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湖底泥板框压滤脱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83500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湖底泥板框压滤脱水方法,河湖底泥泥浆经除渣后进入输泥管线,与絮凝剂混合后进入浓缩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浊度满足要求后输送至余水处理系统;泥浆达到一定浓度后进入搅拌罐,加入助滤剂,充分搅拌;充分反应后,泥浆进入板框压滤机,压滤脱水完成后,通入压缩空气清理压滤槽,然后卸除泥饼,尾水输送回浓缩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助滤剂是环保型助滤底泥调理剂,可有效加速泥水分离,不影响泥水的pH值,大幅降低调理剂投加量,经泥水分离后的底泥可用于回填土或绿化种植土,实现河湖底泥的资源化和可持续利用;另外,由空压机通入压缩空气清理管道,空压机在提供压力的基础上增加了辅助清理压滤槽的功能,充分利用已有设备和能源。

A method of pressure filtration dehydration of river lake bottom mud plate and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湖底泥板框压滤脱水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湖生态清淤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河湖底泥板框压滤脱水方法。
技术介绍
河湖生态清淤底泥脱水时,对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污染底泥脱水困难,在进行压滤脱水前需要对底泥进行调理,改善其脱水性能。常用的调质方法有物理调质和化学调质两大类。物理调质有淘洗法、冷冻法及热调质等方法,而化学调质则主要指向底泥中投加化学药剂,改善其脱水性能。以上调质方法在实际中都有采用,但以化学调质为主,原因在于化学调质流程简单,操作不复杂,且调质效果很稳定。在化学调质中,通常采用固化剂提高脱水效率,但固化剂会导致压滤泥饼和压滤水的均呈强碱性,河湖污染底泥脱水处置后的压滤水依旧是工业废水,压滤泥饼依旧是工业固废,严重制约了板框压滤工艺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河湖底泥板框压滤脱水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河湖底泥板框压滤脱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通过高浓度泥浆泵将待处理的河湖底泥泥浆经管道输送至底泥筛分场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湖底泥板框压滤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通过高浓度泥浆泵将待处理的河湖底泥泥浆经管道输送至除渣系统,所述除渣系统拦截泥浆中的固体杂质,除渣后的泥浆进入输泥管线;/n步骤2:通过管道混合器将絮凝剂加入到输泥管线中,与输泥管线中除渣后的泥浆混合均匀并一同输送至浓缩池,静置沉淀,进行泥水分离,通过浊度仪对上清液的浊度进行检测,若上清液的浊度满足要求,则启动泵将上清液输送至余水处理系统,否则继续静置沉淀,直至上清液浊度满足要求;/n步骤3:当浓缩池中的泥浆达到一定浓度后,通过高浓度泥浆泵将泥浆输送至搅拌罐中,并将助滤剂加入到搅拌罐中,然后对泥浆和助滤剂进行充分搅拌;其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湖底泥板框压滤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高浓度泥浆泵将待处理的河湖底泥泥浆经管道输送至除渣系统,所述除渣系统拦截泥浆中的固体杂质,除渣后的泥浆进入输泥管线;
步骤2:通过管道混合器将絮凝剂加入到输泥管线中,与输泥管线中除渣后的泥浆混合均匀并一同输送至浓缩池,静置沉淀,进行泥水分离,通过浊度仪对上清液的浊度进行检测,若上清液的浊度满足要求,则启动泵将上清液输送至余水处理系统,否则继续静置沉淀,直至上清液浊度满足要求;
步骤3:当浓缩池中的泥浆达到一定浓度后,通过高浓度泥浆泵将泥浆输送至搅拌罐中,并将助滤剂加入到搅拌罐中,然后对泥浆和助滤剂进行充分搅拌;其中,所述助滤剂包括底泥调理剂A、底泥调理剂B和底泥调理剂C,所述底泥调理剂A包括氯化铝和硫酸铁,所述底泥调理剂B包括硅酸钠和硅酸钙,所述底泥调理剂C包括膨润土和脱硫石膏;
步骤4:在搅拌罐中反应一段时间后,通过进料泵将泥浆输送至板框压滤机中进行压滤脱水处理,压滤完成后,通入压缩空气除去板框压滤机的压滤槽中的残余泥浆,然后打开板框压滤机卸除压滤泥饼,开始下一工作循环,而压滤脱水处理后的尾水输送回浓缩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底泥板框压滤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在除渣系统中被拦截的固体杂质堆存在复合固结场地,待堆积到一定容量后进行集中处理;所述固体杂质包括漂浮杂物、生活垃圾、杂草、较大的块体、垃圾及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湖底泥板框压滤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和多孔生物聚合剂的混合物,所述絮凝剂的使用量是处理底泥质量的0.3‰~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湖底泥板框压滤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的使用量是处理底泥质量的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湖底泥板框压滤脱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生物聚合剂是由50~70wt%的药剂A和30~50wt%的药剂B混合均匀后制成的不规则球体,所述不规则球体的pH值为5.0-6.0,其中:所述药剂A由10~30wt%的纤维素、2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佳音胡保安董先锋杨旺旺肖博谭相君张海涛王占军郭翠双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天津生态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