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油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化油器的油气混匀装置,所述油箱的一侧设置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孔,所述混合箱的底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混合箱的前端下方设置有清洗孔,所述出气口的外壁嵌合有连接头,且连接头上套接有按压板,所述混合箱的底端一侧倾斜设置有进油嘴,且进油嘴的中心处竖直贯穿连接有输油管,且输油管的端部和油箱联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统的化油器内部添加有风扇,利用化油器外部进入的空气推动风扇旋转,以及喷油嘴喷出汽油附带的气流和外界空气对流的原理,将任何平行方向的空气流动加速并转变为紊乱的漩涡气流,从而使空气和汽油充分混合。
An oil and gas mixing device for carbure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化油器的油气混匀装置
本技术涉及化油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化油器的油气混匀装置。
技术介绍
化油器是在发动机工作产生的真空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汽油与空气混合的机械,它利用吸入空气流的动能实现汽油的雾化,目的是使汽油可以充分燃烧。现有的化油器的汽油雾化是通过外部空气进入到化油器内部,使产生的压强直接冲击汽油,使汽油雾化,但是若空气成束,这则附近的汽油不能雾化。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化油器的油气混匀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化油器的油气混匀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化油器的油气混匀装置,包括油箱,所述油箱的一侧设置有混合箱,所述混合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孔,所述混合箱的底端设置有出气口,所述混合箱的前端下方设置有清洗孔,所述出气口的外壁嵌合有连接头,且连接头上套接有按压板,所述混合箱的底端一侧倾斜设置有进油嘴,且进油嘴的中心处竖直贯穿连接有输油管,且输油管的端部和油箱联通。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箱的内壁中心处设置有加厚层,且加厚层和油箱的高度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加厚层内嵌合有轴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承内套接有转轴,且转轴上套接有风扇,且风扇位于混合箱的垂直平分线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气口的内部设置有螺栓,且螺栓上螺纹连接有控油阀,所述螺栓的末端和连接头相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油嘴的末端插接有出油管,且出油管的高度和油箱的顶部水平线相等,所述出油管位于风扇的上方,且出油管的输出端和混合箱的顶部进气孔相对设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油嘴的内部设置有底板,且底板上设置有镂空,所述底板的中心处设置有外筒,所述外筒内设置有弹簧。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筒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伸缩杆,且伸缩杆和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顶部水平设置有活塞,且活塞和进油嘴的内壁紧密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传统的化油器内部添加有风扇,利用化油器外部进入的空气推动风扇旋转,以及喷油嘴喷出汽油附带的气流和外界空气对流的原理,将任何平行方向的空气流动加速并转变为紊乱的漩涡气流,从而使空气和汽油充分混合,该风扇不用电,无噪音,可长期运转,只要发动机工作,风扇就能一直转动,风扇设置在二者的交界处,能够迅速在化油室内将汽油和空气充分混合提高汽油的燃烧率,同时喷油嘴设置有弹簧单向阀门,当汽油通过压强射入到混合箱内时,由于压强的作用,活塞向下运动挤压弹簧从而使由进入到混合箱内,而在进行混合的时候,若不继续注入汽油,这弹簧复位推动活塞封闭喷油嘴,防止气油混合物进入油箱。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用于化油器的油气混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用于化油器的油气混匀装置中的混合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用于化油器的油气混匀装置中的进油嘴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箱;2、输油管;3、进油嘴;4、出气口;5、按压板;6、连接头;7、清洗孔;8、混合箱;9、进气孔;10、出油管;11、轴承;12、控油阀;13、螺栓;14、加厚层;15、转轴;16、风扇;17、活塞;18、外筒;19、底板;20、镂空;21、弹簧;22、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化油器的油气混匀装置,包括油箱1,油箱1的一侧设置有混合箱8,混合箱8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孔9,混合箱8的底端设置有出气口4,混合箱8的前端下方设置有清洗孔7,出气口4的外壁嵌合有连接头6,且连接头6上套接有按压板5,混合箱8的底端一侧倾斜设置有进油嘴3,且进油嘴3的中心处竖直贯穿连接有输油管2,且输油管2的端部和油箱1联通。在图2中,混合箱8的内壁中心处设置有加厚层14,且加厚层14和油箱1的高度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加厚层14内嵌合有轴承11,加厚层14的作用,第一是为轴承11的安装提供位置,第二是增强混合箱8的强度,混合箱8受到外界空气的冲击以及内部进油嘴3喷出的高压气体的冲击,所以需要一定的强度,而轴承11的作用是为了固定转轴15,同时能够使转轴15转动;在图2中,轴承11内套接有转轴15,且转轴15上套接有风扇16,且风扇16位于混合箱8的垂直平分线上,转轴15的作用是固定风扇16,风扇16的作用是通过转动使汽油和空气充分混合,风扇16安装在中间位置的好处是,风扇16的气流到达混合向各个位置的距离相等能够使气油混合均匀;在图2中,出气口4的内部设置有螺栓13,且螺栓13上螺纹连接有控油阀12,螺栓13的末端和连接头6相连接,螺栓13的作用是为了固定控油阀12,同时通过外界的按压板5带动连接头6转动,从而使和连接头6固定的螺栓13转动,进而实现控油阀12的转动,控油阀12运行到水平位置时的整个装置的混合气油不能排出,而控油阀12倾斜的角度不同则混合气油的输出量不同;在图2中,进油嘴3的末端插接有出油管10,且出油管10的高度和油箱1的顶部水平线相等,出油管10位于风扇16的上方,且出油管10的输出端和混合箱8的顶部进气孔9相对设置,出油管10的高度是相当于一个水位器,只有这样可以防止油箱1内的油在没有外力的带动下,通过压强进入到混合箱8内,造成混合箱8油体过剩,而其他的设置是为了使汽油提前和空气接触,再通过风扇16转动实现混合;在图3中,进油嘴3的内部设置有底板19,且底板19上设置有镂空20,底板19的中心处设置有外筒18,外筒18内设置有弹簧21,底板19的作用是为了支撑外筒18,而镂空20是为了供汽油进入,外筒18的作用是为了安装弹簧21以及伸缩杆22;在图3中,外筒18的内部活动套接有伸缩杆22,且伸缩杆22和弹簧21固定连接,伸缩杆22的顶部水平设置有活塞17,且活塞17和进油嘴3的内壁紧密贴合,伸缩杆22的作用是为了支撑活塞17,活塞17作用是为了密封进油嘴3,汽油在没有高压气体的带动下无法通过进油嘴3进入到混合箱8,从而杜绝混合箱8内油量过剩。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气泵和进气孔9连接,将发动机的燃料输入端和出气口4连接,在进油嘴3的末端也连接一个气泵,随后将按压板5和控制器连接,气泵通过进油嘴3注入高压气体,并且通过输油管2将油箱1内的燃油带走,气体进入到进油嘴3内时首先抵触活塞17,活塞17受压向内回缩,通过伸缩杆22挤压弹簧21,弹簧21压缩让出空间给活塞17往内运动的空间,活塞17在向内运动时,由于其直径没有进油嘴3中间段的直径大,所以汽油可以顺利进入并通过,底板19上的镂空20进入到出油管10,位并通过出油管10排出进入混合箱8内,此时另一个气泵通过进气孔9向混合箱8内注入气体,气体在经过风扇16时会带动风扇16转动,从而通过风扇16的搅动使汽油和空气充分混合,混合后的气油混合物向下运动,在通过控油阀12时,可以通过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化油器的油气混匀装置,包括油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的一侧设置有混合箱(8),所述混合箱(8)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孔(9),所述混合箱(8)的底端设置有出气口(4),所述混合箱(8)的前端下方设置有清洗孔(7),所述出气口(4)的外壁嵌合有连接头(6),且连接头(6)上套接有按压板(5),所述混合箱(8)的底端一侧倾斜设置有进油嘴(3),且进油嘴(3)的中心处竖直贯穿连接有输油管(2),且输油管(2)的端部和油箱(1)联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化油器的油气混匀装置,包括油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1)的一侧设置有混合箱(8),所述混合箱(8)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孔(9),所述混合箱(8)的底端设置有出气口(4),所述混合箱(8)的前端下方设置有清洗孔(7),所述出气口(4)的外壁嵌合有连接头(6),且连接头(6)上套接有按压板(5),所述混合箱(8)的底端一侧倾斜设置有进油嘴(3),且进油嘴(3)的中心处竖直贯穿连接有输油管(2),且输油管(2)的端部和油箱(1)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化油器的油气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8)的内壁中心处设置有加厚层(14),且加厚层(14)和油箱(1)的高度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所述加厚层(14)内嵌合有轴承(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化油器的油气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1)内套接有转轴(15),且转轴(15)上套接有风扇(16),且风扇(16)位于混合箱(8)的垂直平分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化油器的油气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荔枝,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福鼎市金星通用机化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