油系统供油经过液控换向阀13下腔,到达增压阀11活塞LP底部腔体112中,推动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活塞HP顶部腔体111中液柱,形成高压液压油从出液单向阀16供给锚杆张拉器10的无杆腔101,推动锚杆伸出;在增压缸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增压缸11的回油腔113与液控换向阀13的上腔相通,液控换向阀13中下腔压力油推动阀体向上移动,实现液控换向阀13的再次自动换向,如此往复,实现油路的连接增压。在手动换向阀12处于中位时,该油路处于自动保压状态。在手动换向阀12处于左位时,低压供油系统供油至A口,向锚杆张拉器10的有杆腔102侧供油,同时顶开液控单向阀15供该锚杆张拉器10的无杆腔101回油,实现锚杆张拉器10的油缸回程。本技术油路连续增压系统通过增压缸与液控换向阀的油路配合,解决了液控换向阀的自动换向,实现对油路的连续增压,简化了增压过程,操控简单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路连续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缸和液控换向阀,所述增压缸的活塞HP顶部腔体分别与低压油输入管路和高压油输出管路连接,且所述低压油输入管路和高压油输出管路上分别设有进液单向阀和出液单向阀,所述增压缸的活塞LP底部腔体在所述液控换向阀处于下位时,与低压油输入管路连接,所述增压缸活塞处于上止点位置时,其回油腔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上腔连通,所述增压缸活塞处于下止点位置时,其活塞HP顶部腔体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上腔连通,则通过所述增压缸的活塞HP顶部腔体与低压油输入管路的连通,能实现所述液控换向阀的自动换向,换向后,所述增压缸的活塞LP底部腔体与低压油输入管路的连接,实现高压油的输出及所述液控换向阀的再次自动换向,如此往复,实现油路的连续增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路连续增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缸和液控换向阀,所述增压缸的活塞HP顶部腔体分别与低压油输入管路和高压油输出管路连接,且所述低压油输入管路和高压油输出管路上分别设有进液单向阀和出液单向阀,所述增压缸的活塞LP底部腔体在所述液控换向阀处于下位时,与低压油输入管路连接,所述增压缸活塞处于上止点位置时,其回油腔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上腔连通,所述增压缸活塞处于下止点位置时,其活塞HP顶部腔体与所述液控换向阀的上腔连通,则通过所述增压缸的活塞HP顶部腔体与低压油输入管路的连通,能实现所述液控换向阀的自动换向,换向后,所述增压缸的活塞LP底部腔体与低压油输入管路的连接,实现高压油的输出及所述液控换向阀的再次自动换向,如此往复,实现油路的连续增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承磊
申请(专利权)人:神木市金承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