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流阻鳍片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6245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流阻鳍片散热器,包括外壳和底板,外壳上方设有散热风扇,底板上设有安装口,外壳内设有散热鳍片组、设在安装口上的导热板和若干条导热管,散热鳍片组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热管通道;导热管包括通过第一导热管通道与散热鳍片组连接的第一段导热管和与导热板连接的第二段导热管,第一段导热管和第二段导热管相连通;散热鳍片组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相邻散热鳍片之间形成鳍片通道,每个散热鳍片的一侧边对应位置均设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的开口朝向底板的上表面,多个散热鳍片的第一缺口相连组合成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与鳍片通道相垂直。该低流阻鳍片散热器可降低系统阻抗,提高散热效果。

A low flow resistance fin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流阻鳍片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
,尤其涉及一种低流阻鳍片散热器。
技术介绍
随着高速数据处理的需求,促使芯片在制造与设计上不断的进步,使其功能与速度日益强大,在此同时,工作电压与工作频率也相对提高,使得CPU的发热功率大幅的提升,过高的工作温度将会影响到CPU的正常工作,因此良好的散热装置是为计算机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必要设备。而随着CPU技术不断的进步,散热装置亦需随着不断的改进,以达到所需的散热效果。目前散热装置包括有一散热器及一散热风扇,其中散热器包含有一本体及多个设置于本体上的散热鳍片所构成,散热器是以本体贴覆于CPU上,由本体来传递CPU的热能至散热鳍片上,通过散热鳍片的设计来增加散热面积,而散热风扇系装设于散热鳍片上,散热风扇提供风力吹向散热鳍片,使散热鳍片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达到散热的目的。传统的散热鳍片的底部是完全接触在本体上,当风扇气流通过鳍片通道时,散热鳍片下方的本体会阻碍气流运动,且两相邻风扇的气流会在鳍片与本体连接处互相干扰,形成较大的系统阻抗,从而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流阻鳍片散热器,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底部的底板,所述外壳上方设有用于加速空气流动的散热风扇,所述底板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外壳内设有散热鳍片组、设在所述安装口上的导热板和若干条导热管,所述散热鳍片组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热管通道;所述导热管包括通过第一导热管通道与散热鳍片组连接的第一段导热管和与所述导热板连接的第二段导热管,所述第一段导热管和第二段导热管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组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相邻的散热鳍片之间形成鳍片通道,每个所述散热鳍片的一侧边对应位置均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开口朝向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多个散热鳍片的第一缺口相连组合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流阻鳍片散热器,包括外壳和设于外壳底部的底板,所述外壳上方设有用于加速空气流动的散热风扇,所述底板上设有安装口,所述外壳内设有散热鳍片组、设在所述安装口上的导热板和若干条导热管,所述散热鳍片组上设有若干个第一导热管通道;所述导热管包括通过第一导热管通道与散热鳍片组连接的第一段导热管和与所述导热板连接的第二段导热管,所述第一段导热管和第二段导热管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组包括多个平行间隔设置的散热鳍片,相邻的散热鳍片之间形成鳍片通道,每个所述散热鳍片的一侧边对应位置均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缺口的开口朝向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多个散热鳍片的第一缺口相连组合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鳍片通道相垂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群耀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龙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