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抓式模具翻转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3380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8 0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下抓式模具翻转吊具,包括行车板;所述行车板上下分别固定安装有夹板和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承力导轨,所述承力导轨内壁滑道上通过导向轮安装有承力柱,所述承力柱中段横向安装有限位横梁,所述限位横梁通过旋接固定件与模具铰接,所述模具两侧的吊钩与翻转抓盘限位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收线辊双工位调节的承力柱做同步上下位移的动作,解决了模具在上下运动或者翻转时出现位置偏移的技术问题,整体机构配合齿轮组改变施力方向,可精确操控模具做旋转或者合模的工序。

Bottom holding mould turning s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抓式模具翻转吊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业起吊加工设备,特别是下抓式模具翻转吊具。
技术介绍
加气混凝土作为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经过多年应用,实践证明的一种替代粘土砖的理想墙体材料,加气混凝土具有质量轻、保温性能好,吸音效果好,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可加工等优点,作为围护结构的填充和保温材料,被广泛地应用于建筑中。根据原材料类别、品质、主要设备的工艺特性等,采取不同的工艺进行生产。一般情况下,将粉煤灰或硅砂加水磨成浆料,加入粉状石灰,适量水泥、石膏和发泡剂,经搅拌后注入模框内,静停发泡固化后,切割成各种规格砌块或板材,由蒸养车送入蒸压釜中,在高温饱和蒸气养护下即形成多孔轻质的加气混凝土制品。在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时,砌块坯料需要成型铸模,通常需要先用吊车将盛料设备起吊到指定工位,再由机械手倾斜盛料设备将料浆倒入模具,工装复杂而且占用过大的操作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收线辊驱动、升降调节精确和结构强度高的下抓式模具翻转吊具。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抓式模具翻转吊具,包括行车板;所述行车板上下分别固定安装有夹板和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承力导轨,所述承力导轨内壁滑道上通过导向轮安装有承力柱,所述承力柱中段横向安装有限位横梁,所述限位横梁通过旋接固定件与模具铰接,所述模具两侧的吊钩与翻转抓盘限位连接。进一步,所述夹板上固定安装有两组收线辊和一组卷绕机,所述收线辊和卷绕机外侧安装有防坠护栏。更进一步,所述卷绕机呈双工位输出端口,所述卷绕机左右两侧的输出端口通过钢丝绳与收线辊卷绕连接,所述收线辊输出端口的钢丝绳通过束线管道与伸缩杆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承力柱间隙配合,所述伸缩杆末端轴承套套装在翻转抓盘的旋转转轴上。更进一步,所述行车板底部两侧安装的驱动轮与轨道滚动接触,所述驱动轮左侧的输出端口与传动臂的输出端口对接,所述传动臂输入端口与齿轮组的输出端口对接,所述齿轮组的输入端口安装有驱动电机。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采用了收线辊双工位调节的承力柱做同步上下位移的动作,解决了模具在上下运动或者翻转时出现位置偏移的技术问题,整体机构配合齿轮组改变施力方向,可精确操控模具做旋转或者合模的工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抓式模具翻转吊具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抓式模具翻转吊具的左视图。图中:1为导向轮、3为翻转抓盘、4为承力柱、5为限位横梁、6为承力导轨、7为夹板、8为定位支架、9模具、10为旋转固定件、11为行车板、12为卷绕机、13为收线辊;1-1为伸缩杆、11-1为驱动轮、11-2为齿轮组、11-3为驱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下抓式模具翻转吊具,包括行车板;所述行车板11上下分别固定安装有夹板7和定位支架8,所述定位支架8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承力导轨6,所述承力导轨6内壁滑道上通过导向轮1安装有承力柱4,所述承力柱4中段横向安装有限位横梁5,所述限位横梁5通过旋接固定件10与模具9铰接,所述模具9两侧的吊钩与翻转抓盘3限位连接。其中,承力导轨6作为负载力臂,同时也具备导向作用。承力柱4在导向轮1的限位控制下做竖直的上下运动,从而可以控制限位横梁5上的旋接固定件10与模具9铰接。再利用翻转抓盘3与模具9限位连接,从而做到起吊模具的作用。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夹板7上固定安装有两组收线辊13和一组卷绕机12,所述收线辊13和卷绕机12外侧安装有防坠护栏。其中,起吊模具的过程中,通过夹板7上的收线辊13合卷绕机12的收紧配合,利用钢丝绳控制承力柱4的起吊位置。如图1所示,所述卷绕机12呈双工位输出端口,所述卷绕机12左右两侧的输出端口通过钢丝绳与收线辊13卷绕连接,所述收线辊13输出端口的钢丝绳通过束线管道与伸缩杆1-1传动连接,所述伸缩杆1-1与承力柱4间隙配合,所述伸缩杆1-1末端轴承套套装在翻转抓盘3的旋转转轴上。其中,卷绕机12是一种双工位操作的收绳设备,通过左右两侧的收线辊13做同步收卷工序,这样可以保证在收绳的过程中不会存在收卷长度不一,从而造成模具9倾斜。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行车板11底部两侧安装的驱动轮11-1与轨道滚动接触,所述驱动轮11-1左侧的输出端口与传动臂的输出端口对接,所述传动臂输入端口与齿轮组11-2的输出端口对接,所述齿轮组11-2的输入端口安装有驱动电机11-3。其中,驱动轮11-1通过传动臂与齿轮组11-2的输出端口对接,可以改变力的方向,而输出动力源来自于驱动电机1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抓式模具翻转吊具,包括行车板;其特征是:所述行车板(11)上下分别固定安装有夹板(7)和定位支架(8),所述定位支架(8)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承力导轨(6),所述承力导轨(6)内壁滑道上通过导向轮(1)安装有承力柱(4),所述承力柱(4)中段横向安装有限位横梁(5),所述限位横梁(5)通过旋接固定件(10)与模具(9)铰接,所述模具(9)两侧的吊钩与翻转抓盘(3)限位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抓式模具翻转吊具,包括行车板;其特征是:所述行车板(11)上下分别固定安装有夹板(7)和定位支架(8),所述定位支架(8)内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承力导轨(6),所述承力导轨(6)内壁滑道上通过导向轮(1)安装有承力柱(4),所述承力柱(4)中段横向安装有限位横梁(5),所述限位横梁(5)通过旋接固定件(10)与模具(9)铰接,所述模具(9)两侧的吊钩与翻转抓盘(3)限位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抓式模具翻转吊具,其特征是:所述夹板(7)上固定安装有两组收线辊(13)和一组卷绕机(12),所述收线辊(13)和卷绕机(12)外侧安装有防坠护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煌陈勇刘小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润鼎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