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预制柱和预制梁的对接结构及其对接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831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装配式预制柱和预制梁的对接结构及其对接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该对接结构包括预制柱本体、预制梁本体,预制柱本体顶部中心设有圆柱体,圆柱体外部设有弹性组件,预制梁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纳圆柱体和弹性组件的装配孔;弹性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后套设在圆柱体外部的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的相对端通过多个第一弹性柱连接,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还通过多个第二弹性柱与圆柱体连接,预制柱本体的顶部还设有多个第一纵向螺纹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对接结构通过在预制柱本体顶部中心设置圆柱体,且在圆柱体外周设置弹性组件限制梁和柱的相对位移,提高了梁柱结点稳定性能,且对接方法操作简单,施工难度低。

Butt joint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of prefabricated column and precast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预制柱和预制梁的对接结构及其对接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装配式预制柱和预制梁的对接结构及其对接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浇结构由于其施工周期长,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成本难以控制等问题,而装配式结构则具有一定的优越性,装配式结构就是提前在工厂或其他地点将混凝土浇筑成独立的预制柱或预制梁,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将其拼装搭接成建筑结构,装配式结构中,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决定了结构整体的稳定性,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对接方便且稳定性良好的对接结构和对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装配式预制柱和预制梁的对接结构及其对接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装配式预制柱和预制梁的对接结构,包括预制柱本体、预制梁本体,所述预制柱本体顶部中心设有圆柱体,所述圆柱体外部设有弹性组件,所述预制梁本体上设有用于容纳圆柱体和弹性组件的装配孔;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后套设在圆柱体外部的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所述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的相对端通过多个第一弹性柱连接,所述第一弧形件和第二弧形件还通过多个第二弹性柱与圆柱体连接,所述预制柱本体还通过多个螺栓与预制梁本体连接。较佳地,预制梁本体包括第一预制梁本体和第二预制梁本体,所述第一预制梁本体和第二预制梁本体对接面上均设有纵向弧形凹槽,所述第一预制梁本体上的纵向弧形凹槽和第二预制梁本体的纵向弧形凹槽对接后用于容纳圆柱体以及弹性组件,所述预制柱本体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纵向螺纹孔,第一预制梁本体和第二预制梁本体上设有多个第二纵向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第一纵向螺纹孔与第二纵向螺纹孔连接。较佳地,第一预制梁本体上还设有契形缺口,所述第二预制梁本体上设有与楔形缺口相匹配的楔形块,所述第二纵向螺纹孔包括设在第一预制梁本体上的第一螺纹段和楔形块上的第二螺纹段,所述螺栓穿过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与第一纵向螺纹孔连接。较佳地,预制柱本体和预制梁本体均由矩形钢框以及灌注在其内的混凝土,所述矩形钢框内还设有加固构件,所述加固构件预埋在混凝土中。较佳地,加固构件包括设置在矩形钢框内壁上的梯形钢板,所述矩形钢框内还设有多个水平加劲肋和多个纵向加劲肋。装配式预制柱和预制梁的对接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工厂提前加工好预制柱本体和预制梁本体;S2、现场施工时,先将预制柱本体固定在安装位置;S3、将预制梁本体吊装至预制柱本体的顶部,使预制梁的装配孔套设在圆柱体外部的弹性组件上;S4、将预制梁本体和预制柱本体通过多个螺栓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对接结构通过在预制柱本体顶部中心设置圆柱体,且在圆柱体外周设置弹性组件,目的在于抵抗和消耗应力,限制梁和柱的相对位移,减少因位移产生的应变,提高了梁柱结点稳定性能。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梁和预制柱采用在钢构件内设置加固构件,且灌浇混凝土,提高了独立预制梁和预制柱的承载性能,且设置在矩形钢框内壁上的梯形钢板能够有效防止矩形刚框发生变形,采用预留楔形缺口并拼接相匹配的楔形块的方式,分担了结点处所受的压力荷载,保证梁和柱的牢固连接;本专利技术采用预留螺纹孔方式及钢构件加固结构,使将梁柱牢固连接,减少节点处多因素荷载作用,提高了节点抵抗外力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对接方法操作简单,施工难度低,降低了施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效果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梁和预制柱的截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圆柱体和弹性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预制柱本体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效果图。附图标记说明:1.预制柱本体,2.预制梁本体,3.圆柱体,4.弹性组件,41.第一弧形件,42.第二弧形件,43.第一弹性柱,44.第二弹性柱,5.装配孔,6.第一预制梁本体,7.第二预制梁本体,8.纵向弧形凹槽,9.楔形块,10.矩形钢框,11.加固构件,12.混凝土,13.梯形钢板,14.水平加劲肋,15.纵向加劲肋,16.加固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预制柱和预制梁的对接结构,包括预制柱本体1、预制梁本体2,所述预制柱本体1顶部中心设有圆柱体3,所述圆柱体3外部设有弹性组件4,所述预制梁本体2上设有用于容纳圆柱体3和弹性组件4的装配孔5;如图4所示,所述弹性组件4包括相对设置后套设在圆柱体3外部的第一弧形件41和第二弧形件42,所述第一弧形件41和第二弧形件42的相对端通过多个第一弹性柱43连接,所述第一弧形件41和第二弧形件42还通过多个第二弹性柱44与圆柱体3连接,所述预制柱本体1还通过多个螺栓与预制梁本体2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预制柱本体1顶部中心设置圆柱体3,且在圆柱体3外周设置弹性组件4,弹性组件4通过多个第一弹性柱43消耗圆柱体3与第一弧形件41和第二弧形件42内壁的作用力,且通过第二弹性柱44消耗第一弧形件41和第二弧形件42之间的位移,因此弹性组件4的作用在于抵抗和消耗梁和柱连接节点的内应力,限制梁和柱的相对位移,减少因位移产生的应变,提高了梁柱结点稳定性能。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弹性柱43和第二弹性柱44可以是橡胶柱,也可以是弹簧。本实施例的预制柱和预制梁之间还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增加了连接节点的稳固性。其中,预制梁本体2包括第一预制梁本体6和第二预制梁本体7,所述第一预制梁本体6和第二预制梁本体7对接面上均设有纵向弧形凹槽8,所述第一预制梁本体6上的纵向弧形凹槽8和第二预制梁本体7的纵向弧形凹槽8对接后用于容纳圆柱体3以及弹性组件4,所述预制柱本体1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纵向螺纹孔,第一预制梁本体6和第二预制梁本体7上设有多个第二纵向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第一纵向螺纹孔与第二纵向螺纹孔连接。当预制柱本体1同时与两个预制梁本体2连接时,第一预制梁本体6上的纵向弧形凹槽8和第二预制梁本体7的纵向弧形凹槽8共同构成装配孔5,第一预制梁本体6和第二预制梁本体7分别与其下方对应的预制柱本体1通过多个螺栓连接。其中,如图2所示,第一预制梁本体6上还设有契形缺口,所述第二预制梁本体7上设有与楔形缺口相匹配的楔形块9,所述第二纵向螺纹孔包括设在第一预制梁本体6上的第一螺纹段和楔形块9上的第二螺纹段,所述螺栓穿过第一螺纹段、第二螺纹段与第一纵向螺纹孔连接。目的在于第一预制梁本体6和第二预制梁本体7之间采用预留楔形缺口并拼接相匹配的楔形块的方式,使得第一预制梁本体6和第二预制梁本体7以及预制柱之间共同分担结点处所受的压力荷载,保证梁和柱的牢固连接。其中,如图3所示,预制柱本体1和预制梁本体2均由矩形钢框10以及灌注在其内的混凝土12,所述矩形钢框10内还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预制柱和预制梁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柱本体(1)、预制梁本体(2),所述预制柱本体(1)顶部中心设有圆柱体(3),所述圆柱体(3)外部设有弹性组件(4),所述预制梁本体(2)上设有用于容纳圆柱体(3)和弹性组件(4)的装配孔(5);/n所述弹性组件(4)包括相对设置后套设在圆柱体(3)外部的第一弧形件(41)和第二弧形件(42),所述第一弧形件(41)和第二弧形件(42)的相对端通过多个第一弹性柱(43)连接,所述第一弧形件(41)和第二弧形件(42)还通过多个第二弹性柱(44)与圆柱体(3)连接,所述预制柱本体(1)还通过多个螺栓与预制梁本体(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预制柱和预制梁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柱本体(1)、预制梁本体(2),所述预制柱本体(1)顶部中心设有圆柱体(3),所述圆柱体(3)外部设有弹性组件(4),所述预制梁本体(2)上设有用于容纳圆柱体(3)和弹性组件(4)的装配孔(5);
所述弹性组件(4)包括相对设置后套设在圆柱体(3)外部的第一弧形件(41)和第二弧形件(42),所述第一弧形件(41)和第二弧形件(42)的相对端通过多个第一弹性柱(43)连接,所述第一弧形件(41)和第二弧形件(42)还通过多个第二弹性柱(44)与圆柱体(3)连接,所述预制柱本体(1)还通过多个螺栓与预制梁本体(2)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预制柱和预制梁的对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梁本体(2)包括第一预制梁本体(6)和第二预制梁本体(7),所述第一预制梁本体(6)和第二预制梁本体(7)对接面上均设有纵向弧形凹槽(8),所述第一预制梁本体(6)上的纵向弧形凹槽(8)和第二预制梁本体(7)的纵向弧形凹槽(8)对接后用于容纳圆柱体(3)以及弹性组件(4),所述预制柱本体(1)的顶部设有多个第一纵向螺纹孔,第一预制梁本体(6)和第二预制梁本体(7)上设有多个第二纵向螺纹孔,所述螺栓穿过第一纵向螺纹孔与第二纵向螺纹孔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杰陈国新刘健罗立权郑文英何金春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