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50-200mm厚正火型易焊接水电钢板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3916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150‑200mm厚正火型易焊接水电钢板的制造方法,成分包括C:0.13~0.20%、Si:0.10~0.60%、Mn:1.00~1.80%、P≤0.010%、S≤0.003%、Cr:0.10~0.50%、Ni:0.10~0.80%、Cu:0.10~0.70%、V+Ti:0.01~0.20%、30ppm≤N≤70ppm,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并控制Ceq=C+Si/24+Mn/6+Cr/5+Mo/4+V/14+Ni/40≤0.48%。生产流程为高炉铁水→铁水KR处理→氧气转炉冶炼→LF钢包炉精炼→RH真空炉处理→连铸→铸坯加热→控制轧制→缓冷→正火。产品具有强度高、冲击韧性优异、焊接性好等特性,满足:上屈服强度R

A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150-200mm thick normalizing type weldable steel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50-200mm厚正火型易焊接水电钢板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基合金中水电钢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水力发电占我国内能源结构的第二位,近些年,水力发电以污染小、可持续发展等优势得到快速发展,国内各大江大河上各种大型、特大型水电站发展迅速,机组构件也随着水电站容量越来越大。水电设备使用的钢称为水电钢,大型设备、构件所需的水电钢板厚度也越来越大,同时对特厚钢板的性能指标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具有高强度(抗拉强度≥550MPa)、高韧性(板厚1/4处-20℃横向冲击功≥47J,5%应变时效冲击功≥34J),还要有优良的焊接性能(Ceq≤0.48%)和抗层状撕裂性能(ZZ≥35%)等。专利(CN103451530B)公开了一种水电用正火型大厚度钢板,钢板横向、纵向性能均匀,具有良好的各向同性和焊接性能,但采用电渣重熔生产,成本高、周期长,且其热处理复杂,生产控制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专利(CN104962814A)公开了一种正火高强韧性150mm特厚板及其生产方法,该钢采用正火工艺生产,生产成本低,-60℃低温冲击韧性良好,满足Q460级别特厚钢板力学性能要求,但未提及其应变时效性能和焊接性能。专利(CN103045965A)公开了600MPa级水电压力钢管用钢板,利用TMCP+回火工艺生产,得到-20℃冲击韧性优良的水电站压力钢管用钢板,生产成本较低,但钢板厚度不超过80mm,问无法满足大型水电项目的对厚板的需求。综上所述,现有水电钢板中高强度产品存在板厚不足,而同级别超厚钢板存在焊接性差、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给特大型水电站现场制造、施工、焊接等带来较大困难,无法满足大型、特大型水电站的建造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150-200mm厚正火型易焊接水电钢的制造方法,所得钢板厚度大、强度高、韧性好、易焊接。制造工艺流程短、成本低、适合批量生产。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铸坯生产150~200mm厚正火型易焊接水电钢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13~0.20%、Si:0.10~0.60%、Mn:1.00~1.80%、P≤0.010%、S≤0.003%、Cr:0.10~0.50%、Ni:0.10~0.80%、Cu:0.10~0.70%、V+Ti:0.01~0.20%、30ppm≤N≤70ppm,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同时满足:Ceq=C+Si/24+Mn/6+Cr/5+Mo/4+V/14+Ni/40≤0.48%。本专利技术一种连铸坯生产150~200mm厚水电高强钢机械性能要求:上屈服强度ReH≥400MPa,抗拉强度Rm≥550MPa,延伸率A≥25%,屈强比≤0.80,-20℃横向冲击功KV2≥47J,抗层状撕裂性能Zz≥35%,5%应变时效冲击功-20℃KV2≥34J。本专利技术150~200mm厚水电站用高强钢的工艺流程为:高炉铁水→铁水KR处理→氧气转炉冶炼→LF钢包炉精炼→RH真空炉处理→连铸→铸坯加热→控制轧制→探伤→正火→探伤→检验。主要工序的具体操作如下:1)冶炼:高炉铁水经KR脱硫,再经氧气转炉进行冶炼,控制[P]≤0.008%,[C]≤0.04%。在钢包炉精炼处理,并同时加入铬铁、锰铁等合金,将成分调整至目标值,同时[S]≤0.002%。再在RH真空炉进行精炼,真空处理时间在15min以上。2)连铸:采用匹配的拉速与过热度,全程保护浇注、轻压下技术等浇注成厚度在300mm以上规格的铸坯,铸坯堆垛缓冷72小时以上,铸坯温度低于300℃转入下一工序。3)轧制:将铸坯加热至1170~1250℃,在炉时间≥500min,其中均热时间不低于120min,出炉后采用高压水将铸坯表面氧化铁皮除尽(除鳞);然后分两阶段进行控制轧制,第一阶段为再结晶区轧制,终轧温度控制在980~1040℃,后3道次压下量≥40mm;第二阶段为未再结晶区轧制,开轧温度为≤950℃,终轧温度为840~920℃,最后一道次压下量不超过5mm,同时轧制后期不得让板坯碰水,严格控制钢板平直度,轧制成150~200mm厚钢板。4)轧后钢板加罩缓冷,不得水冷。5)正火:150~200mm厚超厚水电站用高强钢板经860~920℃正火,在炉时间为270~360分钟,出炉空冷至室温后成为成品钢板。为了满足水电站用厚规格高强钢板的抗层状撕裂性能、冲击韧性、低碳当量、优良焊接性能等特性,本申请对C、Si、Mn、P、S、Cr、Ni、Cu、V、Ti等元素的设计原理如下:碳:碳是提高钢板强度最经济的元素,但含量越高,焊接性越差。同时碳含量过低,可显著改善钢的低温韧性。为了保证钢板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匹配和焊接性,C的含量为0.13~0.20%。锰:提Mn降C是提高钢板强度、改善其低温韧性的重要手段,但Mn含量过高,Mn在铸坯内部形成析出物,将显著加重铸坯中心偏析,影响钢板厚度方向的性能,同时Mn若过量也会显著提高钢的碳当量和恶化其焊接性。Mn的含量为1.00%~1.80%。磷和硫:P、S是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对钢板的成型性、腐蚀性、低温韧性都有影响,其含量越低越好,P的含量≤0.010%,S的含量≤0.003%。铬:Cr可与铁形成连续固溶体,固溶强化基体,细化组织,提高钢板的强度,但其过高时,促进形成过多的硬相组织,降低钢的韧性和塑性。Cr的含量为0.10~0.50%。镍:Ni可显著降低钢的低温韧脆转变温度,改善钢的低温韧性,但过多加入Ni会使成本显著增加,Ni的含量为0.10~0.80%。铜:Cu通过析出强化可以提高钢板的强度,但含量过高会使塑性显著降低,使钢坯加热或轧制时产生裂纹,恶化其表面质量,同时会增大Ceq值,恶化钢的焊接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钢Cu为0.10-0.70%。钒、钛:V、Ti与C、N结合形成碳氮化合物,轧制过程中在奥氏体晶界沉淀析出,钉扎奥氏体晶界,抑制其再结晶及组织晶粒长大,同时为铁素体形核提供质点,进一步细化晶粒大小,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但含量过高会恶化焊接热影响区的低温韧性,同时显著提高成本。因此本专利技术钢V+Ti的含量为0.01~0.20%。氮:N固溶在钢中能提高钢板的强度,同时能与V、Ti结合细化晶粒,但含量过高会显著恶化应变时效冲击韧性,因此本专利技术钢N的含量为0.0030~0.0070%。本专利技术钢采用C-Mn-Cr系并辅以Ti、Ni、V微合金化成分设计及正火工艺生产。冶炼时注意钢水的纯净度,优选采用自产钢水和低硫废钢,严格控制原料中有害元素和杂质元素含量,并严格控制[P]≤0.010%;精炼时,采用脱硫剂进一步深脱硫,控制[S]≤0.002%;采用Si-Mn合金脱氧,严格控制Alt含量,减少钢水Al2O3有害夹杂物形成,钢水再经真空处理,使[O]≤20ppm、[H]≤1ppm。钢水纯净化可明显改善钢板低温韧性。采用两阶段轧制,第一段的终轧温度980-1040℃,累计压下率≥70%,目的是使钢的奥氏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150-200mm厚正火型易焊接水电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钢水冶炼;/n(2)钢水浇注成铸坯,铸坯堆垛缓冷72小时以上,直至铸坯温度低于300℃;/n(3)轧制:将铸坯加热至1170~1250℃,在炉时间≥500min,其中均热时间不低于120min,出炉后高压水将铸坯表面氧化铁皮除尽;然后分两阶段进行控制轧制,第一阶段终轧温度控制在980~1040℃,,累计压下率≥70%,后3道次压下量≥40mm;第二阶段为未再结晶区控制轧制:开轧温度为≤950℃,终轧温度为840~920℃,末道次压下量不超过5mm,轧成150~200mm厚钢板;/n(4)轧后钢板加罩缓冷;/n(5)正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50-200mm厚正火型易焊接水电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钢水冶炼;
(2)钢水浇注成铸坯,铸坯堆垛缓冷72小时以上,直至铸坯温度低于300℃;
(3)轧制:将铸坯加热至1170~1250℃,在炉时间≥500min,其中均热时间不低于120min,出炉后高压水将铸坯表面氧化铁皮除尽;然后分两阶段进行控制轧制,第一阶段终轧温度控制在980~1040℃,,累计压下率≥70%,后3道次压下量≥40mm;第二阶段为未再结晶区控制轧制:开轧温度为≤950℃,终轧温度为840~920℃,末道次压下量不超过5mm,轧成150~200mm厚钢板;
(4)轧后钢板加罩缓冷;
(5)正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50-200mm厚正火型易焊接水电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钢水的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C:0.13~0.20%、Si:0.10~0.60%、Mn:1.00~1.80%、P≤0.010%、S≤0.003%、Cr:0.10~0.50%、Ni:0.10~0.80%、Cu:0.10~0.70%、V+Ti:0.01~0.20%、30ppm≤N≤70ppm,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并满足:Ceq=C+Si/24+Mn/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伟许晓红白云苗丕峰叶建军张兴国袁伽利徐君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