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KYB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204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1:27
缓冲器(D)包括:缓冲器主体(1),其能够伸缩且具有杆(2)和外壳(3);以及气体弹簧(S),其具有气体室(G),用于对缓冲器主体(1)向伸长方向施力,气体弹簧(S)具有:主腔室构件(4),其连结于杆(2);安装构件(5),其装配于外壳(3)的外周;活塞管(6),其嵌合于安装构件(5)的外周;翻卷式膜(7),其架设于主腔室构件(4)和活塞管(6);以及副腔室构件(8),其连接于安装构件(5)并且内部与活塞管(6)内连通。

Buf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缓冲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冲器。
技术介绍
以乘坐舒适性的进一步提升、车高调节为目的,正在将把悬挂弹簧做成空气弹簧的空气悬架实用化。在空气悬架中,例如采用在缓冲器主体周围设置空气室而使缓冲器主体和空气弹簧一体化而成的缓冲器。空气弹簧包括装配于缓冲器主体的杆的筒状的腔室构件、装配于缓冲器主体的缸的筒状的活塞管、以及架设于活塞管和腔室构件的翻卷式膜。空气弹簧的空气室由腔室构件、活塞管和翻卷式膜形成。随着缓冲器主体的伸缩,活塞管进出腔室构件内,使得空气室的容积变化。空气弹簧与空气室的容积相应地发挥对缓冲器主体向伸长方向施加的反弹力。也就是说,在这样构成的缓冲器中,若缓冲器主体收缩,则空气弹簧的空气室的容积减小,空气室内的压力上升,空气弹簧的反弹力变强。因此,空气弹簧作为弹性支承车身的悬挂弹簧发挥功能(JP2011-127684A)。
技术实现思路
空气弹簧等气体弹簧的弹簧常数与空气室等气体室的容积成反比。因此,气体弹簧相对于缓冲器主体的伸缩量发挥非线形的反弹力,若气体室的容积变小,则发挥非常大的反弹力。由于在缓冲器主体最大程度地收缩的状态下气体室的容积变得最小,因此若气体室的最小容积较小,则在缓冲器主体最大程度地收缩的状态下,气体弹簧发挥非常大的反弹力。其结果是,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受损。鉴于这样的原因,优选的是,将气体弹簧中的气体室的最小容积确保得尽量大,减少容积变化,在缓冲器主体最大程度地收缩的状态下,不易呈现气体弹簧的非线形的特性。此外,通过增大气体室的最小容量,从而气体弹簧的特性不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车辆的乘坐舒适性变得良好。但是,若为了确保气体室的容积而单纯地使腔室构件、活塞管大型化,则缓冲器的外径大型化。其结果是,搭载于车辆的搭载性变差,有可能无法搭载于车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冲器,该缓冲器能够在不损害搭载于车辆的搭载性的前提下,确保气体弹簧的气体室的容积,从而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性。根据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缓冲器包括:缓冲器主体,其能够伸缩且具有杆和供杆进出的外壳;以及气体弹簧,其具有气体室,用于对缓冲器主体向伸长方向施力,气体弹簧具有:筒状的主腔室构件,其连结于杆;环状的安装构件,其装配于外壳的外周;筒状的活塞管,其装配于安装构件的外周;翻卷式膜,其架设于主腔室构件和活塞管;以及副腔室构件,其形成为中空,连接于安装构件并且内部与活塞管内连通,由主腔室构件、安装构件、活塞管、翻卷式膜和副腔室构件形成气体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缓冲器的纵剖视图。图2是表示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缓冲器夹装于车辆的车身和车轮之间的状态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的缓冲器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图中所示的一个实施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一个实施方式中的缓冲器D包括缓冲器主体1和作为气体弹簧的空气弹簧S,该空气弹簧S具有作为气体室的空气室G。缓冲器主体1具有杆2和供杆2进出的外壳3,该缓冲器主体1能够伸缩。空气弹簧S对缓冲器主体1向伸长方向施力。缓冲器D设于未图示的车辆的车身和未图示的车辆的车轴之间。具体地讲,外壳3的图1中下端连结于车轴,杆2连结于未图示的车身。另外,缓冲器D通过杆2与外壳3的轴向的相对移动,也就是通过缓冲器主体1的伸缩,而发挥衰减力,来抑制车身振动。空气弹簧S包括与缓冲器主体1的杆2连结的筒状的主腔室构件4、装配于外壳3的外周的环状的安装构件5、装配于安装构件5的外周的筒状的活塞管6、架设于主腔室构件4和活塞管6的翻卷式膜7以及连接于安装构件5的中空的副腔室构件8。副腔室构件8的内部与活塞管6内连通。在缓冲器主体1的外周形成有空气室G,在该空气室G内填充有空气,该空气室G由主腔室构件4、安装构件5、活塞管6、翻卷式膜7和副腔室构件8划分而成。也可以在空气室G填充空气以外的气体。当缓冲器主体1伸缩时,活塞管6相对于主腔室构件4内进出。其结果是,空气室G的容积变化,空气室G内的压力变动。空气弹簧S与空气室G内的压力相应地发挥对缓冲器主体1向伸长方向施加的反弹力。因而,当缓冲器D夹装于车身和车轴之间时,空气弹簧S作为与缓冲器主体1并列的悬挂弹簧发挥功能。另外,缓冲器D的使用方式不限于夹装于车辆的车身和车轴之间的使用方式。以下详细地说明各部分。缓冲器主体1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双筒型。具体地讲,缓冲器主体1虽省略了图示,但包括收纳于外壳3内的缸、以能够移动的方式收纳于缸内并且与杆2连结的活塞以及形成于缸和外壳3之间的贮存室。缸的内部被活塞划分为两个室,在两个室填充有工作液体。缓冲器主体1在伸缩时通过对工作液体的流动赋予阻力,而发挥衰减力。另外,缓冲器主体1不限于双筒型,也可以是单筒型。在缓冲器主体1是单筒型的情况下,活塞以滑动自如的方式插入到外壳3内,利用活塞将外壳的内部划分为两个室,在两个室填充有工作液体。在外壳3的外周设有环状的安装构件5。如图1所示,安装构件5形成为越朝向处于图1中上方的主腔室构件4,则内径越扩大。在安装构件5的上端外周形成有供活塞管6嵌合的作为嵌合部的环状凹部5a。此外,安装构件5包括形成于比环状凹部5a靠下方的位置的壁厚部5b和贯通壁厚部5b的连接孔5c。壁厚部5b的壁厚形成得厚于安装构件5的其他部位的壁厚。安装构件5的内径在下端内周变得最小,安装构件5的下端内周嵌合于外壳3的外周。将安装构件5的下端内周与外壳3的外周之间的空隙作为坡口,安装构件5通过焊接装配于外壳3。此外,安装构件5在环状凹部5a的外周具备两个环状槽5d、5d,在环状槽5d、5d分别装配有密封环9、9。活塞管6形成为筒状,在活塞管6和外壳3之间形成有预定的空间。如图1所示,活塞管6的下端(顶端)嵌合于安装构件5的环状凹部5a,该活塞管6的下端内周与密封环9、9紧密接触。因而,安装构件5和活塞管6之间被密封环9、9气密地密封。当活塞管6这样装配于安装构件5时,由于密封环9、9因活塞管6缩径而与活塞管6紧密接触,因此阻止了活塞管6相对于安装构件5的脱离和旋转。由于安装构件5固定于外壳3,因此既阻止了活塞管6相对于外壳3脱离,也阻止了活塞管6相对于外壳3旋转。主腔室构件4形成为筒状,安装于杆2。主腔室构件4的内径大于活塞管6的外径。因而,在缓冲器主体1伸缩时,主腔室构件4容许活塞管6的上端(基端)的进出。翻卷式膜7形成为具有折回部的筒状。具体地讲,折回成翻卷式膜7的一端7a位于另一端7b的内侧。翻卷式膜7的折回位置随着翻卷式膜7的一端7a和另一端7b沿着轴向的相对移动而变化。翻卷式膜7的一端7a在固定带10的压迫的作用下固定于活塞管6的图1中上端外周,该翻卷式膜7的另一端7b在固定带12的压迫的作用下固定于主腔室构件4的外周。当活塞管6进出主腔室构件4时,翻卷式膜7的一端7a和另一端7b在改变折回位置的同时相对地移动。这样,翻卷式膜7以容许主腔室构件4和活塞管6的相对移动的状态架设于主腔室构件4和活塞管6。此外,在主腔室构件4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冲器,其中,/n该缓冲器包括:/n缓冲器主体,其能够伸缩且具有杆和供所述杆进出的外壳;以及/n气体弹簧,其具有气体室,用于对所述缓冲器主体向伸长方向施力,/n所述气体弹簧具有:/n筒状的主腔室构件,其连结于所述杆;/n环状的安装构件,其装配于所述外壳的外周;/n筒状的活塞管,其装配于所述安装构件的外周;/n翻卷式膜,其架设于所述主腔室构件和所述活塞管;以及/n副腔室构件,其形成为中空,连接于所述安装构件并且内部与所述活塞管内连通,/n由所述主腔室构件、所述安装构件、所述活塞管、所述翻卷式膜和所述副腔室构件形成所述气体室。/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1102 JP 2017-2129181.一种缓冲器,其中,
该缓冲器包括:
缓冲器主体,其能够伸缩且具有杆和供所述杆进出的外壳;以及
气体弹簧,其具有气体室,用于对所述缓冲器主体向伸长方向施力,
所述气体弹簧具有:
筒状的主腔室构件,其连结于所述杆;
环状的安装构件,其装配于所述外壳的外周;
筒状的活塞管,其装配于所述安装构件的外周;
翻卷式膜,其架设于所述主腔室构件和所述活塞管;以及
副腔室构件,其形成为中空,连接于所述安装构件并且内部与所述活塞管内连通,
由所述主腔室构件、所述安装构件、所述活塞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田雄亮森俊广小林泰德荒畑哲夫
申请(专利权)人:KYB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