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动转换燃油的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451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可自动转换燃油的加热器,属于汽车燃油转换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转换燃油的加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自动转换燃油的加热器,包括:电动阀,电动阀下方固定连接有加热铝座,所述加热铝座下方设置加热管,所述电动阀内部设置有平滑油道,平滑油道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分别连通总吸油口和总回油口,所述总回油口和总吸油口同处于电动阀前部,电动阀两侧分别设有高号油吸油口和高号油回油口,电动阀下部设有低号油吸油口和低号油回油口;该设备广泛应用于汽车燃油转换领域。

A kind of heater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change fu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转换燃油的加热器
本技术属于汽车燃油转换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转换燃油的加热器。
技术介绍
一些载重汽车安装有主油箱和副油箱两个燃油箱或者一个油箱分成主腔和副腔,主油箱应加注低号柴油,副油箱加注高号柴油,这两个油箱通过油路与发动机相连接,主油箱经过加热器与副油箱交汇在手动转换阀上,启动车辆时使用高号柴油,车辆正常运行,等待加热器内水温上升到60℃以上,需要停车手动切换转换阀,将高号油转换到低号柴油运行车辆,司机结束工作前,需要手动切换到高号油吸油运行1min以上,再手动将回油切换到高号油回油,然后将发动机熄火,使用起来非常繁琐,需要人工参与,切换时间难以精确,降低了燃油转换的效率。现阶段加热器中的水循环内管一般的结构为U行管或螺旋加热管,不仅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而且在油箱中循环的时间较长,热损耗非常高,损耗掉的热量需要循环水回到发动机中重新加热,增加加热时间,加热位置也不集中,无法充分利用水循环的热量,导致加热效果不好;同时加热器中的出油管热量散失较多,循环利用性差,导致整个加热器的热量利用效率较低。因此,提供一种可自动转换燃油的加热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中存在的现有燃油转换效率低、操作繁琐和加热管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转换燃油的加热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自动转换燃油的加热器,包括电动阀,电动阀下方固定连接有加热铝座,所述加热铝座下方设置加热管,所述电动阀内部设置有平滑油道,平滑油道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分别连通总吸油口和总回油口,所述总回油口和总吸油口同处于电动阀前部,电动阀两侧分别设有高号油吸油口和高号油回油口,电动阀下部设有低号油吸油口和低号油回油口,所述电动阀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阀芯的第一电机,所述电动阀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二阀芯的第二电机,高号油吸油口和低号油吸油口通过平滑油道与总吸油口相连接并通过第一阀芯的运动进行切换;高号油回油口和低号油回油口通过平滑油道与总回油口相连接并通过第二阀芯的运动进行切换;所述加热铝座内部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加热铝座前端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加热管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有循环水管、吸油管和回油管,所述循环水管中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循环水管分隔为两个水循环腔室,两个水循环腔室顶部分别与进水孔和出水孔相连通,两个水循环腔室底部相连通;所述循环水管外壁设置有若干个翅片,所述翅片顶端与吸油管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循环水管与吸油管之间形成吸油腔室,所述吸油腔室顶部与吸油孔相连通,所述吸油孔分别与低号油吸油口和高号油吸油口相连通;所述吸油管与回油管之间形成回油腔室,所述回油腔室顶部与回油孔相连通,所述回油孔分别与低号油回油口和高号油回油口相连通,所述回油管上设置有吸油入口和回油出口,所述吸油入口与吸油腔室相连通,所述回油出口与回油腔室相连通。所述吸油管与回油管之间设置有固定肋板,若干个固定肋板均匀分布在回油管上。所述吸油入口设置在加热管底部,所述回油出口设置在吸油入口上方。所述吸油孔和回油孔均设置在电动阀内部。司机驾驶室内部还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启动的按钮。所述加热铝座的一侧还设置有排气口。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可自动转换燃油的加热器,将电动阀与加热器结合为一体,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自动化程度高,通过电机对电动阀的控制,可以自动切换电动阀的阀芯,实现两种燃油以及三种行车方式的快速切换,提高了燃油转换效率;同时使用的电动阀扭力大,不易卡入杂质,延长了燃油加热器的使用寿命,为驾驶员行车提供了安全保证。二、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可自动转换燃油的加热器,使用的加热管结构简单,通过在圆筒状的循环水管中增加分隔板,使得在增加循环水管的横截面积同时,又保证了循环水在循环水管中的循环换热,进而加大了循环水管与燃油的接触面积,进一步缩短了水循环的路径,提高了燃油的换热速度和加热效果。三、本技术采用的一种可自动转换燃油的加热器,使用的吸油管套接在循环水管的外部,使得循环水的加热位置更为集中,循环水的热损耗低,可以充分利用循环水的热量,而且循环水管外部增加了翅片,可加大循环水与燃油的换热面积,提高了加热管的换热效率;使用的回油管套接在吸油管外部,当发动机燃烧不充分的燃油从回油管路返回油箱时,回油的温度很高,会进一步给吸油管中上升的出油进行加热,使得回油的热量得到充分循环利用,提高了整个加热管热量循环的利用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加热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加热器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电动阀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电动阀的内部结构图。图5为图1中电动阀A-A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加热器的内部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加热管的水平截面图。图8为本技术加热铝座的结构图。图中1为加热管,2为加热铝座,3为循环水管,4为吸油管,5为回油管,6为分隔板,7为翅片,8为吸油腔室,9为回油腔室,10为吸油入口,11为回油出口,12为储水槽,13为底座,14为橡胶护套,15为固定肋板,21为进水孔,22为出水孔,23为吸油孔,24为回油孔,31为电动阀,32为进水口,33为出水口,36为排气口,38为手动拨片,39为液位传感器,50为平滑油道,51为第一阀芯,52为第二阀芯,53为总吸油口,54为总回油口,55为高号油吸油口,56为高号油回油口,57为低号油吸油口,58为低号油回油口,59为第一电机,60为第二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可自动转换燃油的加热器,包括电动阀31,电动阀31下方固定连接有加热铝座2,所述加热铝座2下方设置加热管1,所述电动阀31内部设置有平滑油道50,平滑油道50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阀芯51和第二阀芯52,第一阀芯51与第二阀芯52分别连通总吸油口53和总回油口54,所述总回油口54和总吸油口53同处于电动阀31前部,电动阀31两侧分别设有高号油吸油口55和高号油回油口56,电动阀31下部设有低号油吸油口57和低号油回油口58,所述电动阀3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阀芯51的第一电机59,所述电动阀3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二阀芯52的第二电机60,高号油吸油口55和低号油吸油口57通过平滑油道50与总吸油口53相连接并通过第一阀芯51的运动进行切换;高号油回油口56和低号油回油口58通过平滑油道50与总回油口54相连接并通过第二阀芯52的运动进行切换;所述加热铝座2内部设置有进水孔21和出水孔22,所述加热铝座2前端设置有进水口32和出水口33;所述加热管1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有循环水管3、吸油管4和回油管5,所述循环水管3中部设置有分隔板6,所述分隔板6将循环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动转换燃油的加热器,包括电动阀(31),电动阀(31)下方固定连接有加热铝座(2),所述加热铝座(2)下方设置加热管(1),所述电动阀(31)内部设置有平滑油道(50),平滑油道(50)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阀芯(51)和第二阀芯(52),第一阀芯(51)与第二阀芯(52)分别连通总吸油口(53)和总回油口(54),其特征在于,/n所述总回油口(54)和总吸油口(53)同处于电动阀(31)前部,电动阀(31)两侧分别设有高号油吸油口(55)和高号油回油口(56),电动阀(31)下部设有低号油吸油口(57)和低号油回油口(58),所述电动阀(3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阀芯(51)的第一电机(59),所述电动阀(3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二阀芯(52)的第二电机(60),高号油吸油口(55)和低号油吸油口(57)通过平滑油道(50)与总吸油口(53)相连接并通过第一阀芯(51)的运动进行切换;高号油回油口(56)和低号油回油口(58)通过平滑油道(50)与总回油口(54)相连接并通过第二阀芯(52)的运动进行切换;/n所述加热铝座(2)内部设置有进水孔(21)和出水孔(22),所述加热铝座(2)前端设置有进水口(32)和出水口(33);所述加热管(1)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有循环水管(3)、吸油管(4)和回油管(5),所述循环水管(3)中部设置有分隔板(6),所述分隔板(6)将循环水管(3)分隔为两个水循环腔室,两个水循环腔室顶部分别与进水孔(21)和出水孔(22)相连通,两个水循环腔室底部相连通;/n所述循环水管(3)外壁设置有若干个翅片(7),所述翅片(7)顶端与吸油管(4)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循环水管(3)与吸油管(4)之间形成吸油腔室(8),所述吸油腔室(8)顶部与吸油孔(23)相连通,所述吸油孔(23)分别与低号油吸油口(57)和高号油吸油口(55)相连通;/n所述吸油管(4)与回油管(5)之间形成回油腔室(9),所述回油腔室(9)顶部与回油孔(24)相连通,所述回油孔(24)分别与低号油回油口(58)和高号油回油口(56)相连通,所述回油管(5)上设置有吸油入口(10)和回油出口(11),所述吸油入口(10)与吸油腔室(8)相连通,所述回油出口(11)与回油腔室(9)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转换燃油的加热器,包括电动阀(31),电动阀(31)下方固定连接有加热铝座(2),所述加热铝座(2)下方设置加热管(1),所述电动阀(31)内部设置有平滑油道(50),平滑油道(50)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阀芯(51)和第二阀芯(52),第一阀芯(51)与第二阀芯(52)分别连通总吸油口(53)和总回油口(54),其特征在于,
所述总回油口(54)和总吸油口(53)同处于电动阀(31)前部,电动阀(31)两侧分别设有高号油吸油口(55)和高号油回油口(56),电动阀(31)下部设有低号油吸油口(57)和低号油回油口(58),所述电动阀(3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一阀芯(51)的第一电机(59),所述电动阀(31)上固定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二阀芯(52)的第二电机(60),高号油吸油口(55)和低号油吸油口(57)通过平滑油道(50)与总吸油口(53)相连接并通过第一阀芯(51)的运动进行切换;高号油回油口(56)和低号油回油口(58)通过平滑油道(50)与总回油口(54)相连接并通过第二阀芯(52)的运动进行切换;
所述加热铝座(2)内部设置有进水孔(21)和出水孔(22),所述加热铝座(2)前端设置有进水口(32)和出水口(33);所述加热管(1)从内至外依次同轴设置有循环水管(3)、吸油管(4)和回油管(5),所述循环水管(3)中部设置有分隔板(6),所述分隔板(6)将循环水管(3)分隔为两个水循环腔室,两个水循环腔室顶部分别与进水孔(21)和出水孔(22)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旺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丰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