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头轧制线的温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7326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2 01:58
在无头轧制线中,随着行进间板厚变更而被轧材的速度变化。温度控制装置预测计算伴随着行进间板厚变更的被轧材的速度变化量,将速度模式更新。温度控制装置基于最新的速度模式和热交换器的入侧的被轧材的温度计测值,执行将被轧材冷却的冷却水量的前馈控制。与前馈控制并行地,温度控制装置执行基于热交换器的出侧的被轧材的温度计测值和目标值的误差的冷却水量的反馈控制。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of endless rolling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无头轧制线的温度控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头轧制线的温度控制装置。更详细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在无头轧制线中对被轧材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日本特开平8-300010号公报中,公开了进行将轧机的出侧的被轧材的目标板厚在轧制中即行进间进行变更的行进间板厚变更(flyingthicknesschange)的热轧装置。热轧装置具备粗轧机和精轧机。将由粗轧机轧制的板坯称作粗条,在粗轧机中,压下直到达到作为中间制品的粗条的目标厚度。精轧机将来自粗轧机的粗条连续地轧制,使其板厚成为目标的制品板厚。将由精轧机轧制后的粗条称作板条(strip)。由于根据位置而叫法变化,所以在本说明书中,将跨越粗轧机、精轧机、精轧机出侧中的两个以上的被轧材简称作“轧材”。行进间板厚变更通过用粗轧机的目标条厚的变更及/或精轧机出侧的目标(制品)板厚的变更来进行。根据行进间板厚变更,能够由单一的板坯制造板厚不同的多个卷。近年来,建设了将连铸机与热轧线直接连结来制造卷的无头轧制线。在无头轧制线中,不需要在将用连铸机铸造的板坯暂且冷却后为了热轧线中的轧制而将板坯再加热。因而,通过无头轧制线,能够削减伴随着卷的制造的能量消耗量削减。作为关于无头轧制线中的行进间板厚变更的技术,有日本特许第5733230号说明书的温度控制装置。该温度控制装置在因为行进间板厚变更在先材与后续材的板厚不同的情况下,计算轧材的速度变化量,以使得当后续材的前端位于精轧机的出侧时,能够使后续材前端部的温度包含在希望范围中。该温度控制装置还基于计算出的轧材的速度变化量,在在先材的后端部穿过精轧机之前,将轧材的速度变更而设为一定。该温度控制装置还变更精轧机具有的机架(stand)的轧辊间隙及这些机架之间的张力,以使行进间板厚变更后的轧材(即,后续材)的板厚成为希望厚度。通过这样的温度控制,能够将后续材的温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但是,上述温度控制是基于行进间板厚变更前的预测来变更精轧机具有的机架的轧辊间隙及这些机架之间的张力。此外,在上述温度控制中,当在先材的后端部穿过精轧机时,能够使精轧机出侧的轧材的速度成为一定。但是,在无头轧制线中,受连铸机的铸造速度支配,不能将轧材的速度变更为希望的速度。因而,在也考虑到这样的速度变化制约的情况下,上述温度控制不充分,有改善的余地。作为关于无头轧制线中的行进间板厚变更的其他技术,有日本特开2010-529907号公报的温度控制装置。该温度控制装置检测或预先设定板坯的铸造速度或质量流(massflow)(板厚×铸造速度),考虑铸造速度或质量流的变化量来控制精轧机的出侧的板条的温度。但是,该温度控制不能进行将伴随着行进间板厚变更的粗轧机及/或精轧机出侧的速度变化纳入到速度模式中的控制。因此,对于伴随着行进间板厚变更的轧材的速度变化的对策不充分,有改善的余地。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300010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5733230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0-52990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那样的课题而做出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无头轧制线中进行轧材的行进间板厚变更的情况下提高该轧材的温度的控制性的温度控制装置。用来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在连铸机与热轧线直接连结的无头轧制线中对轧制的被轧材的温度进行控制的无头轧制线的温度控制装置。上述无头轧制线具备:加热炉,对从上述连铸机抽出的被轧材进行加热;轧机,对从上述加热炉抽出的被轧材使用多个机架进行轧制;热交换装置,设在上述轧机的下游侧而与上述轧机的轧制后的被轧材进行热交换,以及/或者,设在上述轧机的机架间而与上述轧机的轧制中的被轧材进行热交换;下游侧温度计,设在上述热交换装置的下游侧;以及上游侧温度计,设在上述热交换装置的上游侧。上述温度控制装置构成为,进行如下操作:基于包括被轧材的板长的目标值即目标板长、上述轧机的出侧的被轧材的板厚的目标值即轧机出侧目标板厚、和经过上述下游侧温度计的设置部位时的被轧材的温度的目标值即目标温度的作业指令,计算设定了机架出侧目标板厚的板厚计划,所述机架出侧目标板厚是各机架的出侧的被轧材的板厚的目标值;基于上述板厚计划和各机架的出侧的被轧材的速度,对当上述轧机出侧目标板厚被变更时发生变化的各机架的出侧的被轧材的速度变化量进行预测计算;基于上述速度变化量,制作被轧材的速度模式;执行基于被轧材的最新的速度模式和来自上述上游侧温度计的温度计测值的热交换量的前馈控制;执行基于来自上述下游侧温度计的温度计测值与上述目标温度的误差的上述热交换装置中的热交换量的反馈控制。上述温度控制装置构成为,还进行如下操作:在在先材的前端部被从上述加热炉抽出的时刻,进行上述在先材的速度模式的制作;在上述在先材的前端部到达了上述轧机的时刻,进行上述在先材的速度模式的第一次更新;在后续材的前端部被从上述加热炉抽出的时刻,进行上述在先材的速度模式的第二次更新和上述后续材的速度模式的制作;在上述后续材的前端部到达了上述轧机的时刻,进行上述在先材的速度模式的第三次更新和上述后续材的速度模式的更新。也可以是,上述温度控制装置构成为,还进行如下操作:基于上述作业指令,计算作为当上述轧机出侧目标板厚被变更时将上述轧机的出侧的被轧材的板厚变更所需要的时间的板厚变更时间;通过将上述速度变化量除以上述板厚变更时间,计算上述轧机出侧目标板厚被变更时的各机架的出侧的被轧材的速度变化率;在存在上述速度变化率为允许范围外的值的机架的情况下,将该机架的上述机架出侧目标板厚变更。也可以是,上述温度控制装置构成为,还进行如下操作:计算上述轧机出侧目标板厚被变更时的各机架的压下率;在存在上述压下率为允许范围外的值的机架的情况下,将该机架的上述机架出侧目标板厚变更。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预测计算伴随着行进间板厚变更的被轧材的速度变化量,基于该速度变化量制作或更新速度模式,执行热交换装置中的热交换量的前馈控制及反馈控制。因而,能够将轧机的出侧的在先材及后续材的温度以较高的精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附图说明图1是说明应用了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温度控制装置的无头轧制线的结构的一例的图。图2是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温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图3是说明轧制中的板厚变更点的移动状况的图。图4是表示精轧机的各机架的出侧的板坯或粗条(轧材)的速度的图。图5是说明板坯或粗条(轧材)的板厚和机架间出侧速度逐渐变化时的问题的图。图6是说明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1的温度控制装置进行关于行进间板厚变更的动作时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在图6中说明的各时刻的板坯、粗条或板条(轧材)的移动状况的图。图8是表示在图6中说明的各时刻的板坯、粗条或板条(轧材)的移动状况的图。图9是说明式(6)的图。图10是表示速度模式制作功能所制作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头轧制线的温度控制装置,在连铸机与热轧线直接连结而成的无头轧制线中控制被轧制的被轧材的温度,其特征在于,/n具备:/n加热炉,对从上述连铸机抽出的被轧材进行加热;/n轧机,对从上述加热炉抽出的被轧材使用多个机架进行轧制;/n热交换装置,设在上述轧机的下游侧而与上述轧机的轧制后的被轧材进行热交换,以及/或者,设在上述轧机的机架间而与上述轧机的轧制中的被轧材进行热交换;/n下游侧温度计,设在上述热交换装置的下游侧;以及/n上游侧温度计,设在上述热交换装置的上游侧;/n上述温度控制装置构成为,进行如下操作:/n基于包括被轧材的板长的目标值即目标板长、上述轧机的出侧的被轧材的板厚的目标值即轧机出侧目标板厚、和经过上述下游侧温度计的设置部位时的被轧材的温度的目标值即目标温度的作业指令,计算设定了机架出侧目标板厚的板厚计划,所述机架出侧目标板厚是各机架的出侧的被轧材的板厚的目标值;/n基于上述板厚计划和各机架的出侧的被轧材的速度,对当上述轧机出侧目标板厚被变更时发生变化的各机架的出侧的被轧材的速度变化量进行预测计算;/n基于上述速度变化量,制作被轧材的速度模式;/n执行基于被轧材的最新的速度模式和来自上述上游侧温度计的温度计测值的热交换量的前馈控制;/n执行基于来自上述下游侧温度计的温度计测值与上述目标温度的误差的上述热交换装置中的热交换量的反馈控制;/n上述温度控制装置构成为,还进行如下操作:/n在在先材的前端部被从上述加热炉抽出的时刻,进行上述在先材的速度模式的制作;/n在上述在先材的前端部到达了上述轧机的时刻,进行上述在先材的速度模式的第一次更新;/n在后续材的前端部被从上述加热炉抽出的时刻,进行上述在先材的速度模式的第二次更新和上述后续材的速度模式的制作;/n在上述后续材的前端部到达了上述轧机的时刻,进行上述在先材的速度模式的第三次更新和上述后续材的速度模式的更新。/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无头轧制线的温度控制装置,在连铸机与热轧线直接连结而成的无头轧制线中控制被轧制的被轧材的温度,其特征在于,
具备:
加热炉,对从上述连铸机抽出的被轧材进行加热;
轧机,对从上述加热炉抽出的被轧材使用多个机架进行轧制;
热交换装置,设在上述轧机的下游侧而与上述轧机的轧制后的被轧材进行热交换,以及/或者,设在上述轧机的机架间而与上述轧机的轧制中的被轧材进行热交换;
下游侧温度计,设在上述热交换装置的下游侧;以及
上游侧温度计,设在上述热交换装置的上游侧;
上述温度控制装置构成为,进行如下操作:
基于包括被轧材的板长的目标值即目标板长、上述轧机的出侧的被轧材的板厚的目标值即轧机出侧目标板厚、和经过上述下游侧温度计的设置部位时的被轧材的温度的目标值即目标温度的作业指令,计算设定了机架出侧目标板厚的板厚计划,所述机架出侧目标板厚是各机架的出侧的被轧材的板厚的目标值;
基于上述板厚计划和各机架的出侧的被轧材的速度,对当上述轧机出侧目标板厚被变更时发生变化的各机架的出侧的被轧材的速度变化量进行预测计算;
基于上述速度变化量,制作被轧材的速度模式;
执行基于被轧材的最新的速度模式和来自上述上游侧温度计的温度计测值的热交换量的前馈控制;
执行基于来自上述下游侧温度计的温度计测值与上述目标温度的误差的上述热交换装置中的热交换量的反馈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乡和寿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