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716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其包括电机机壳和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电机机壳的电机防护罩,其中,所述电机机壳上具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电机防护罩环抱于所述散热翅片外围,并在所述电机防护罩和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够实现对电机的保护作用又能使对电机的清洁工作更加简便高效。

Electric machin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电机,尤其涉及一种改进电机防护罩的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通常设置在工业环境中,通常会有大量的灰尘、杂物进入到电机的散热翅片的缝隙内,严重时会造成散热翅片堵塞,影响其散热效果。目前,电机的防护罩与电机机壳一体成型,无法拆卸;并且,目前常见的电机散热翅片的清洁,都是由人工进行的手动清洁,具体一般是使用毛刷等工具将翅片中的油污、粉尘清除干净。这种人工清洁的方式,一方面增加了维保人员的工作量,同时由于翅片结构的结构特点,使得人工清洁较为困难,效率较低;另一方面则是维保人员手动清洁可能会不够全面,细节清理不到位。这种细节瑕疵,使得电梯散热器翅片上容易残留一些顽固的附着物,这种附着物的残留则会导致翅片的散热效果降低,使得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能被及时散出,则会影响整个电机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改进电机防护罩的电机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其包括电机机壳和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电机机壳的电机防护罩,其中,所述电机机壳上具有多个散热翅片,所述电机防护罩环抱于所述散热翅片外围,并在所述电机防护罩和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机壳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机防护罩的一侧的边缘安装于所述电机机壳,并允许所述电机防护罩绕所述边缘旋转,所述电机防护罩的另一侧的边缘适于借助所述安装孔和螺纹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电机机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防护罩包括:本体,所述本体适于沿电机的轴向移动;以及,清理板,所述清理板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清理板适于在所述本体的带动下沿电机的轴向穿梭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相邻的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清理板具有多个凸部,所述凸部的形状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形状相配合,以允许所述凸部嵌入所述散热通道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本体沿所述电机机壳的周向方向延伸以使所述本体的横截面呈圆弧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清理板固定于所述本体的一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清理板与所述本体之间通过连接部固定,所述连接部允许所述清理板靠近或者远离所述本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清理板与所述本体为一体成型的塑料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本体为硬质绝缘件,所述清理板由柔性材料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包括四个所述电机防护罩,所述电机防护罩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电机机壳的外表面。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以上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为如权利要求所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包括附图是为提供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理解,它们被收录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本说明书一起起到解释本专利技术原理的作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的剖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电机防护罩10本体20清理板30连接部22凸部2散热翅片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详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现在将详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在所有附图中将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此外,尽管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是从公知公用的术语中选择的,但是本专利技术说明书中所提及的一些术语可能是申请人按他或她的判断来选择的,其详细含义在本文的描述的相关部分中说明。此外,要求不仅仅通过所使用的实际术语,而是还要通过每个术语所蕴含的意义来理解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机主要包括电机机壳和可拆卸地装配于电机机壳的电机防护罩1,其中,电机机壳上具有多个散热翅片2,电机的机壳与散热翅片2一体成型,散热翅片2在电机的机壳上均呈周向排布,并且散热翅片2沿电机轴径向延伸,从而使相邻的散热翅片2之间形成散热通道,电机防护罩1环抱于散热翅片2外围,并在电机防护罩1和散热翅片2之间形成导流通道。本专利技术既能够实现对电机的保护作用又能使对电机的清洁工作更加简便高效,从而增强电机的散热效果进而提升电机的性能、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参考图1和图2来更详细地讨论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例。如图1所示,电机防护罩1的一侧的边缘安装于电机机壳,并允许电机防护罩1绕着该侧边缘旋转,在电机机壳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孔,由此,电机防护罩1的另一侧的边缘可以适于借助安装孔和螺纹连接件固定于电机机壳。在电机工作时,可以将电机防护罩1旋转至第一位置(例如,如图1中实线所示的位置),此时,电机防护罩1固定于电机机壳并将散热翅片2罩住,防止灰尘、异物落入散热翅片2中,从而对电机起到保护作用;如果需要对电机机壳以及散热翅片2进行清理,则可以拧开螺纹连接件,将电机防护罩旋转至第二位置(例如,如图1中虚线所示的位置),以使对散热翅片2的清理更加方便、高效。为了实现对于电机全方位的保护和防尘,可以设置四个电机防护罩1,分别将散热翅片2的与外界封闭隔离。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机,以图2为例,电机防护罩1主要包括:本体10和清理板20。本体10适于沿电机的轴向移动,清理板20与本体10连接,清理板20适于在本体10的带动下沿电机的轴向穿梭移动。当需要将电机防护罩1从电机机壳上拆卸时,只需将电机防护罩1的本体10沿着电机的轴向方向滑动即可(例如,图2中从左到右的方向),与此同时,本体10能够带动清理板20由电机机壳的一端向另一端行进,相邻的散热翅片2之间形成间隙,这种间隙可以视为电机的散热通道,清理板20就可以沿着散热翅片2之间的间隙移动,将沉积在散热翅片2内的粉尘和杂物刮落,进而完成对散热翅片2的清理。重复上述动作,即可以对散热翅片2进行更好地清理。最后,当对整个散热翅片2清理结束之后,将电机防护罩1复位。利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机防护罩1,在拆装电机防护罩1的同时即可实现对电机散热翅片2的清理,清理时间短、效率高、工作量小,无需耗费其他资源,清理工序简单、成本低。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清理板20具有多个凸部22,凸部22的形状与散热翅片2之间的间隙(即,散热通道)的形状相配合,以允许凸部22嵌入散热通道中,这样可以使清理板20在清理的过程中可以触及到散热翅片2的各个角落,从而实现更加全面、彻底的清理。具体的,清理板20与本体10可以是例如一体成型的塑料件,清理板20固定于本体10的一端,这种设计制造简单、成本低廉。更进一步的,图3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机的实施例。同图2所示的实施例相比,图3所示的电机防护罩1具有可伸缩的特性。以图3为例,清理板20与本体10之间通过连接部30固定,连接部30允许清理板20靠近或者远离本体10。通常,在电机防护罩1本体10位于正常的工作位置时,清理板20会相应地置于电机的端部(例如,图3中的电机左端虚线所示位置)。然而,在安装电机法兰时(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机壳和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电机机壳的电机防护罩(1),其中,所述电机机壳上具有多个散热翅片(2),所述电机防护罩(1)环抱于所述散热翅片(2)外围,并在所述电机防护罩(1)和所述散热翅片(2)之间形成导流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机壳和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电机机壳的电机防护罩(1),其中,所述电机机壳上具有多个散热翅片(2),所述电机防护罩(1)环抱于所述散热翅片(2)外围,并在所述电机防护罩(1)和所述散热翅片(2)之间形成导流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机壳的外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机防护罩(1)的一侧的边缘安装于所述电机机壳,并允许所述电机防护罩(1)绕所述边缘旋转,所述电机防护罩(1)的另一侧的边缘适于借助所述安装孔和螺纹连接件固定于所述电机机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防护罩(1)包括:
本体(10),所述本体(10)适于沿电机的轴向移动;以及,
清理板(20),所述清理板(20)与所述本体(10)连接,所述清理板(20)适于在所述本体(10)的带动下沿电机的轴向穿梭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散热翅片(2)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清理板(20)具有多个凸部(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玲玲王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