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8499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其中,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显示区的边缘区域且与非显示区相邻的边缘子像素;导光结构,位于显示基板出光侧,且至少部分位于边缘区域并从边缘区域向非显示区延伸,在垂直于显示基板的方向上,导光结构覆盖边缘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区域,导光结构用于将所覆盖的边缘子像素发出的光从导光结构远离显示基板中心的一侧面导出;吸光结构,位于导光结构远离显示基板的中心的一侧,吸光结构用于吸收导光结构导出的光。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出现边缘彩边的现象。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在手机和可穿戴电子产品等小尺寸的电子设备上,显示面板的需求量日益增加。但与此同时,用户对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当近距离观看屏幕时,显示面板存在彩边现象。这种彩边现象影响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现有可穿戴设备产品的显示装置中,彩边问题甚至可以说普遍存在。彩边问题的存在会使得用户对相应电子产品的使用体验舒适度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避免显示面板出现边缘彩边的现象。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显示区的边缘区域且与非显示区相邻的边缘子像素;导光结构,位于显示基板出光侧,且至少部分位于边缘区域并从边缘区域向非显示区延伸,在垂直于显示基板的方向上,导光结构覆盖边缘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区域,导光结构用于将所覆盖的边缘子像素发出的光从导光结构远离显示基板中心的一侧面导出;吸光结构,位于导光结构远离显示基板的中心的一侧,吸光结构用于吸收导光结构导出的光。进一步地,边缘子像素包括第一边缘子像素和第二边缘子像素,第一边缘子像素相对于第二边缘子像素朝向非显示区凸出设置,在垂直于显示基板的方向上,导光结构覆盖第一边缘子像素朝向非显示区凸出的部分。进一步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覆盖显示区,封装层位于显示基板和导光结构之间。进一步地,吸光结构位于导光结构远离显示基板的中心一侧的表面。进一步地,导光结构包括全反射式导光结构或体光栅式导光结构。进一步地,导光结构包括至少两层介质层,任意相邻两层介质层的折射率不同,相邻两层介质层的交界面与显示基板的夹角呈锐角或钝角。进一步地,导光结构包括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第一介质层覆盖边缘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区域;第一介质层远离显示基板的一面为倾斜面,倾斜面从显示区的边缘向靠近显示基板的方向倾斜,第二介质层位于倾斜面上,第一介质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介质层的折射率;优选地,倾斜面与第一介质层的靠近显示基板的表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导光结构所覆盖的边缘子像素发出的光在第一介质层和第二介质层的交界面处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优选地,第一介质层的材料包括光刻胶;第二介质层的材料包括氧化硅。进一步地,导光结构包括多层依次层叠设置的介质层,任意相邻两层介质层的交界面从显示区的边缘向远离显示基板的方向倾斜;优选地,导光结构包括交替设置的第三介质层和第四介质层;优选地,任意相邻两层介质层中,靠近显示基板的中心的介质层的底部与交界面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45度且小于或等于75度,介质层的底部为介质层靠近显示基板的一侧;优选地,导光结构包括重络酸盐明胶体光栅。进一步地,相邻两层介质层的厚度和为D,相邻两层介质层中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层的厚度为D1,D1/D大于或等于0.5且小于或等于0.7;和/或,相邻两层介质层中,靠近显示基板的中心的介质层的底部与交界面之间的夹角为α,D/sinα大于或等于1微米且小于或等于10微米。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专利技术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显示区的边缘区域且与非显示区相邻的边缘子像素;导光结构,位于显示基板出光侧,且至少部分位于边缘区域并从边缘区域向非显示区延伸,在垂直于显示基板的方向上,导光结构覆盖边缘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区域,导光结构用于将所覆盖的边缘子像素发出的光从导光结构远离显示基板中心的一侧面导出;吸光结构,位于导光结构远离显示基板的中心的一侧,吸光结构用于吸收导光结构导出的光,通过设置导光结构将显示区的边缘区域的子像素发出的光传导至朝向非显示区的方向,进而被吸光结构处吸收,以减弱显示区的边缘区域的子像素的亮度,弱化边缘彩边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备导光结构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基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10、导光结构20和吸光结构30。其中,显示基板10具有显示区11和围绕显示区11设置的非显示区12,显示基板10包括位于显示区11的边缘区域111且与非显示区12相邻的边缘子像素13。导光结构20位于显示基板10出光侧,且至少部分位于显示区11的边缘区域111并从显示区11的边缘区域111向非显示区12延伸,在垂直于显示基板10的方向上,导光结构20覆盖边缘子像素13的至少部分区域,导光结构20用于将所覆盖的边缘子像素13发出的光从导光结构20远离显示基板10中心的一侧面导出。吸光结构30位于导光结构20远离显示基板10的中心的一侧,吸光结构30用于吸收导光结构20导出的光。其中,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显示基板10可包括多种颜色的子像素,例如可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按照预设规律排布,以使相邻的三种颜色的子像素可以作为一个像素单元,通过控制一个像素单元中的三种颜色的子像素发出的光的亮度,可以混合形成任意颜色,以使显示面板显示所需画面。导光结构20可以改变显示区11的边缘区域111的子像素13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使边缘区域111的子像素13的光线偏转较大的角度,从而射向吸光结构30后被吸收。可选的,导光结构20包括全反射式导光结构或体光栅式导光结构,导光结构20可包括棱镜等元件。吸光结构30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黑色有机胶和黑色油墨等。图1为显示面板沿图2中A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若显示区11的边缘区域111的子像素13仅包括一种颜色或两种颜色的子像素,示例性,如图2所示,起始行子像素中仅包括红色子像素R,即起始行红色子像素R突出,结束行子像素仅包括绿色子像素G,即结束行绿色子像素G突出,会出现边缘彩边的现象,通过设置导光结构20,改变显示区11的边缘区域111的子像素13的光线的出光路径,将光导向吸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边缘区域且与所述非显示区相邻的边缘子像素;/n导光结构,位于所述显示基板出光侧,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边缘区域并从所述边缘区域向所述非显示区延伸,在垂直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导光结构覆盖所述边缘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导光结构用于将所覆盖的所述边缘子像素发出的光从所述导光结构远离所述显示基板中心的一侧面导出;/n吸光结构,位于所述导光结构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中心的一侧,所述吸光结构用于吸收所述导光结构导出的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基板,具有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包括位于所述显示区的边缘区域且与所述非显示区相邻的边缘子像素;
导光结构,位于所述显示基板出光侧,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边缘区域并从所述边缘区域向所述非显示区延伸,在垂直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导光结构覆盖所述边缘子像素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导光结构用于将所覆盖的所述边缘子像素发出的光从所述导光结构远离所述显示基板中心的一侧面导出;
吸光结构,位于所述导光结构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中心的一侧,所述吸光结构用于吸收所述导光结构导出的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子像素包括第一边缘子像素和第二边缘子像素,所述第一边缘子像素相对于所述第二边缘子像素朝向所述非显示区凸出设置,在垂直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方向上,所述导光结构覆盖所述第一边缘子像素朝向所述非显示区凸出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装层,覆盖所述显示区,所述封装层位于所述显示基板和所述导光结构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结构位于所述导光结构远离所述显示基板的中心一侧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包括全反射式导光结构或体光栅式导光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结构包括至少两层介质层,任意相邻两层所述介质层的折射率不同,相邻两层所述介质层的交界面与所述显示基板的夹角呈锐角或钝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立雄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