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道路裂坑检测的行车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交通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道路裂坑检测的行车路径规划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车辆与地面间的间隙不足而被地面托住,导致无法通过的情况被称为间隙失效。具体而言,当车辆前端触及地面导致无法通行时,称为触头失效;当车辆尾部触及地面导致无法通行时,称为托尾失效。当路面存在裂坑时,车辆在过坑时易发生这两种失效,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准确的道路裂坑状况至关重要。申请号为201710177036.0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面坑槽的自动检测方法。该方法在路面检测车上安装左、右两个图像采集装置,并对左右两个图像采集装置进行双目标定;左、右图像采集装置同时采集路面同一位置的图像;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矫正后的左右图像进行匹配得到视差图,将所述视差图的每个像素坐标转换为三维坐标;识别像素点中的坑槽点,确定每行的坑槽面积;统计所述图像对应路面的坑槽总面积和平均深度。由此可以实现路面坑槽的识别及坑槽面积和深度的测量。但是,该专利技术未考虑到前方道路状况的突发性,道路上的行驶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道路裂坑检测的行车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n(1)释放并控制车载无人机按照本车规划行驶路线飞行,通过车载无人机对车辆行进路段进行拍摄,采集车辆前方道路信息;/n(2)根据车辆前方道路信息选取目标检测区域,并识别目标检测区域内是否存在道路裂坑;/n(3)若目标检测区域内存在道路裂坑,则对裂坑处图像处理,得到裂坑几何参数及目标检测区域内裂坑位置参数,并控制无人机根据其位置参数偏移行进方向,对裂坑处进行深度检测,得到裂坑深度参数;/n(4)根据裂坑深度参数和裂坑位置参数,判断车辆沿原行驶方向通行是否安全,若结果为危险,则根据裂坑几何参数和裂坑位置参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道路裂坑检测的行车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释放并控制车载无人机按照本车规划行驶路线飞行,通过车载无人机对车辆行进路段进行拍摄,采集车辆前方道路信息;
(2)根据车辆前方道路信息选取目标检测区域,并识别目标检测区域内是否存在道路裂坑;
(3)若目标检测区域内存在道路裂坑,则对裂坑处图像处理,得到裂坑几何参数及目标检测区域内裂坑位置参数,并控制无人机根据其位置参数偏移行进方向,对裂坑处进行深度检测,得到裂坑深度参数;
(4)根据裂坑深度参数和裂坑位置参数,判断车辆沿原行驶方向通行是否安全,若结果为危险,则根据裂坑几何参数和裂坑位置参数规划安全行驶路径,并作出险情预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道路裂坑检测的行车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裂坑的几何参数包括裂坑沿车道宽度方向上的最大宽度尺寸;裂坑位置参数包括裂坑边缘与车道中心线和车道边缘线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道路裂坑检测的行车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判断方法包括:
当满足下式时,则车辆过坑时将发生触头失效,判断车辆沿原行驶方向行驶会出现危险:
当满足下式时,则车辆过坑时将发生托尾失效,判断车辆沿原行驶方向行驶会出现危险:
其中,D为车辆轮胎直径,β1为行驶方向上裂坑前坡与水平地面夹角,β为行驶方向上裂坑后坡与水平地面夹角,α为车辆入坑时车底盘与水平地面的夹角,Lf为车前轮轮心距车辆前端突出点的距离,Lb为车前轮轮心距车辆前端突出点的距离,h为坡深度,L为前轮与后轮之间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道路裂坑检测的行车路径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方向上裂坑前坡与水平地面夹角β1、行驶方向上裂坑后坡与水平地面夹角β以及坡深度h采用裂坑深度参数计算得出。
5.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道路裂坑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绿,颜瑨,朱思达,刘硕,张载梅,胡晓明,戴建国,夏晶晶,刘永臣,徐礼超,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