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进龙专利>正文

改进的欧式排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8469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进的欧式排油烟机,包括一外壳、一抽风装置;外壳是呈罩状体,前侧由上而下呈倾斜状,后侧为平直状,其上方设有连接头,前侧设有开关;所述抽风装置是设于外壳内,其鼓风机的出风口与连接头衔接;一过滤装置,是设于抽风装置底缘;一内衬罩体,是设于外壳的底面,供过滤装置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排除油烟顺畅,且清洗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抽油烟机,尤其涉及一种排除油烟顺畅,且清洗方便的改进的欧式排油烟机。国内早期的排油烟机是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横式排油烟机(A)。但随着欧化厨具的流行,于是排烟机的造型也逐渐改成如图2所示的欧式排油烟机(B),使其与欧化厨具能够配合,提高厨房的整体感及美观。但是,这种在欧美盛行的欧式排油烟机(B)引进国内后,似乎有些不太适合中国人使用的习惯,这是因为欧美人士烹调习惯与中国人不同,对中国人喜欢快火热炒所产生的大量油烟,使用欧美进口的排油烟机,其吸风量及排烟效率,将无法适应中国人烹饪方式所产生大量油烟特性,因而必须加以改进。但是,这种罩状型的欧式排油烟机,其壳体的定位结合,都较传统的横式排油烟机更具困难度,且为了提高排油烟效率,势必改变抽风装置的结构,此外,清洗是否方便,这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所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本技术的主要课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欧式排油烟机,其具有排除油烟顺畅的优点。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欧式排油烟机,其具有清洗方便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改进的欧式排油烟机,包括一外壳、一抽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是呈罩状体,前侧由上而下呈倾斜状,后侧为平直状,其上方设有连接头,前侧设有开关;所述抽风装置是设于外壳内,其鼓风机的出风口与连接头衔接;一过滤装置,是设于抽风装置底缘;一内衬罩体,是设于外壳的底面,供所述过滤装置定位。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改进的欧式排油烟机,其中外壳前侧可设成圆弧形,内衬罩体亦配合设制成圆弧形。前述的改进的欧式排油烟机,其中抽风装置可为6字形鼓风机或横式鼓风机。前述的改进的欧式排油烟机,其中“6”字形鼓风机的两侧延伸设有开口朝下并略呈倾斜状的导风管。前述的改进的欧式排油烟机,其中过滤装置,包括一定位体,其上缘面呈凸起状,表缘面相对于导风管的位置,设有二个长形孔,且导风管是锁定在二长形孔上方,定位体是置于内衬罩体中央所开设的通空部,并利用两侧的定位片锁固定位,其锁固在内衬罩体后,并在后侧形成一コ形的嵌槽,嵌槽与内衬罩体间,预留一通空槽道作为排油口;二片过滤网,其后侧端伸入嵌槽,前端借由设于定位体的前缘板上的二磁铁所吸附定位,且过滤网的前端底缘设有把手;所述内衬罩体上缘面于通空部后侧设有将过滤网收集的油污导入集油槽的导油沟。前述的改进的欧式排油烟机,其中鼓风机底缘接出一导油管,将其内部的油污导引至集油槽上方的注入口。前述的改进的欧式排油烟机,其中外壳后侧设有一组可调整角度及方位的挂勾。前述的改进的欧式排油烟机,其中外壳在连接头上方设有饰管。本技术具有排除油烟顺畅,且清洗方便的优点。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图1是习用横式排油烟机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习用欧式排油烟机的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内衬罩体及过滤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抽风装置与过滤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抽风装置组装在过滤装置上方的立体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抽风装置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的仰视图(由图7的8-8方向)图9是图8所示9-9方向的侧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过滤网侧视图。图11是图10所示11-11方向的仰视图。图12是图3所示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过滤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图14是本技术另一可行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图15是本技术另一可行实施例的仰视图。图16是本技术又一可行实施例的剖视图。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包括一外壳(1),呈罩状体,前侧(11)由上而下呈倾斜状,后侧(12)为平直状,其上方设有连接头(13)、前侧(11)设有开关(14)。一抽风装置(2),是设于外壳(1)内,其鼓风机(21)的出风口(211)是与连接头(13)衔接。一过滤装置(3),是设于抽风装置(2)底缘;一内衬罩体(4),是设于外壳(1)的底面,并供前述过滤装置(3)定位。又,该抽风装置(2),如图4~9所示,可于“6”字形立式鼓风机(21)的两侧延伸设有开口朝下并略呈倾斜的导风管(22)。该过滤装置(3),如图4所示,包括一定位体(31),其上缘面呈凸起状,表缘面相对于导风管(22)的位置,设有二个长形孔(32),且导风管(22)是锁定在二长形孔(32)上方,又,定位体(31)是置于内衬罩体(4)中央所开设的通空部(41),并利用两侧的定位片(42)锁固定位。其锁固在内衬(4)罩体(4)后,如图12、13所示,在后侧形成一コ形的嵌槽(33),且嵌槽(33)与内衬罩体(4)间,预留一通空槽道(34)作为排油口,以二片过滤网(35),其后侧端是伸入嵌槽(33),而前端借由设于定位体(31)的前缘板(311)上的二磁铁(36)所吸附定位,且过滤网(35)的前端底缘设有把手(351)。该内衬罩体(4)上缘面位于通空部(41)后侧设有导油板(411),将过滤网(35)所收集的油污导入一集油槽(43)。如图12所示,该鼓风机(21)底缘接出一导油管(24),将其内部的油污导引至集油槽(43)上方的注入口(431)。又,如图3所示,该外壳(1)后侧(12)设有一组可调整角度及方位的挂勾(25),以方便将机体吊挂在壁面。另,该外壳(1)于连接头(13)上方设有饰管(15)。此外,该外壳(1)前侧可如图14、15所示,设成圆弧形;该内衬罩体(4)亦配合圆弧形而设制。再者,如图16所示,该抽风装置(2),可由横式鼓风机(23)设于风箱(26)内,且由风箱(26)底缘的抽吸口(261)直接在定位体(31)上的长形孔(32)进行抽风作业。本技术具有下述功效。1、上述抽风装置(2)借“6”字形立式鼓风机(21)或横式鼓风机(23)进行抽风,被抽吸的油烟须先经过滤装置(3),因此过滤网(35)可以滤除大部分的油污,且滤过网(35)是呈向后倾斜状配设,故会使油渎向后排至集油槽(43),而当过滤网(35)使用一段时间,亦可拆卸清洗,常保清洁。2、上述过滤网(35)的拆卸方式非常方便,如图13所示,由前端底缘的把手(351)向下拉,使其脱离磁铁(36)的吸附,然后再向前拉,使后端部脱离嵌槽(33),而该コ形的嵌槽(33)除了可供过滤网(35)平时定位外,当过滤网(35)前端脱离磁铁(36)时,可以将其含住,而不会瞬间掉落。3、本技术的另一特色,是将过滤网(35)拆卸清洗时,如图8所示,可由长形孔(32)伸入导风管(22)内壁,甚至可延伸至鼓风机(21)内部,将其清洗干净,以确保排风导烟顺畅,并可提高使用寿命。4、又,平时鼓风机(21)内部的油污,如图12所示,由设于鼓风机(21)底缘的导油管(24)接出流出集油槽(43)内,另两侧的导风管(22)内部的油污,则沿着内壁往下而至过滤网(35),借其导引而经槽道(34)流至集油槽(43)。这样,鼓风机(21)及导风管(22)平时不会积存油污,以提高排风效果,且其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如前所述,将过滤网(35)拆卸,得以清洗内部。5、本技术借助内衬罩体(4)将抽风装置(2)遮盖并供其定位,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欧式排油烟机,包括一外壳、一抽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是呈罩状体,前侧由上而下呈倾斜状,后侧为平直状,其上方设有连接头,前侧设有开关;所述抽风装置是设于外壳内,其鼓风机的出风口与连接头衔接;一过滤装置,是设于抽风装 置底缘;一内衬罩体,是设于外壳的底面,供所述过滤装置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进龙
申请(专利权)人:韩进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