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除热轧卷板耐候钢表面红锈的轧制温度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71753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22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除热轧卷板耐候钢表面红锈的轧制温度控制方法,所述轧制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加热温度控制;(2)粗轧中间坯温度和厚度控制;(3)精轧终轧温度控制;(4)卷取温度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热轧卷板耐候钢的板坯厚度为200mm,成品厚度为2.0‑14.0mm,将成品分为2.0≤t≤3.5mm、3.5<t≤6.0mm、6.0<t≤8.0mm、8.0<t≤14.0mm四段分别控制轧制温度,通过合理控制加热温度、粗轧中间坯温度和厚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达到对轧制温度进行优化,消除了高Si含量热轧卷板耐候钢表面的红锈,提高了热轧卷板耐候钢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消除热轧卷板耐候钢表面红锈的轧制温度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轧制
,具体涉及一种消除热轧卷板耐候钢表面红锈的轧制温度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耐候钢,即耐大气腐蚀钢,在大气中有良好耐蚀性的低合金高强度钢。使用过程中表面会逐步形成一层致密的附着牢固的腐蚀产物保护膜,阻止大气中的氧、水及其他腐蚀性介质对基体的进一步腐蚀,使其腐蚀速率相对碳钢大大降低,因此广泛应用于在铁路、集装箱、桥梁和海洋工程等领域。为了提高耐候钢的耐腐蚀性往往需要添加Si、Cu、P、Cr、Ni等耐腐蚀合金元素,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但是Cu、Ni、Cr元素的合金成本较高,提高了生产成本,往往通过提高耐候钢Si含量,控制较低的Cu、P、Cr含量以满足耐腐蚀性能,由于Si含量增高,导致低成本的热轧卷板耐候钢表面容易生成带状或片状的红锈,影响热轧卷板耐候钢的表明质量。因此,开发消除热轧卷板耐候钢表面红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除热轧卷板耐候钢表面红锈的轧制温度控制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消除热轧卷板耐候钢表面红锈的轧制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n(1)加热温度控制:板坯在加热炉中加热,热轧卷板成品厚度t为2.0 mm≤t≤14.0mm,一加热段加热温度为1000-1150℃;/n二加热段加热温度按照成品厚度t规格分为:2.0 mm≤t≤3.5mm、加热温度为1290±20℃、均热温度为1285±20℃、出炉温度为1250±20℃,3.5mm<t≤6.0mm、加热温度为1285±20℃、均热温度为1280±20℃、出炉温度为1230±20℃,6.0 mm<t≤8.0mm、加热温度为1265±20℃、均热温度为1260±20℃、出炉温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消除热轧卷板耐候钢表面红锈的轧制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轧制温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加热温度控制:板坯在加热炉中加热,热轧卷板成品厚度t为2.0mm≤t≤14.0mm,一加热段加热温度为1000-1150℃;
二加热段加热温度按照成品厚度t规格分为:2.0mm≤t≤3.5mm、加热温度为1290±20℃、均热温度为1285±20℃、出炉温度为1250±20℃,3.5mm<t≤6.0mm、加热温度为1285±20℃、均热温度为1280±20℃、出炉温度为1230±20℃,6.0mm<t≤8.0mm、加热温度为1265±20℃、均热温度为1260±20℃、出炉温度为1210±20℃,8.0<t≤14.0mm、加热温度为1255±20℃、均热温度为1250±20℃、出炉温度为1200±20℃;在炉加热时间合计140-200min;
(2)粗轧中间坯温度和厚度控制:板坯粗轧,成品厚度为2.0mm≤t≤3.5mm、粗轧结束时中间坯的温度控制为1090±20℃、中间坯厚度控制为32mm,3.5mm<t≤6.0mm、粗轧结束时中间坯的温度控制为1070±20℃、中间坯厚度控制为34mm,6.0mm<t≤8.0mm、粗轧结束时中间坯的温度控制为1060±20℃、中间坯厚度控制为45mm,8.0mm<t≤14.0mm、粗轧结束时中间坯的温度控制为1050±20℃、中间坯厚度控制为50mm;
(3)精轧终轧温度控制:板坯精轧,成品厚度为2.0mm≤t≤3.5mm、精轧结束时温度控制在870±20℃,3.5mm<t≤6.0mm、精轧结束时温度控制在880±20℃,6.0mm<t≤8.0mm、精轧结束时温度控制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博王宝华张振全邢俊芳张晓磊薛启河
申请(专利权)人: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