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涉及地下建筑工程领域。其技术要点是: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底板的顶壁竖直且对称设置有支撑墙,地下室底板位于相邻支撑墙之间设置有第一混凝土层,第一混凝土层远离地下室底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位于相邻支撑墙之间的第二混凝土层与第三混凝土层,第一混凝土层与第二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戈尔特斯薄膜,第二混凝土层与第三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高吸水性树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省去人工后续进行补封操作的优点。
A basement waterproof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地下建筑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建筑的地下室结构愈来愈多,如地下车库、设备房等,这些大型的地下建筑地面必须做防水层构造。对于地下室地面的防水工程,常规的防水思路是:以防为主,哪漏堵哪。防水工程完成后,检验漏水点,进行查漏堵漏。现有的一种地下室的地面防水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地下室底板1,地下室底板上1安装有外防水层16,外防水层16远离地下室底板1的一侧浇筑有防水混凝土内层17。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地下室的地面防水结构,其由于地下水普遍具有一定的水压,因此外防水层和防水混凝土内层一旦在水压下产生裂缝则会导致整个防水体系失效。而地下水在防水体系失效后会向上渗透进入地下室的空间内,此时只能通过人工后续对裂缝进行补封操作,不仅防水性能有待提高,而且后续部分操作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其具有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省去人工后续进行补封操作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底板,所述地下室底板的顶壁竖直且对称设置有支撑墙,所述地下室底板位于相邻支撑墙之间设置有第一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远离地下室底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位于相邻支撑墙之间的第二混凝土层与第三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与第二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戈尔特斯薄膜,所述第二混凝土层与第三混凝土层之间设置有高吸水性树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戈尔特斯薄膜是美国W.L.Gore&Associates,Inc.(戈尔公司)生产的一种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的薄膜。首先,第一混凝土层在水压下产生裂缝后会与戈尔特斯薄膜接触,而戈尔特斯薄膜的防水功能使得地下水不容易透过戈尔特斯薄膜,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其次,即便地下水在水压的作用下透过戈尔特斯薄膜,地下水也会与没有裂缝的第二混凝土层接触,而使底壁平整的第二混凝土层开裂所需要的水压则远远大于在原有裂缝中继续开裂所需的水压,进而提高第二混凝土层的稳定性,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再者,即便第二混凝土层在地下水的水压作用下开裂,此时地下水也会与高吸水性树脂层接触,高吸水性树脂层内的吸水树脂在吸水后会发生膨胀并堵塞第二混凝土层上的裂缝,而当吸水树脂膨胀成为水凝胶时,即使加压也很难把水分离出来,因此地下水无法依靠水压穿过高吸水性树脂层并渗透出第三混凝土层,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在上述过程中,依靠高吸水性树脂层自发的膨胀对裂缝进行堵塞,省去了人工后续进行补封的操作。综上,本方案具有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省去人工后续进行补封操作的优点。进一步的,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包括上高吸水性树脂层与下高吸水性树脂层,所述上高吸水性树脂层与下高吸水性树脂层之间设置有形变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水树脂吸水后能够向形变层内发生膨胀,避免因吸水树脂过度膨胀而造成第二混凝土层与第三混凝土层开裂。进一步的,所述形变层为海绵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海绵层的主要材料为海绵,海绵能够发生较大程度的形变,避免因吸水树脂过度膨胀而造成第二混凝土层与第三混凝土层开裂。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与第二混凝土层分别朝向戈尔特斯薄膜方向对称设置有分隔凸块,所述分隔凸块朝向戈尔特斯薄膜方向设置有密封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分隔凸块起到分隔作用,将第一混凝土层与戈尔特斯薄膜之间的空间、戈尔特斯薄膜与第二混凝土层之间的空间分隔成多个小单元空间,而密封垫片起到密封作用,使得相邻小单元空间之间的水不会相互流动,地下水从单独裂缝中进入小单元空间后不会向其他小单元空间方向流动,当戈尔特斯薄膜某处损坏后,地下水不容易从其他小单元空间内的戈尔特斯薄膜损坏处穿过戈尔特斯薄膜,提高戈尔特斯薄膜的稳定性,提高防水性能;其次,分隔凸块起到支撑作用,使得戈尔特斯薄膜呈悬空状态,戈尔特斯薄膜不容易被第二混凝土层或第三混凝土层的倒刺刺穿,提高戈尔特斯薄膜的稳定性,提高防水性能;再者密封垫片起到分隔作用且其质地较软,使得分隔凸块不会与戈尔特斯薄膜直接接触,避免戈尔特斯薄膜被倒刺刺穿,提高戈尔特斯薄膜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混凝土层朝向戈尔特斯薄膜方向设置有与戈尔特斯薄膜贴合的防冲击护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混凝土层在地下水水压作用下产生的裂缝较大时,防冲击护垫起到支撑戈尔特斯薄膜的作用,避免戈尔特斯薄膜在地下水的水压下向第二混凝土层方向发生较大形变而造成的戈尔特斯薄膜损坏,提高戈尔特斯薄膜的稳定性,提高防水性能。进一步的,所述防冲击护垫为硅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垫不仅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其次,硅胶垫不的密封性能好,能够提高防水结构的防水性能;再者,硅胶垫表面光滑且具有一定柔软度,能够避免戈尔特斯薄膜被刮破,提高戈尔特斯薄膜的稳定性,提高防水性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混凝土层顶壁设置有若干用于导出第一混凝土层与戈尔特斯薄膜之间的水的导水管,所述导水管的出口端向远离戈尔特斯薄膜方向倾斜穿出支撑墙侧壁并连通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连通有抽水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第一混凝土层与戈尔特斯薄膜之间的水会通过导水管流入储水箱内,减少第一混凝土层与戈尔特斯薄膜之间的水量,并且通过抽水泵能够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出使得地下水得到充分利用,不仅提高防水结构的防水性能,而且提高地下水的利用率。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混凝土层远离第二混凝土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涂层能够起到一定防水效果,提高防水结构的防水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支撑墙、第一混凝土层、戈尔特斯薄膜、第二混凝土层、高吸水性树脂层、第三混凝土层,戈尔特斯薄膜起到防水的效果,并起到隔离第一混凝土层与第二混凝土层的作用,避免第一混凝土层的裂缝在第二混凝土层上继续开裂,高吸水性树脂层在吸水后能够封堵裂缝,无需人工后续补封裂缝,不仅能够提高地下室的防水性能,而且省去人工后续进行补封的操作;(2)通过设置形变层,高吸水性树脂层吸水膨胀后能够向形变层方向发生膨胀,避免第二混凝土层与第三混凝土层因高吸水性树脂层膨胀而产生裂缝,提高防水性能;通过设置防水涂层,提高防水性能;(3)通过设置分隔凸块与密封垫片,分隔凸块起到分隔与支撑的作用,密封垫片起到密封与分隔的作用,提高戈尔特斯薄膜的稳定性;设置防冲击护垫,避免戈尔特斯薄膜因大幅变形而损坏,起到防水性能,提高戈尔特斯薄膜的稳定性;(4)通过设置导水管、储水箱、抽水泵,渗透过第一混凝土层的水能够通过导水管流入储水箱内,通过抽水泵能够将储水箱内的水抽出利用。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地下室的地面防水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1、地下室底板;2、支撑墙;3、第一混凝土层;4、第二混凝土层;5、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底板(1)的顶壁竖直且对称设置有支撑墙(2),所述地下室底板(1)位于相邻支撑墙(2)之间设置有第一混凝土层(3),所述第一混凝土层(3)远离地下室底板(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位于相邻支撑墙(2)之间的第二混凝土层(4)与第三混凝土层(5),所述第一混凝土层(3)与第二混凝土层(4)之间设置有戈尔特斯薄膜(6),所述第二混凝土层(4)与第三混凝土层(5)之间设置有高吸水性树脂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底板(1)的顶壁竖直且对称设置有支撑墙(2),所述地下室底板(1)位于相邻支撑墙(2)之间设置有第一混凝土层(3),所述第一混凝土层(3)远离地下室底板(1)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位于相邻支撑墙(2)之间的第二混凝土层(4)与第三混凝土层(5),所述第一混凝土层(3)与第二混凝土层(4)之间设置有戈尔特斯薄膜(6),所述第二混凝土层(4)与第三混凝土层(5)之间设置有高吸水性树脂层(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吸水性树脂层(7)包括上高吸水性树脂层(701)与下高吸水性树脂层(702),所述上高吸水性树脂层(701)与下高吸水性树脂层(702)之间设置有形变层(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层(8)为海绵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室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3)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革成,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弘哲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