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900043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对于牙质(湿润体)显示高初始粘接力、粘接耐久性、牙本质内聚破坏率,且实质上不含水和有机溶剂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其含有:含酸性基团的聚合性单体(A)、不具有酸性基团的疏水性聚合性单体(B)和在25℃下的水中的溶解度为10g/L以上的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牙科医疗领域中使用的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涉及实质上不含水和有机溶剂、通过与含有水分的湿润体接触而促进粘接界面处的固化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
技术介绍
因龋齿等而损伤的牙质(珐琅质、牙本质和牙骨质)的修复通常使用填充用复合树脂、填充用复合体等填充修复材料;金属合金、瓷质、树脂材料等牙冠修复材料。但是,一般而言,填充修复材料和牙冠修复材料(本说明书中有时将两者统称为“牙科用修复材料”)自身对于牙质不具有粘接性。因此,以往在牙质与牙科用修复材料的粘接中应用使用粘接材料的各种粘接体系。作为以往通用的粘接体系,有所谓的酸蚀刻型(总蚀刻型)的粘接体系,即使用磷酸水溶液等酸蚀刻材料对牙质的表面实施蚀刻处理后,涂布作为粘接材料的粘合材料,从而将牙质与牙科用修复材料进行粘接的粘接体系。另一方面,作为不使用酸蚀刻材料的粘接体系,有所谓的自蚀刻型的粘接体系。该粘接体系以往的主流是在牙质的表面涂布含有酸性单体、亲水性单体和水的自蚀刻底料后,不经水洗地涂布含有交联性单体和聚合引发剂的粘合材料的两阶段的粘接体系,但最近,使用了兼具自蚀刻底料和粘合材料的功能的单组分型牙科用粘接材料(单组分型粘合材料)的一阶段的粘接体系得以通用。单组分型粘合材料通常含有酸性单体、亲水性单体、交联性单体等作为单体成分,且通常使用水、亲水性的挥发性有机溶剂。然而,使用上述那样的单组分型粘合材料来进行龋洞的修复时,在使其固化之前,需要通过吹气来去除粘合材料所含的水、有机溶剂。这是因为:若存在水、有机溶剂,则发生固化不良、固化延迟。因此,以省略用于去除水、有机溶剂的吹气等工序作为目的,对于实质上不含水和有机溶剂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的期望日益提高。此外,最近开发出使牙科用复合树脂具备粘接性的自粘接性牙科用复合树脂,省略粘合材料的使用而减少修复治疗的操作步骤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也开始实用化。在上述那样的粘接体系中,通常均进行下述操作:在要修复的部位涂布粘合材料并使其光固化,或者,如果是自粘接性牙科用复合树脂则填充该材料并使其光固化。因此,为了对这种粘接体系赋予光聚合性而使用光聚合引发剂。作为该光聚合引发剂,一直以来充分已知的樟脑醌/叔胺系最为普遍。另一方面,作为光固化特性优异、变色着色少的光聚合引发剂而已知酰基氧化膦化合物。其中,已知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对聚合性组合物赋予相对于牙质的优异粘接性,并被广泛使用(参照非专利文献1)。例如,专利文献1~3也提出了配合有酰基氧化膦化合物的两阶段和一阶段的粘接体系。然而,关于这种以往的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为了进一步提高粘接性而谋求粘接界面的固化性的提高,即使增加光聚合引发剂而提高组合物自身的固化性,对于牙质的粘接性的提高也有限,另外,由于在水中的溶解性低,因此对于作为湿润体的牙质的溶解、分散、扩散不充分,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等随后进行的研究可知其尚有改善的余地。专利文献4记载了将(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水、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水溶性的酰基氧化膦化合物作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牙科用光聚合性组合物。然而,专利文献4的组合物的必须成分是水,当时就确认到其难以应用于实质上不含水和有机溶剂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专利文献5、6提出了能够对于牙质赋予高粘接性,且能够赋予粘接操作之间的偏差小的、稳定的粘接性的新型的包含(双)酰基氧化膦化合物的聚合性组合物。然而确认到下述问题:若将这些聚合性组合物应用作实质上不含水和有机溶剂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则粘接界面处的聚合促进不充分,对于牙本质的初始粘接力、粘接耐久性均低,对于粘接试验后的破坏面,粘接力充分地提高的话,则作为被粘物的牙本质发生内聚破坏,而因粘接力低而导致的粘接性组合物与牙本质之间的界面处的破坏是支配性因素,根据本专利技术人等随后进行的研究可知其尚有改善的余地。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1691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12015号公报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0/008077号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159621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2-46456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12-62280号公报非专利文献非专利文献1:デンタルマテリアルズ(DentalMaterials)2005年、第21卷、p.895~910。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对于牙质(湿润体)显示出高的初始粘接力、粘接耐久性、牙本质内聚破坏率,且实质上不含水和有机溶剂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等反复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包含特定光聚合引发剂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技术方案:[1]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其含有:含酸性基团的聚合性单体(A)、不具有酸性基团的疏水性聚合性单体(B)和在25℃下的水中的溶解度为10g/L以上的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C);[2]根据[1]所述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其还包含不具有酸性基团的亲水性聚合性单体(D);[3]根据[2]所述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其中,不具有酸性基团的亲水性聚合性单体(D)的含量相对于不具有酸性基团的疏水性聚合性单体(B)与不具有酸性基团的亲水性聚合性单体(D)的合计质量为50质量%以下;[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其中,上述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C)为选自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化1][化2][式中,R1、R2、R3、R4、R5和R6相互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4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或卤素原子,M为氢离子、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镁离子、吡啶鎓离子(吡啶环任选具有取代基)或HN+R7R8R9(式中,R7、R8和R9相互独立地为有机基或氢原子)所示的铵离子,n表示1或2]。[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其中,上述含酸性基团的聚合性单体(A)为含磷酸基团的聚合性单体;[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其还包含在25℃下的水中的溶解度小于10g/L的非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E);[7]根据[6]所述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其中,上述水溶性光引发剂(C)与非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E)的质量比为10:1~1:10;[8]牙科用粘合材料,其包含[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9]自粘接性牙科用复合树脂,其包含[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10]牙科用粘固剂,其包含[1]~[7]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其含有:含酸性基团的聚合性单体(A)、不具有酸性基团的疏水性聚合性单体(B)和在25℃下的水中的溶解度为10g/L以上的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C)。/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828 JP 2017-1637221.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其含有:含酸性基团的聚合性单体(A)、不具有酸性基团的疏水性聚合性单体(B)和在25℃下的水中的溶解度为10g/L以上的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其还包含不具有酸性基团的亲水性聚合性单体(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其中,不具有酸性基团的亲水性聚合性单体(D)的含量相对于不具有酸性基团的疏水性聚合性单体(B)与不具有酸性基团的亲水性聚合性单体(D)的合计质量为50质量%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非溶剂系牙科用粘接性组合物,其中,所述水溶性光聚合引发剂(C)为选自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和通式(2)所示的化合物中的至少1种,
[化1]



[化2]



式中,R1、R2、R3、R4、R5和R6相互独立地为碳原子数1~4的直链状或支链状的烷基或卤素原子;M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野尻大和河岛光伸松浦亮村山亮太
申请(专利权)人:可乐丽则武齿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