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9541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放线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若干个放线模块,所述单个放线模块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轴杆、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轴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且用于放置线缆盘的承载托盘、设置在第一轴杆下端的限位单元和设置在底座侧端的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侧端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底部且设置有轮刹的万向轮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推杆,所述底座的侧端与连接杆通过固定单元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方便地进行移动,且具有良好的稳固性,而且还能克服装置发生侧翻后致使线缆盘脱离掉落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线架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放线架。
技术介绍
在输电线路架设及维修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放线架,但现有的放线架,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移动不便、稳定性较差的缺陷。公告号为CN207209562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线缆盘放线架,它包括底座支撑钢管,所述底座支撑钢管的顶部固定有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顶部中心固定有中轴钢管,在支撑底板上固定有推力球轴承组件,所述推力球轴承组件通过两组对称布置的挡板限位固定在支撑底板上,所述推力球轴承组件的顶部放置有上承重板,所述上承重板的顶部放置有锥形散线套件,所述锥形散线套件上可选择的安装有承载圆盘。此放线架通过在原有的放线架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提保证了放线架正常工作的同时,延长了使用寿命,而且有效的降低了对线缆的浪费。然而,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却存在着移动不便的缺陷,此外,若是不小心或因发生意外而致使整个装置发生侧翻,便会极易导致线缆盘从有中轴钢管上脱落,而不是将这个装置重新扶起就可以继续使用了,而是必须将线缆盘重新安装在中轴钢管上才可以。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放线架,不仅能够不能够方便地进行移动,且具有良好的稳固性,而且还能克服装置发生侧翻后致使线缆盘脱离掉落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放线架,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若干个放线模块,所述单个放线模块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轴杆、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轴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且用于放置线缆盘的承载托盘、设置在第一轴杆下端的限位单元和设置在底座侧端的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侧端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底部且设置有轮刹的万向轮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推杆,所述底座的侧端与连接杆通过固定单元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来对第一轴杆的下端进行固定的固定筒。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与第一轴杆下端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的L型的限位横杆、与限位横杆套合连接的限位竖杆、设置在限位横杆与限位竖杆连接处的若干个拧紧螺栓、设置在限位竖杆上端用于供线缆通过的通孔和竖向设置在限位竖杆顶部的第一限位螺栓。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与第一轴杆下端套合连接的第一限位杆、与第一限位杆远离第一轴杆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二限位杆、横向设置在第二限位杆上端的第二限位螺栓和设置在第二限位螺栓靠近第一轴杆一端的限位压板,第一限位杆远离轴杆的一端与第二限位杆的下端套合连接,第一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的连接处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侧端与连接杆的腰部设置有至少两对彼此相适应的连接孔,连接螺栓依次贯穿上述连接孔从而将连接杆与底座连接到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端还设置有防护单元。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单元包括与第一轴杆的上端相连接的防护套、横向设置在防护套侧端的防护杆。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端还设置有稳固单元。进一步的,所述单个稳固单元包括与底座相连接的第二轴杆、与第二轴杆相转动连接的稳固支板。进一步的,所述稳固单元还包括设置在底座侧端与稳固支板侧端的若干对固定套、贯穿固定套从而对底座与稳固支板进行固定的固定插杆、设置在稳固支板侧端的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在放线的过程中,若是需要中途停止放线,又要避免线缆发生松散从而致使线缆变得杂乱甚至缠绕在一起,便可以通过限位单元来对线缆进行固定。第二,传统的放线架,在使用的过程中若想进行移动,便只能通过抬动的方式,但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却可以通过移动单元,采用推动的方式实现位置的转移,从而使得整个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的移动更加方便、省时、省力。第三,由于本技术所述的稳固单元具备打开、收纳的灵活特性,故而不仅可以用于增强整个装置的平衡稳固性,还可以方便地进行收纳,从而降低所需的占用空间,以此来为运输提供便捷性。第四,由于第一轴杆的上端设置了防护单元,故而,即便整个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侧翻,但在防护单元的阻碍作用下,也不会使得线缆盘从第一轴杆上掉落,从而避免重新安装线缆盘的麻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固定套和固定插杆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底座上的固定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稳固支板上的固定套和把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底座和稳固支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进行放线的过程中移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进行移动的过程中移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实施例一如图1、2、3、4、5、6、7所示,一种放线架,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若干个放线模块,所述单个放线模块包括设置在底座1上的第一轴杆2、通过第一轴承3与第一轴杆2的下端转动连接且用于放置线缆盘4的承载托盘5、设置在第一轴杆2下端的限位单元和设置在底座1侧端的移动单元;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1侧端的连接杆6、设置在连接杆6底部且设置有轮刹的万向轮7和设置在底座1上的推杆8,所述底座1的侧端与连接杆6通过固定单元进行固定。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用来对第一轴杆2的下端进行固定的固定筒9,所述第一轴杆2的下端与固定筒9螺纹连接。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与第一轴杆2下端通过第二轴承10转动连接的L型的限位横杆11、与限位横杆11套合连接的限位竖杆12、设置在限位横杆11与限位竖杆12连接处的若干个拧紧螺栓13、设置在限位竖杆12上端用于供线缆14通过的通孔15和竖向设置在限位竖杆12顶部的第一限位螺栓16。所述底座1的侧端与连接杆6的腰部设置有两对彼此相适应的连接孔17,两个连接螺栓18分别依次贯穿上述连接孔17从而将连接杆6与底座1连接到一起,所述连接螺栓18与连接孔17螺纹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端还设置有防护单元。所述防护单元包括与第一轴杆2的上端相连接的防护套19、横向设置在防护套19侧端的防护杆20。所述防护套19与第一轴杆2的顶部螺纹连接,所述防护杆20与防护套19螺纹连接。所述底座1的下端还设置有稳固单元。所述单个稳固单元包括与底座1相连接的第二轴杆21、与第二轴杆21相转动连接的稳固支板22。所述稳固单元还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若干个放线模块,所述单个放线模块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轴杆、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轴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且用于放置线缆盘的承载托盘、设置在第一轴杆下端的限位单元和设置在底座侧端的移动单元;/n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侧端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底部且设置有轮刹的万向轮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推杆,所述底座的侧端与连接杆通过固定单元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线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上的若干个放线模块,所述单个放线模块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第一轴杆、通过第一轴承与第一轴杆的下端转动连接且用于放置线缆盘的承载托盘、设置在第一轴杆下端的限位单元和设置在底座侧端的移动单元;
所述移动单元包括分别设置在底座侧端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底部且设置有轮刹的万向轮和设置在底座上的推杆,所述底座的侧端与连接杆通过固定单元进行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用来对第一轴杆的下端进行固定的固定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与第一轴杆下端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的L型的限位横杆、与限位横杆套合连接的限位竖杆、设置在限位横杆与限位竖杆连接处的若干个拧紧螺栓、设置在限位竖杆上端用于供线缆通过的通孔和竖向设置在限位竖杆顶部的第一限位螺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线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包括与轴杆下端套合连接的第一限位杆、与第一限位杆远离第一轴杆的一端相连接的第二限位杆、横向设置在第二限位杆上端的第二限位螺栓和设置在第二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秋月李想张珂杨嘉粱栗苑师霍培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南召县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