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755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3: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属于胶带技术领域,包括基材层,基材层的一面或两面依次设有胶水层和离型层;胶水层为抗静电丙烯酸胶水层;抗静电丙烯酸胶水层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聚丙烯酸酯类胶水20‑65%;溶剂30‑100%;固化剂0.5‑5%;抗静电剂0.1‑0.5%;碳纳米管0.1‑1%;并且胶带在304钢板上的剥离力≥1000g/inch。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选用常规的抗静电剂,添加一定量的碳纳米管,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可以实现制备高粘抗静电压敏胶的目的;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对基材进行抗静电涂层处理,制备工艺简单易行,且制备的高粘抗静电压敏胶,具有很好的初粘。

A high viscosity antistatic ta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
本专利技术胶带
,涉及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胶带被应用于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中,但是由于传统胶带加工的局限性,使得各种胶带不同程度带有一定量的静电,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吸附灰尘或其它粒子影响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抗静电胶带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抗静电胶带产品种类繁多,但比较成熟的以中低粘胶带为主,但是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高粘抗静电胶带,其抗静电效果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抗静电效果。因此,设计一种既能抗静电,粘性又高的压敏胶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该胶带的抗静电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持粘力和初粘力,可应于多种电子数码领域的材料固定。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一面或两面依次设有胶水层和离型层;所述胶水层为抗静电丙烯酸胶水层;所述抗静电丙烯酸胶水层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所述胶带在304钢板上的剥离力≥1000g/inch。本专利技术通过选用常规的抗静电剂,添加一定量的碳纳米管,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可以实现制备高粘抗静电压敏胶的目的。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所述基材层为PET、棉纸、无纺布中的任意一种。本专利技术无需对基材进行抗静电处理,工艺简单。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所述胶水层的厚度为10-100μm。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所述聚丙烯酸酯类胶水含有可以与异氰酸酯反应的羟基和羧基的聚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混合单体共聚物。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甲苯、丁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所述抗静电剂为聚乙炔、聚噻吩、聚吡咯、聚苯胺、聚苯撑、聚苯撑乙烯、聚苯咪唑、聚双炔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所述碳纳米管为单臂、多臂纳米管中的一种。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所述固化剂为异氰酸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抗静电胶带,通过选用常规的抗静电剂,并同时添加一定量的碳纳米管,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可以实现制备高粘抗静电压敏胶的目的;同时本专利技术无需对基材进行抗静电涂层处理,制备工艺简单易行,且制备的高粘抗静电压敏胶,具有很好的初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一面或两面依次设有胶水层和离型层;即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胶带可为单面胶,也可为双面胶。其中胶水层为抗静电丙烯酸胶水层;抗静电丙烯酸胶水层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胶带在贴合于SUS304钢板上的剥离力≥1000g/inch,本专利技术中将其定义为高粘性胶带。同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其基材层为无抗静电处理的PET、棉纸、无纺布中的任意一种。常规的抗静电胶带多以中低粘的胶带为主(常规定义中低粘胶带其在SUS304钢板上的剥离力<1000g/inch),并且通常需要对基材进行抗静电处理,涂布抗静电液,其工艺复杂,如:中国专利CN105295762A,一种抗静电超薄双面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抗静电胶带,其对于SUS304钢板的剥离力≥1000g/inch,具有很高的粘性,并且通过在胶水中加入常规的抗静电剂,搭配一定量的碳纳米管,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可实现制备高粘抗静电胶带的目的。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其胶水层的厚度为10-100μm。对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聚丙烯酸酯类胶水含有可以与异氰酸酯反应的羟基和羧基的聚丙烯酸酯类单体的混合单体共聚物,例如: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甲酯、乙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中的至少两种单体混合。对于上述本专利技术张提供的溶剂为乙酸乙酯、甲苯、丁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对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抗静电剂为聚乙炔、聚噻吩、聚吡咯、聚苯胺、聚苯撑、聚苯撑乙烯、聚苯咪唑、聚双炔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优选为:聚噻吩和聚吡咯;特别优选为:聚噻吩。对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碳纳米管为单臂、多臂纳米管中的一种,优选为多臂纳米管。对于上述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固化剂为异氰酸酯。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公高粘性抗静电胶带其制备工艺简单,通过将上述丙烯酸酯胶水、溶剂、固化剂、抗静电剂和碳纳米管、按设定一定比例混合,搅拌30min后过滤待用;将上述胶水通过刮刀式涂布方式均匀涂布在基上,烘干溶剂后收卷,胶带厚度控制在所需范围内即可。测试方法:为了更好的保证胶带的质量,及制备过程可控性;以下示出本实施例中参数的测试方法:<剥离力>测试方法:参照ASTMD3330<表面阻抗>测试方法:参照ASTMD257<初粘力>测试方法:参照FINAT9以下为了更好的了解本专利技术,以具体的实施方式尽心详细说明,但下述实施例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评定测试结果如后续表1所示。实施例1:抗静电丙烯酸胶水的制备:包括40wt%的聚丙烯酸酯类胶水、53.6%乙酸乙酯、5%的异氰酸酯、0.4wt%聚苯胺,0.6的碳纳米管;将上述原料在搅拌速率为400rpm/min下搅拌30min。采用逗号刮刀涂布分别涂布25μm胶厚的胶层到25μmPET基材的两侧,55℃熟化2天,测试抗静电值,剥离力和初粘性能。实施例2:抗静电丙烯酸胶水的制备:包括35wt%的聚丙烯酸酯类胶水、59%丁酮、6%的异氰酸酯、0.3wt%聚噻吩,0.7wt%的碳纳米管;将上述原料在搅拌速率为400rpm/min下搅拌30min。采用逗号刮刀涂布分别涂布20μm胶厚的胶层到50μmPET基材的两侧,55℃熟化2天,测试抗静电值,剥离力和初粘性能。实施例3:抗静电丙烯酸胶水的制备:包括30wt%的聚丙烯酸酯类胶水、65.2%甲苯、4%的异氰酸酯、0.2wt%聚苯咪唑,0.6wt%的碳纳米管;将上述原料在搅拌速率为400rpm/min下搅拌30min。采用逗号刮刀涂布分别涂布30μm胶厚的胶层到12μmPET的两侧,55℃熟化2天,测试抗静电值,剥离力和初粘性能。实施例4:抗静电丙烯酸胶水的制备:包括40wt%的聚丙烯酸酯类胶水、50%乙酸乙酯、2%的异氰酸酯、0.15wt%聚噻吩、0.15wt%聚苯咪唑,0.5wt%的碳纳米管;将上述原料在搅拌速率为400rpm/min下搅拌30min。采用逗号刮刀涂布分别涂布30μm胶厚的胶层到25μmPET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一面或两面依次设有胶水层和离型层;/n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层为抗静电丙烯酸胶水层;所述抗静电丙烯酸胶水层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包括基材层,所述基材层的一面或两面依次设有胶水层和离型层;
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层为抗静电丙烯酸胶水层;所述抗静电丙烯酸胶水层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数计的组分:



且所述胶带在304钢板上的剥离力≥1000g/inc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PET、棉纸、无纺布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水层的厚度为10-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粘性抗静电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酯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闯张喜悦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斯迪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