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加气混凝土砌块搬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翻转搬运装置,包括递送机构、安装在递送机构上的举升机构、安装在举升机构上的侧边辅压机构。随着第一液压杆向上提升时,此时被固定的竖杆便可带动梁杆以及相邻两组外板对着砌块的两侧壁夹紧固定,同时二次受压提升的拉杆便会带动相邻两个牵引夹杆以及其底端的隔板将两个一次性束带进行束紧,此时被束缚的砌块便可随着第一液压杆内液压子杆的举升向上提升,当砌块提升至适配于建筑墙体的高度后,便可控制第二液压杆的伸展来带动被悬吊的砌块向着墙体上移动,从而有效确保该装置配合双人工作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砌块转运后期间的安全性。同时提高砌块转运后期间的安全性。同时提高砌块转运后期间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翻转搬运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加气混凝土砌块搬运
,具体为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翻转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经加水搅拌,由化学反应形成孔隙,通过浇注成型、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多孔硅酸盐制品。
[0003]加气混凝土投入建筑行业中使用时,建筑工人需要利用钢锯将大型的砌块选择性裁切,直至加气混凝土砌块可以按照建筑墙体的规格得到裁剪处理,但是建筑的主墙体所使用的砌块均为整体,随着墙体的叠高,往复转运砌块会极大的消耗人工的体能,进而降低工人的工作效率,而通过人工举升的砌块还会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
[0004]针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对建筑墙体上的转运举升,如何提高砌块的安全转运,同时提高建筑工人对砌块的快速装配,即为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翻转搬运装置,包括递送机构、安装在递送机构上的举升机构、安装在举升机构上的侧边辅压机构以及安装在侧边辅压机构上的砌块夹持机构,所述递送机构包括承重桁架、安装在承重桁架底部的多个助动轮、安装在承重桁架顶部上的基座、安装在基座内的电机、活动安装在承重桁架中部的一个传动主轴和多个助动副轴以及传动于一个传动主轴和多个助动副轴上的两个承压履带,且电机内端的轴杆连接在传动主轴外部的端头上,所述举升机构包括竖立的外架、利用螺栓安装在外架内的第一液压杆、安装在第一液压杆上的顶杆、连接在顶杆中部的夹板、安装在夹板内且横置的第二液压杆、连接在顶杆底端的托板、活动安装在托板顶部的滑板以及连接在滑板内部滑槽中的拉簧,所述侧边辅压机构包括活动安装在滑板外端凹槽内的竖杆、活动安装在竖杆外部的套管、活动安装在竖杆上的垫圈、活动连接于垫圈底端两个夹头上的两个拉杆、活动安装在竖杆底部的梁杆、安装在梁杆两端的两个垫件、利用螺栓安装在垫件内的母管、活动安装在母管内的牵引夹杆以及安装在牵引夹杆底端的隔板,所述砌块夹持机构包括活动安装在垫件两端的两个力臂、活动安装在垫件底部凹槽内的悬吊横管、活动安装在悬吊横管两端腔体内的两个伸缩子杆、活动安装在力臂底端的外板、活动安装在外板内侧的防滑垫件、利用螺栓安装在外板内侧的抗压垫块以及利用螺母安装在抗压垫块底部的压垫。
[000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重桁架的顶部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夹槽,且两个夹槽内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横孔,所述承重桁架靠近基座的一端安装有推拉外板。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承重桁架顶部的两个夹槽将一个传动主轴和多个助动副轴的两端进行定位夹持,当电机启动并带动传动主轴进行旋转时,被两个承压履带传动的多个助动副轴便可为加气混凝土的转运提供足够的支撑力,确保外置砌块与建筑墙体之间保持安全的间隙。
[000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压履带的外壁开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多个矩形槽口,且相邻两个矩形槽口适配夹持于砌块底部的两个一次性束带。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承压履带的外壁开设均匀分布的矩形槽口,配合相邻矩形槽口对两个一次性束带的限位约束,当加气混凝土砌块放置在两个承压履带顶部后,此时两个一次性束带便可配合转移至靠近至墙体一侧的砌块被砌块夹持机构进行悬吊举升。
[001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托板顶部的一端安装有滑块,所述滑板的内部开设有滑槽,且托板顶部的滑块适配贯穿至滑板内部的滑槽中。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将托板安装在顶杆的底端,且在托板顶部的一端安装适配贯穿至滑板内部滑槽中的滑块,当第二液压杆运行并伸展后,此时滑板便会带动竖杆整体向着待建筑的墙体进行转移递送,从而能够方便建筑工人将砌块安全装配在墙体上。
[001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套管是由竖管和压簧组合而成,且压簧的顶端位于垫圈的底部。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压簧将垫圈与套管进行连接,当竖杆被滑板向上举升后,此时安装在竖杆底端的梁杆以及两个垫件和两组外板对着砌块的两侧壁进行束紧夹持,而连接在垫圈上的两个拉杆便会同时带动两个牵引夹杆对着砌块两端束带松散的端头进行束紧夹持。
[0015]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垫件的顶部安装有套管,且套管的顶部连接有螺栓,所述悬吊横管中部立柱的顶端会活动安装在垫件底部的凹槽内,所述力臂的中部安装有横置的导杆,且伸缩子杆外端的端头会活动安装在导杆的中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将相邻两个外板活动安装在两个垫件的两端,活动安装在垫件底部凹槽中的悬吊横管便会配合两个伸缩子杆对着相邻两个力臂中部的导杆进行定位连接,以此确保砌块得到束紧夹持。
[001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板的内部开设有两个矩形竖孔,且隔板内部的两个矩形竖孔内活动安装有两个T字形插块。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隔板的内部开设两个矩形竖孔,当两个一次性束带的端头分别贯穿至隔板内部的矩形竖孔后,配合两个T字形插块对束带端头的压紧,从而能够确保砌块的整体得到固定。
[001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滑垫件是由金属内板和防滑胶垫组成,所述压垫的顶部安装有多个竖直的螺杆。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将防滑胶垫安装在金属内板上,当防护胶垫过度使用而出现磨损后,此时防滑垫件便可方便工作人员对磨损后防滑胶垫的快速更换,此时该装置便可对着加气混凝土砌块时刻保持安全转运举升。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本专利技术通过针对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结构设置两组外板,且在两个外板的内侧分别安装防滑垫件和组合式的抗压垫块和压垫,并将两组外板分别活动安装在四个力臂的底端,并将组合后的四个力臂顶端以及悬吊横管活动安装在两个梁杆外端的垫件上,随着第一液压杆向上提升时,此时被固定的竖杆便可带动梁杆以及相邻两组外板对着砌块的两侧壁夹紧固定,同时二次受压提升的拉杆便会带动相邻两个牵引夹杆以及其底端的隔板将两个一次性束带进行束紧,此时被束缚的砌块便可随着第一液压杆内液压子杆的举升向上提升,当砌块提升至适配于建筑墙体的高度后,便可控制第二液压杆的伸展来带动被悬吊的砌块向着墙体上移动,从而有效确保该装置配合双人工作时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砌块转运后期间的安全性。
[0022]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外架的底部安装可对砌块进行承载的承重桁架,且在承重桁架的内侧活动安装一个传动主轴和多个助动副轴,并在一个传动主轴和多个助动副轴上传动两个承压履带,当一次性束带放置在承压履带顶部的槽口后,随着砌块放置在两个承压履带的顶部后,此时相邻两个一次性束带便可位于砌块的正下方,当转移至多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翻转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递送机构(100)、安装在递送机构(100)上的举升机构(200)、安装在举升机构(200)上的侧边辅压机构(300)以及安装在侧边辅压机构(300)上的砌块夹持机构(400);所述举升机构(200)包括竖立的外架(210)、利用螺栓安装在外架(210)内的第一液压杆(220)、安装在第一液压杆(220)上的顶杆(230)、连接在顶杆(230)中部的夹板(240)、安装在夹板(240)内且横置的第二液压杆(250)、连接在顶杆(230)底端的托板(260)、活动安装在托板(260)顶部的滑板(270)以及连接在滑板(270)内部滑槽中的拉簧(280);所述侧边辅压机构(300)包括活动安装在滑板(270)外端凹槽内的竖杆(310)、活动安装在竖杆(310)外部的套管(320)、活动安装在竖杆(310)上的垫圈(330)、活动连接于垫圈(330)底端两个夹头上的两个拉杆(340)、活动安装在竖杆(310)底部的梁杆(350)、安装在梁杆(350)两端的两个垫件(360)、利用螺栓安装在垫件(360)内的母管(370)、活动安装在母管(370)内的牵引夹杆(380)以及安装在牵引夹杆(380)底端的隔板(39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翻转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递送机构(100)包括承重桁架(110)、安装在承重桁架(110)底部的多个助动轮(120)、安装在承重桁架(110)顶部上的基座(130)、安装在基座(130)内的电机(140)、活动安装在承重桁架(110)中部的一个传动主轴(150)和多个助动副轴(160)以及传动于一个传动主轴(150)和多个助动副轴(160)上的两个承压履带(170),且电机(140)内端的轴杆连接在传动主轴(150)外部的端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翻转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桁架(110)的顶部安装有呈对称分布的夹槽,且两个夹槽内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横孔,所述承重桁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斌,陈勇,何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润鼎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