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智能柔性变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5004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风力发电机智能柔性变桨装置,包括桨叶,所述桨叶外侧连接有轮毂,且轮毂内部安装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内侧连接有转速传感单元,所述桨叶与轮毂之间安装有连接座,且连接座内侧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侧安装有活动板块,且活动板块一侧连接有复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当风力稍微减小后,第二弹簧在外杆内挤压内杆向外伸长,从而使得外杆连接的连接块的弧形槽挤压圆锥杆向外移动,从而使圆锥杆连接的连接杆向固定外杆的方向进行移动,侧使得连接杆连接的活动内杆在固定外杆内部进行缩入,之后连接杆挤压第一弹簧并使得第一弹簧挤压滑环与之漂浮板进行复位,从而实现了桨叶自动复位的功能。

Intelligent flexible pitch device of wind turb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力发电机智能柔性变桨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桨叶变桨
,尤其涉及风力发电机智能柔性变桨装置。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机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主要由叶片,发电机,机械部件和电气部件组成,根据旋转轴的不同,风力发电机主要分为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和垂直轴风力发电机两类,目前市场上水平轴风力发电机占主流位置。现有的风力发电机智能柔性变桨装置不具备掌握风机转速的装置,并且不具备对风机桨叶进行有效变桨的机构,而且不具备风力减小后的桨叶自动复位的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风力发电机智能柔性变桨装置不具备掌握风机转速的装置,并且不具备对风机桨叶进行有效变桨的机构,而且不具备风力减小后的桨叶自动复位的机构的缺点,而提出的风力发电机智能柔性变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风力发电机智能柔性变桨装置,包括桨叶,所述桨叶外侧连接有轮毂,且轮毂内部安装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内侧连接有转速传感单元,所述桨叶与轮毂之间安装有连接座,且连接座内侧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侧安装有活动板块,且活动板块一侧连接有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另一侧安装有变桨机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桨叶通过转轴、活动板块与连接座构成活动结构,且活动板块的中轴线与连接座的中轴线相重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复位机构内部包括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外侧连接有活动内杆,所述活动内杆外部安装有固定外杆,且固定外杆内侧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一侧安装有滑环,且滑环另一侧连接有漂浮板,所述连接杆底端安装有圆锥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连接杆通过活动内杆与固定外杆构成伸缩结构,且连接杆通过第一弹簧与滑环构成弹性结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变桨机构内部包括有连接块,且连接块内侧开设有弧形槽,所述连接块外侧安装有内杆,且内杆外部连接有外杆,所述外杆内侧连接有第二弹簧,且外杆底端安装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外侧连接有活动连接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内杆通过第二弹簧与外杆构成弹力结构,且外杆通过活动连接件与平衡板构成转动结构。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转速传感单元能够随着轮毂在风力的作用下转动时,能够将其风机桨叶的转速准确采集,并且通过采集信号将其信号发送到控制柜,从而使得控制柜内部的主板接收信号,从而将其调整风机桨叶的转速,从而避免桨叶转速过高导致桨叶受损。2、本技术中,在变桨机构的作用下,当轮毂桨叶随着风力进行转动时,当风速越大,则使得桨叶转动越快,由于转动离心的原因,从而使得漂浮板在固定外杆上进行向前滑动,从而抵压滑环在固定外杆上进行移动,则挤压弹簧,从而使得与之弹簧一端连接的连接杆通过与之固定外杆之间活动连接的活动内杆进行向前伸长,则使得连接杆底端的圆锥杆进行进入连接块的弧形槽内,由于圆锥杆是有宽到窄的变化,则当圆锥杆插入弧形槽的同时,从而挤压弧形槽连接的连接块向内杆的一侧进行转动,则连接块连接的活动板块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转轴连接的桨叶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变桨,通过这样的设置,桨叶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变桨。3、本技术中,在复位机构的作用下,当风力稍微减小后,第二弹簧在外杆内挤压内杆向外伸长,从而使得外杆连接的连接块的弧形槽挤压圆锥杆向外移动,从而使圆锥杆连接的连接杆向固定外杆的方向进行移动,侧使得连接杆连接的活动内杆在固定外杆内部进行缩入,之后连接杆挤压第一弹簧并使得第一弹簧挤压滑环与之漂浮板进行复位,从而实现了桨叶自动复位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风力发电机智能柔性变桨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复位机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桨叶;2、轮毂;3、控制柜;4、转速传感单元;5、连接座;6、转轴;7、活动板块;8、复位机构;801、连接杆;802、活动内杆;803、固定外杆;804、第一弹簧;805、滑环;806、漂浮板;807、圆锥杆;9、变桨机构;901、连接块;902、弧形槽;903、内杆;904、外杆;905、第二弹簧;906、平衡板;907、活动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4,风力发电机智能柔性变桨装置,包括桨叶1、轮毂2、控制柜3、转速传感单元4、连接座5、转轴6、活动板块7、复位机构8、连接杆801、活动内杆802、固定外杆803、第一弹簧804、滑环805、漂浮板806、圆锥杆807、变桨机构9、连接块901、弧形槽902、内杆903、外杆904、第二弹簧905、平衡板906和活动连接件907,桨叶1外侧连接有轮毂2,且轮毂2内部安装有控制柜3,控制柜3内侧连接有转速传感单元4,桨叶1与轮毂2之间安装有连接座5,且连接座5内侧连接有转轴6,转轴6一侧安装有活动板块7,且活动板块7一侧连接有复位机构8,复位机构8能够保证风力减弱之后,桨叶1能够自动复位,复位机构8另一侧安装有变桨机构9,变桨机构9能够在风速较大的情况下实现桨叶1自动变桨的功能,体现了智能化的效果。进一步的,桨叶1通过转轴6、活动板块7与连接座5构成活动结构,且活动板块7的中轴线与连接座5的中轴线相重合,桨叶1通过转轴6连接连接座5内部的活动板块7,活动板块7与之桨叶1可以通过转轴6进行相互转动。进一步的,复位机构8内部包括有连接杆801,且连接杆801外侧连接有活动内杆802,活动内杆802外部安装有固定外杆803,且固定外杆803内侧连接有第一弹簧804,第一弹簧804一侧安装有滑环805,且滑环805另一侧连接有漂浮板806,连接杆801底端安装有圆锥杆807,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由于转动时候的离心的原因,从而使得漂浮板806在固定外杆803上进行向前滑动。进一步的,连接杆801通过活动内杆802与固定外杆803构成伸缩结构,且连接杆801通过第一弹簧804与滑环805构成弹性结构,漂浮板806通过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前滑动,则挤压滑环805向前移动,从而挤压第一弹簧804对其连接杆801向前推动,从而使得连接杆801连接的圆锥杆807插入弧形槽902内,则实现桨叶1的变桨工作。进一步的,变桨机构9内部包括有连接块901,且连接块901内侧开设有弧形槽902,连接块901外侧安装有内杆903,且内杆903外部连接有外杆904,外杆904内侧连接有第二弹簧905,且外杆904底端安装有平衡板906,平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风力发电机智能柔性变桨装置,包括桨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1)外侧连接有轮毂(2),且轮毂(2)内部安装有控制柜(3),所述控制柜(3)内侧连接有转速传感单元(4),所述桨叶(1)与轮毂(2)之间安装有连接座(5),且连接座(5)内侧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一侧安装有活动板块(7),且活动板块(7)一侧连接有复位机构(8),所述复位机构(8)另一侧安装有变桨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风力发电机智能柔性变桨装置,包括桨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1)外侧连接有轮毂(2),且轮毂(2)内部安装有控制柜(3),所述控制柜(3)内侧连接有转速传感单元(4),所述桨叶(1)与轮毂(2)之间安装有连接座(5),且连接座(5)内侧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一侧安装有活动板块(7),且活动板块(7)一侧连接有复位机构(8),所述复位机构(8)另一侧安装有变桨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智能柔性变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1)通过转轴(6)、活动板块(7)与连接座(5)构成活动结构,且活动板块(7)的中轴线与连接座(5)的中轴线相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智能柔性变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8)内部包括有连接杆(801),且连接杆(801)外侧连接有活动内杆(802),所述活动内杆(802)外部安装有固定外杆(803),且固定外杆(803)内侧连接有第一弹簧(804),所述第一弹簧(804)一侧安装有滑环(805),且滑环(8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明强谭维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易驱动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