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桥梁翼缘板横向钢束张拉的移动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4616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桥梁翼缘板横向钢束张拉的移动平台,包括移动组件、连接组件、用于站立操作人员的操作平台;移动组件可移动的设置在桥面上,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与桥梁翼缘板平行;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移动组件和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置于桥梁翼缘板外侧。本申请拥有固定的形状,且本申请在存储时候固定拆分为几部分,在使用时候只需要简单连接即可,大大减少搭设周期;因本申请在存储时候固定拆分为几部分,在安装时候亦是几个大部件的组合,且一次搭设完成后可以用于整个桥梁的一边桥梁翼缘板的横向钢束张拉工作,不会存在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倒用次数较多,支架零部件容易遗失或者损坏的情况。

A mobile platform for transverse steel tendon tensioning of bridge flang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桥梁翼缘板横向钢束张拉的移动平台
本技术属于操作支架平台
,具体涉及用于桥梁翼缘板横向钢束张拉的移动平台。
技术介绍
桥梁翼缘板设置钢束较多,钢绞线穿束较为困难,所以需要搭设张拉平台,以便于人工操作;现有技术的张拉平台存在以下缺点:1、在张拉时在搭设张拉平台搭设周期长;2、支架倒用次数较多,支架零部件容易遗失或者损坏;3、部分位置不便于支架搭设,较为困难;或者需要使用到数量较多的材料才能搭设。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方研发出了用于桥梁翼缘板横向钢束张拉的移动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用于桥梁翼缘板横向钢束张拉的移动平台。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用于桥梁翼缘板横向钢束张拉的移动平台,包括: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可移动的设置在桥面上,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与桥梁翼缘板平行;连接组件;用于站立操作人员的操作平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移动组件和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置于桥梁翼缘板外侧。具体地,移动组件包括:两根主横梁包方槽钢;两根主横梁包方槽钢均横向设置,两根连接槽钢;两根主横梁包方槽钢和两根连接槽钢围成矩形架体Ⅰ;两根斜连接槽钢;两根斜连接槽钢分别设置在矩形架体Ⅰ的两个对角线处;四个单向行走轮;四个单向行走轮分别安装在矩形架体Ⅰ的四个角部下方,四个单向行走轮的行走方向均与桥梁翼缘板平行。具体地,在矩形架体Ⅰ远离桥梁翼缘板的一端上部安装有承重箱。具体地,在矩形架体Ⅰ的每个角部下方均安装有一个用于固定移动平台位置的横梁支撑座。具体地,连接组件包括:两根主竖梁包方槽钢;两根主竖梁包方槽钢均竖向设置,主竖梁包方槽钢的下端与主横梁包方槽钢靠近桥梁翼缘板的一端连接;两根挑梁横槽钢;两根挑梁横槽钢均横向设置,两根挑梁横槽钢的一端分别与两根主竖梁包方槽钢的中部连接;两根挑梁竖槽钢;两根挑梁竖槽钢均竖向设置,两根挑梁横槽钢的另一端分别与两根挑梁竖槽钢的一端连接;两根挑梁竖槽钢的另一端与操作平台连接;两根主竖梁包方槽钢之间、两根挑梁横槽钢之间和两根挑梁竖槽钢之间均通过连接槽钢连接。具体地,连接组件还包括:两根竖梁斜拉槽钢Ⅰ;每根竖梁斜拉槽钢Ⅰ的两端分别与一根主横梁包方槽钢的远离桥梁翼缘板的一端和一根主竖梁包方槽钢的顶端连接;两根竖梁斜拉槽钢Ⅱ;每根竖梁斜拉槽钢Ⅱ的两端分别与一根主横梁包方槽钢的远离桥梁翼缘板的中部和一根主竖梁包方槽钢的中部连接;两根挑梁上斜拉槽钢;每根挑梁上斜拉槽钢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主竖梁包方槽钢的顶端和一根挑梁横槽钢远离主竖梁包方槽钢的一端上部连接;两根挑梁下斜撑角钢;每根挑梁下斜撑角钢的两端分别与一根挑梁横槽钢的下部和一根主竖梁包方槽钢的侧壁连接。具体地,挑梁上斜拉槽钢的一端通过挑梁横槽钢连接板与一个主竖梁包方槽钢的顶端连接;挑梁上斜拉槽钢的另一端通过挑梁斜拉连接板与一根挑梁横槽钢远离主竖梁包方槽钢的一端上部连接;挑梁下斜撑角钢的一端通过挑梁斜撑连接板与一根主竖梁包方槽钢的侧壁连接。具体地,挑梁横槽钢的一端通过竖槽钢挑梁段连接板与竖向设置的主竖梁包方槽钢的中部连接。具体地,操作平台包括:两根工作台底槽钢;两根连接槽钢;两根工作台底槽钢和两根连接槽钢围成矩形架体Ⅱ;工作台花纹底板;工作台花纹底板铺设在矩形架体Ⅱ上部;多根工作台扶手角钢;多根工作台扶手角钢设置在矩形架体Ⅱ上部,并围成用于操作人员保护的围挡结构。具体地,在工作台底槽钢侧壁且与工作台扶手角钢的连接处还设置有用于增加工作台底槽钢强度的加强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用于桥梁翼缘板横向钢束张拉的移动平台;1、本申请拥有固定的形状,且本申请在存储时候固定拆分为几部分,在使用时候只需要简单连接即可,大大减少搭设周期;2、因本申请在存储时候固定拆分为几部分,在安装时候亦是几个大部件的组合,且一次搭设完成后可以用于整个桥梁的一边桥梁翼缘板的横向钢束张拉工作,不会存在现有技术中的支架倒用次数较多,支架零部件容易遗失或者损坏的情况;3、采用本申请不会存在部分位置不便于支架搭设;或者需要使用到数量较多的材料才能搭设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主横梁包方槽钢;2-主竖梁包方槽钢;3-竖梁斜拉槽钢Ⅰ;4-竖梁斜拉槽钢Ⅱ;5-挑梁横槽钢;6-挑梁上斜拉槽钢;7-挑梁下斜撑角钢;8-挑梁竖槽钢;9-工作台底槽钢;10-工作台底斜拉槽钢;11-横梁支撑座;12-单向行走轮;13-竖槽钢挑梁段连接板;14-挑梁横槽钢连接板;15-挑梁斜拉连接板;16-挑梁斜撑连接板;17-连接槽钢;19-工作台扶手角钢;20-工作台花纹底板;21-承重箱;22-加强板;23-调节角钢;24-主梁连接角钢;25-斜连接槽钢;26-桥梁翼缘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2所示;用于桥梁翼缘板横向钢束张拉的移动平台,包括: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可移动的设置在桥面上,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与桥梁翼缘板26平行;连接组件;用于站立操作人员的操作平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移动组件和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置于桥梁翼缘板26外侧。实施例2,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移动组件包括:两根主横梁包方槽钢1;两根主横梁包方槽钢1均横向设置,两根连接槽钢17;两根主横梁包方槽钢1和两根连接槽钢17围成矩形架体Ⅰ;两根斜连接槽钢25;两根斜连接槽钢25分别设置在矩形架体Ⅰ的两个对角线处;四个单向行走轮12;四个单向行走轮12分别安装在矩形架体Ⅰ的四个角部下方,四个单向行走轮12的行走方向均与桥梁翼缘板26平行。实施例3,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在矩形架体Ⅰ远离桥梁翼缘板26的一端上部安装有承重箱21。承重箱21为采用3mm厚的钢板和角钢焊接成的箱子,在承重箱21内浇筑混凝土已达到压重的作用。配重箱为增加移动组件后面的重量来平衡前方操作人员重量,配重1.3t可允许2人同时在平台上作业。实施例4,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在矩形架体Ⅰ的每个角部下方均安装有一个用于固定移动平台位置的横梁支撑座11。在需要固定移动平台的位置时候,横梁支撑座11放下后与桥面接触,增大了移动平台与桥面的接触面积,让移动平台无法自行移动。在配重施加完成后,操作人员进入张拉操作平台进行穿束、张拉等工作,完成本区域的横向钢束施工后将横梁支撑座11收起,推动移动平台进入下一个工作区域,再将移动平台支撑平稳进行下一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桥梁翼缘板横向钢束张拉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可移动的设置在桥面上,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与桥梁翼缘板平行;/n连接组件;/n用于站立操作人员的操作平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移动组件和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置于桥梁翼缘板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桥梁翼缘板横向钢束张拉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动组件;移动组件可移动的设置在桥面上,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与桥梁翼缘板平行;
连接组件;
用于站立操作人员的操作平台;连接组件用于连接移动组件和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置于桥梁翼缘板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桥梁翼缘板横向钢束张拉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移动组件包括:
两根主横梁包方槽钢;两根主横梁包方槽钢均横向设置,
两根连接槽钢;两根主横梁包方槽钢和两根连接槽钢围成矩形架体Ⅰ;
两根斜连接槽钢;两根斜连接槽钢分别设置在矩形架体Ⅰ的两个对角线处;
四个单向行走轮;四个单向行走轮分别安装在矩形架体Ⅰ的四个角部下方,四个单向行走轮的行走方向均与桥梁翼缘板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桥梁翼缘板横向钢束张拉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在矩形架体Ⅰ远离桥梁翼缘板的一端上部安装有承重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桥梁翼缘板横向钢束张拉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在矩形架体Ⅰ的每个角部下方均安装有一个用于固定移动平台位置的横梁支撑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桥梁翼缘板横向钢束张拉的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连接组件包括:
两根主竖梁包方槽钢;两根主竖梁包方槽钢均竖向设置,主竖梁包方槽钢的下端与主横梁包方槽钢靠近桥梁翼缘板的一端连接;
两根挑梁横槽钢;两根挑梁横槽钢均横向设置,两根挑梁横槽钢的一端分别与两根主竖梁包方槽钢的中部连接;
两根挑梁竖槽钢;两根挑梁竖槽钢均竖向设置,两根挑梁横槽钢的另一端分别与两根挑梁竖槽钢的一端连接;两根挑梁竖槽钢的另一端与操作平台连接;
两根主竖梁包方槽钢之间、两根挑梁横槽钢之间和两根挑梁竖槽钢之间均通过连接槽钢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宇雷成龙陆浩祥余骏王俊周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