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烹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5655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热烹调器中,加热室外的送风机吸入加热室中的空气,并送出到上管道及横管道中。进入到上管道的气流被上加热器加热而从上吹出口回流到加热室中,在上管道中配置由催化剂加热的加热器所加热的催化剂块,分解气流中所含有的油烟或香物质。在上管道的内壁面上实施催化剂涂饰,增强油烟或香物质的分解性能。横管道与上管道的构造相同。上管道及横管道的剖面内的上加热器及横加热器的发热量分布与管道剖面内的风量分布一致地被设定为风量大的一侧发热量大。催化剂块也偏向管道剖面内的前述加热器的发热量大的一侧地进行设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热风来对被烹调物进行加热烹调的加热烹调器
技术介绍
电热对流烘箱、热气撞击方式烘箱等,在放入了被烹调物的加热室中形成热风的循环气流来对被烹调物进行加热烹调的加热烹调器已被公知或使用。在文献中,在实公平6-23841号公报、特开平9-145063号公报、特开平11-166737号公报、特开2000-329351号公报、特开2001-311518号公报等中能够见到热风循环方式加热烹调器的例子。此外,在特表平9-503334号公报中能够见到热气撞击方式加热烹调器的例子。在这些例子中,在特开2001-311518号公报中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也在向加热室中送风的管道上配置有加热器。在此,基于图33及图34来说明成为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前提的热风循环方式加热烹调器的构造。图33是加热烹调器的正视图,图34是其垂直剖视图。加热烹调器1具有长方体状的箱体10。在箱体10的内部设置有长方体状的加热室11。加热室11的上下由顶板壁12及底面壁13构成。内侧壁14、左内侧壁15、右内侧壁16构成了加热室11的四周中的三方。四周中的剩余一方由开闭自如的门17构成。在门17及加热室11的各壁部上实施隔热处理。如上所述,通过壁与门而包围了六个面的加热室11具有的内部尺寸为高度230mm、宽度408mm、内深345mm。另外,本说明书中所出现的尺寸、速度、温度等的数字仅表示一个优选例,专利技术的范围不受此限。在内侧壁14的外侧设置送风装置20。送风装置20在风扇罩21中配置了离心风扇22。通过后述的可正反转型马达来使该离心风扇22正反地旋转。风扇罩21是2方向分路型,具有上排出口23及横排出口24。上排出口23与设于顶板壁12的外侧的上管道25连接。横排出口24与设于左内侧壁15的外侧的横管道26连接。上管道25具有朝向加热室11开口的上吹出口30。横管道26具有朝向加热室11开口的横吹出口31。在内侧壁14上设置有送风装置20的吸入口32。上吹出口30由直径11mm的筒状小孔的集合构成。横吹出口31和吸入口32由直径5mm的小孔的集合构成。如图34所示,在上管道25中配置有上加热器40。在横管道26中配置有横加热器41。在右内侧壁16的外侧配置有高频加热装置42及控制部43,所述高频加热装置42辅助由上加热器40及横加热器41所进行的加热,所述控制部43进行加热烹调器1整体的运转控制。右内侧壁16的外侧前表面成为相对于控制部43输入指示的操作面板44(参照图33)。在底面壁13上配置有用于载置被烹调物的转台50。在转台50上根据被烹调物的种类而载置有烤架或搁物架等的支承机构。51是转台驱动马达。加热烹调器1的动作如下。首先,打开门17。然后,在转台50上载置从烤架或搁物架等的支承机构选出的适合被烹调物的种类的机构。在该支承机构上直接或在装入容器的状态下放置被烹调物。其后,关闭门17。在关闭门17后,从操作面板44来输入烹调条件。控制部43基于所输入的烹调条件,从预先程序化的多个烹调方法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然后,控制部43驱动送风装置20、上加热器40、横加热器41、高频加热装置42、及转台驱动马达51,开始加热烹调。例如,在制作烤鸡肉的情况下,在转台50上设置烤架,在其上放置肉块。关闭门17,从操作面板44所显示的菜单中选择“烤鸡肉”。于是,控制部43使得送风装置20、上加热器40、横加热器41、高频加热装置42、及转台驱动马达51在“烤鸡肉”烹调模式下工作。上加热器40的电功率为1700w,横加热器41的电功率为1200w。从上吹出口30与横吹出口31中分别吹出出口温度为300℃以上的热风。控制部43控制送风装置20,使得从上吹出口30吹出的风速为65km/h以上,从横出口31吹出的风速为30km/h以下。转台50的转速被设定为6rpm。在上述情况下,形成向被烹调物吹附高速热风的热气撞击方式加热烹调,肉块高速地被烹调。加热室11中的温度被自动地调整为通过操作面板44而输入的设定温度。设定温度的上限为300℃。接着,说明制作松糕的情况。在转台50上设置搁物架。然后,在转台50上及搁物架上分别放置蛋糕的原始材料。关闭门17,从操作面板44所显示的菜单中选择“松糕”。于是,控制部43使得送风装置20、上加热器40、横加热器41、高频加热装置42、及转台驱动马达52在“松糕”烹调模式下工作。转台50的转速保持6rpm不变。这次,控制部43控制送风装置20,使得从上吹出口30吹出风速为30km/h以下的热风,从横出口31吹出风速为40km/h以下的热风。在这种情况下,形成2级热风循环方式加热烹调,放置于转台50之上及搁物架之上的蛋糕的原始材料被分别加工成暄腾腾的松糕。从上方吹压的热风是低速的,不会压坏正在膨胀的蛋糕原始材料。在加热烹调中,有时也分别单独地使用热风与高频,有时也同时产生热风与高频,利用其共同作用来进行加热。根据烹调程序或使用者的选择,来大致区分使用热风或高频的单独作用或共同作用。上述加热烹调器1通过调节送风装置20的吹出风量比率、风量本身、及风速,此外通过调节上加热器40及横加热器41的发热量及高频加热装置42的输出,能够对应各种的被烹调物及各种的烹调方法。若用上述加热烹调器1来进行加热烹调,则从被烹调物上升起油脂或香气物质。油脂变为油烟而污染加热室或管道的内部。此外,附着在被烹调物上而损害被烹调物的味道。香气物质也暴露在高温下而变质。变质了的香气物质若附着在被烹调物上,则损害被烹调物的味道。因此,一直以来,有人提出通过催化剂来分解油烟或香气物质。例如,在特开平4-62324号公报中记载有,在加热食品的容器内配置了除臭催化剂与催化剂加热机构的构成。在特表2000-510568号公报中记载着具有催化剂转换器的再循环式烹调烘箱。此外,在特开平10-202112号公报中记载有在内部涂饰上设置了催化剂保护膜的加热烹调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烹调器,能够充分地发挥催化剂的功能,而高效地分解油烟及香气物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如下所述地构成加热烹调器。该加热烹调器在加热室内设置有热风的吹出口与吸入口,在加热室外设置有形成前述热风的送风机与热源,从而在加热室内形成高温的循环气流,通过该循环气流来进行被烹调物的加热烹调。在所述加热烹调器中,在向所述吹出口的引导热风的管道中配置有催化剂块及热源,所述催化剂块对从前述被烹调物产生的物质进行分解,所述热源加热该催化剂块。前述热源与前述催化剂块的多个面对置地设置。根据该构成,催化剂块从多个方向接受放射热,快速达到催化剂发挥作用的温度。由此,能够从较早阶段发挥催化剂的功能。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下所述地构成前述构成的加热烹调器。即,在前述催化剂块的多个面中,1个面为朝着循环气流吹来的方向的面。根据该构成,由热源所加热的循环气流穿过催化剂块中。催化剂块从内外两方被加热,快速达到催化剂发挥作用的温度。由此,能够较早地发挥催化剂的功能。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下所述地构成前述构成的加热烹调器。即,在前述催化剂块的多个面中,1个面是朝着循环气流吹来的方向的面,其它的1个面是与其相反一侧的面。根据该构成,循环气流不仅加热直接吹压的面,也加热其相反一侧的面。由此,无论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烹调器,在加热室内设置有热风的吹出口与吸入口,在加热室外设置有形成前述热风的送风机与热源,从而在加热室内形成高温的循环气流,通过该循环气流来进行被烹调物的加热烹调,其中在将热风导向所述吹出口的管道中配置有催化剂块及热源,所述 催化剂块对从前述被烹调物产生的物质进行分解,所述热源加热该催化剂块,并且前述热源与前述催化剂块的多个面对置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仲生泰那须唯岩本雅之安藤有司桥本隆司入江敏之有田彻一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