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侧入式背光结构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侧入式背光结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背光源是液晶显示面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为液晶面板提供光源,背光源的光学效果直接关系到液晶显示器的视觉效果。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对液晶显示器的要求越发严苛,故背光源的要求也是愈发严苛。且由于全面屏的潮流,目前屏占比已成为衡量背光模组的一项重要参数。可视区域屏占比是指背光模组的可视区域面积占背光模组整体面积的比例。现有影响手机背光屏占比的主要因素是入光侧的边界,现有技术中解决方法,将灯条与灯板组装后,可以将灯板通过胶带粘贴在背光底部的框体上,减小常规用于粘接灯条的胶框,从而达到减小入光侧边界的效果。但是会存在以下缺陷:1、如图1所示,由于LED灯的发光情况,导致底部R角处11发生聚光,从而在底部R角处11产生暗影12;2、仅减小了用于粘接灯条的胶框宽度,混光效果差(未减小混光距离,只能压缩混光距离),导致灯前萤火虫效应(Hotspot)产生,影响光学效果。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侧入式背光结构及显示装置,用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入式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框体;/n灯板,设于所述框体上,所述灯板上设有一背光源;/n反射片,设于所述框体;/n第一导光板,设于所述灯板上且抵靠在所述背光源的出光面,所述第一导光板包括扩散粒子;/n第二导光板,设于所述反射片上且连接所述第一导光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入式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
灯板,设于所述框体上,所述灯板上设有一背光源;
反射片,设于所述框体;
第一导光板,设于所述灯板上且抵靠在所述背光源的出光面,所述第一导光板包括扩散粒子;
第二导光板,设于所述反射片上且连接所述第一导光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光板包括扩散粒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扩散片,设于所述第一导光板以及所述第二导光板上;
增光片,设于所述扩散片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光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光板以及所述第二导光板的高度相同;
所述第一导光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导光板的上表面相齐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入式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科,散迎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