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9036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2:17
定子(1)的制造工序(S1)具备:配置限制部件(10)的限制部件配置工序(S16),其中,限制部件(10)具有根据最靠径向开口部(21a)侧的导体边部(41)的径向(R)的位置来配置的限制面(11),并通过该限制面(11)限制导体边部(41)的径向(R)的移动;以第一分段导体(5)中的一个接合部(43)的对置面(44)与第二分段导体(6)中的一个接合部(43)的对置面(44)对置的方式,将第一分段导体(5)的导体边部(41)和第二分段导体(6)的导体边部(41)的至少一方在限制部件配置工序(S16)之后插入到槽(21)内的插入工序(S17);以及将第一分段导体(5)的接合部(43)和第二分段导体(6)的接合部(43)接合的接合工序(S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在周方向上配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的槽的圆筒状的电枢芯体、以及卷绕于上述电枢芯体的线圈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已知有将多个分段导体接合来构成旋转电机用电枢的线圈的技术。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备将配置于电枢芯体(定子芯体14)的轴向的一侧的第一分段导体(一侧导体分段28)、和配置于电枢芯体(定子芯体14)的轴向的另一侧的第二分段导体(另一侧导体分段29、30)接合而构成的线圈的旋转电机用电枢(定子10)。在专利文献1的旋转电机用电枢(定子10)中,在第一分段导体(一侧导体分段28)的导体边部(一侧脚部32、33)的前端部形成有凸部(凸部60),在第二分段导体(另一侧导体分段29、30)的导体边部(另一侧脚部40、41)的前端部形成有凹部(凹部62)。而且,在凸部(凸部60)与凹部(凹部62)接合的状态下,通过从轴向的两侧按压第一分段导体(一侧导体分段28)与第二分段导体(另一侧导体分段29、30)并进行加热而将其相互接合。在专利文献1中,第一分段导体(一侧导体分段28)的导体边部(一侧脚部32、33)和第二分段导体(另一侧导体分段29、30)的导体边部(另一侧脚部40、41)从轴向的两侧插入到槽(槽12、13)。此时,由于导体边部(脚部32、33、40、41)的厚度(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的长度)相对较小,而且,也存在分段导体的成型误差,所以与轴向对置的导体边部(脚部32、33、40、41)彼此的定位很难。因此,存在很难将第一分段导体(一侧导体分段28)和第二分段导体(另一侧导体分段29、30)适当地接合的课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23771号公报(第0033段、第8图)因此,希望实现可容易地进行将分段导体彼此适当地接合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的特征结构在于如下的点:是具备电枢芯体和线圈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电枢芯体为圆筒状并在周方向上配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并且具有在径向上开口的径向开口部的槽,上述线圈通过将多个分段导体接合而构成并卷绕于上述电枢芯体,上述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具备:准备多个上述分段导体,并且准备上述电枢芯体的准备工序,其中,上述分段导体具有沿上述轴向延伸的导体边部、和在上述电枢芯体中的上述轴向的外侧与上述导体边部连接的过渡部,上述分段导体在上述导体边部设置有具有对置面的接合部;配置限制部件的限制部件配置工序,其中,上述限制部件具有根据最靠上述径向开口部侧的上述导体边部的上述径向的位置来配置的限制面,并通过该限制面限制上述导体边部的上述径向的移动;将多个上述分段导体中的上述过渡部相对于上述电枢芯体配置于上述轴向的一侧的上述分段导体设为第一分段导体,将上述过渡部相对于上述电枢芯体配置于上述轴向的另一侧的上述分段导体设为第二分段导体,以上述第一分段导体中的一个上述接合部的上述对置面与上述第二分段导体中的一个上述接合部的上述对置面对置的方式,将上述第一分段导体的上述导体边部和上述第二分段导体的上述导体边部中的至少一方在上述限制部件配置工序之后插入到上述槽内的插入工序;以及将上述第一分段导体的上述接合部和上述第二分段导体的上述接合部接合的接合工序,在上述插入工序中,在上述第一分段导体中的一个上述接合部的上述对置面与上述第二分段导体中的一个上述接合部的上述对置面对置之前的期间,通过上述限制部件的上述限制面限制上述导体边部的上述径向的移动。根据该特征结构,通过在限制部件配置工序(S16)中预先配置的限制部件(10),来限制在执行插入工序(S17)时第一分段导体(5)的导体边部(41)和第二分段导体(6)的导体边部(41)在径向(R)上移动。因此,容易使第一分段导体(5)的对置面(44)与第二分段导体(6)的对置面(44)对置。因此,可容易地进行将分段导体(4)彼此适当地接合。附图说明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一部分的沿径向的剖视图。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一部分的沿轴向的剖视图。图3是表示一对分段导体的图。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一部分的沿轴向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参考方式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配置工序的图。图7是表示按压工序的图。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的参考方式的限制工序的图。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的参考方式的流程图。图10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的参考方式的限制工序的图。图11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的参考方式的按压工序的图。图12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的参考方式的按压工序的图。图13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的参考方式的按压工序的图。图14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的参考方式的按压工序的图。图15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16是表示第七实施方式的插入工序的图。图17是表示限制面移动工序的图。图18是表示第八实施方式的插入工序的图。图19是另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一部分的沿径向的剖视图。图20是又一实施方式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一部分的沿径向的剖视图。图21是表示具有相互在径向上嵌合的形状的分段导体的接合部的图。图22是表示具有相互在轴向上嵌合的形状的分段导体的接合部的图。图23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对分段导体中的一方的图。图24是表示另一实施方式的一对分段导体中的另一方的图。具体实施方式1.第一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旋转电机用电枢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这里,以将旋转电机用电枢应用于内转子式的旋转电机用的定子1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旋转电机”作为包含马达(电动机)、发电机(generator)、以及根据需要发挥马达以及发电机双方的功能的马达/发电机的任意一个的概念来使用。1-1.定子的整体结构以下,参照图1和图2对本实施方式的定子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2所示,定子1具备圆筒状的定子芯体2、和卷绕于定子芯体2的线圈3。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径向R”、“轴向L”、以及“周方向C”将后述的圆筒状的定子芯体2的芯体基准面S为基准定义。进一步,“径向内侧R1”表示芯体基准面S的径向R的内侧,“径向外侧R2”表示芯体基准面S的径向R的外侧。另外,作为轴向L的一侧的“轴向第一侧L1”在这里表示图2中的轴向L的上侧,作为轴向L的另一侧的“轴向第二侧L2”在这里表示图2中的轴向L的下侧。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假定线圈3卷绕于定子芯体2的状态(参照图1和图2),在除此以外的状态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是具备电枢芯体和线圈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电枢芯体为圆筒状并在周方向上配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并且具有在径向上开口的径向开口部的槽,上述线圈通过将多个分段导体接合而构成并卷绕于上述电枢芯体,/n上述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具备:/n准备多个上述分段导体,并且准备上述电枢芯体的准备工序,其中,上述分段导体具有沿上述轴向延伸的导体边部、和在上述电枢芯体中的上述轴向的外侧与上述导体边部连接的过渡部,上述分段导体在上述导体边部设置有具有对置面的接合部;/n配置限制部件的限制部件配置工序,其中,上述限制部件具有根据最靠上述径向开口部侧的上述导体边部的上述径向的位置来配置的限制面,并通过该限制面限制上述导体边部的上述径向的移动;/n将多个上述分段导体中的上述过渡部相对于上述电枢芯体配置于上述轴向的一侧的上述分段导体设为第一分段导体,将上述过渡部相对于上述电枢芯体配置于上述轴向的另一侧的上述分段导体设为第二分段导体,以上述第一分段导体中的一个上述接合部的上述对置面与上述第二分段导体中的一个上述接合部的上述对置面对置的方式,将上述第一分段导体的上述导体边部和上述第二分段导体的上述导体边部中的至少一方在上述限制部件配置工序之后插入到上述槽内的插入工序;以及/n将上述第一分段导体的上述接合部和上述第二分段导体的上述接合部接合的接合工序,/n在上述插入工序中,在上述第一分段导体中的一个上述接合部的上述对置面与上述第二分段导体中的一个上述接合部的上述对置面对置之前的期间,通过上述限制部件的上述限制面限制上述导体边部的上述径向的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920 JP 2017-180635;20180326 JP 2018-0580801.一种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是具备电枢芯体和线圈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电枢芯体为圆筒状并在周方向上配置有多个沿轴向延伸并且具有在径向上开口的径向开口部的槽,上述线圈通过将多个分段导体接合而构成并卷绕于上述电枢芯体,
上述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具备:
准备多个上述分段导体,并且准备上述电枢芯体的准备工序,其中,上述分段导体具有沿上述轴向延伸的导体边部、和在上述电枢芯体中的上述轴向的外侧与上述导体边部连接的过渡部,上述分段导体在上述导体边部设置有具有对置面的接合部;
配置限制部件的限制部件配置工序,其中,上述限制部件具有根据最靠上述径向开口部侧的上述导体边部的上述径向的位置来配置的限制面,并通过该限制面限制上述导体边部的上述径向的移动;
将多个上述分段导体中的上述过渡部相对于上述电枢芯体配置于上述轴向的一侧的上述分段导体设为第一分段导体,将上述过渡部相对于上述电枢芯体配置于上述轴向的另一侧的上述分段导体设为第二分段导体,以上述第一分段导体中的一个上述接合部的上述对置面与上述第二分段导体中的一个上述接合部的上述对置面对置的方式,将上述第一分段导体的上述导体边部和上述第二分段导体的上述导体边部中的至少一方在上述限制部件配置工序之后插入到上述槽内的插入工序;以及
将上述第一分段导体的上述接合部和上述第二分段导体的上述接合部接合的接合工序,
在上述插入工序中,在上述第一分段导体中的一个上述接合部的上述对置面与上述第二分段导体中的一个上述接合部的上述对置面对置之前的期间,通过上述限制部件的上述限制面限制上述导体边部的上述径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上述插入工序中,将上述第一分段导体的上述导体边部和上述第二分段导体的上述导体边部双方从上述轴向的两侧插入到上述槽内,
在上述接合工序中,将上述第一分段导体的上述接合部和上述第二分段导体的上述接合部在上述槽内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旋转电机用电枢的制造方法,其中,
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贺清隆杉原友次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